【中539】张锡纯治消渴的学术思想初探
来源:中华首席医学网 作者:秦艳(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
本文发表于:《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7月2卷7期 名医经验
近现代河北名医张锡纯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先驱者之一。他医功卓著,学验具丰,尤其思想解放,目光远大,在西学东渐的情况下,力主中西汇通,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充分展示了张氏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不少独创的见解。笔者今不揣浅陋,试从张锡纯“治消渴方”中来对张氏治“消渴”的学术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1.消渴与糖尿病
消渴是中医病名,泛指口干渴多饮,包含现在的糖尿病但非专指糖尿病,而张锡纯明确提出其所言消渴即西医的糖尿病,可以说他是我国较早将中医消渴与西医糖尿病关系明确的人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城市发病率已在3%以上。中医治疗消渴有悠久的历史,有上、中、下三消辨证分治的传统,但由于缺乏定性定量的科学检验手段,只能以临床症状改善与否作为疗效标准。借助现代西医对糖尿病的研究成果,中医对消渴的认识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其中张氏倡导和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功不可没。
2.确定消渴病位在中焦
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消渴仅有两方,即著名的玉液汤和滋膵饮,但足以显示了张氏思想的开阔,遣方用药中融汇中西的思想。张氏治消渴在立论上注重中焦脾胃,核心是脾的升清、散精和转输功能。诚如《素问》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1]。”脾居于上、下二焦之间,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只要脾能升清气,布散水谷精微,协助肺通调水道,机体就健康无病。张氏从中、西两方面对消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抓住了中医脾脏在消渴发病中的关键所在。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消渴“因中焦病,而累及脾也。盖为脾之副脏[2]。”这里的“膵”就是现代医学的胰腺。在病机方面,张氏明确提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病累及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2]”,“消渴之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2]”。不难看出,对于错综复杂的消渴证,张氏认为:脾是关键之所在,故而在治则上倡导升补元气,所谓“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玉液汤就据此而设。
3.升清阳是治消渴的大法
张氏玉液汤用药之精妙,堪称治消渴方之楷模。现代的许多治糖尿病的大家、专家的各种降糖对药、方剂,从中均能觅到玉液汤的踪影。是方由生山药、生黄芪、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知母、生内金组成,方中黄芪、葛根组成升清降糖对药(张氏谓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山药、知母、花粉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鸡内金强脾胃,五味子酸收固肾,这种以健脾助运为主,升清降火使上焦清肃,封固肾关使下焦积精的治疗思想直到今天都有其指导意义。
滋饮是张氏治消渴的另一张处方,其组方之宗旨仍是“助脾气上升”,但更体现了补脾固肾法治疗消渴的重要性,是方由生黄芪、大生地、生山药、净萸肉、生猪胰组成。综合张氏这两张处方可以清晰地看出张氏治消渴以脾为主,强调脾气的升。通过脾气的升,使浊阴自降,上下通达,上焦自清,下焦巩固,三消得愈。
总之,张锡纯对消渴的认识和治疗,其重要的贡献是他重视脾胃的升清作用,提出了消渴是中焦病累及于脾的理论,首创升补元气治疗消渴的方法,用药上重视生黄芪补脾升清,这些宝贵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纵观现代中医治消渴,无不从脾胃着手,所谓升清降糖、补脾固肾更是直接滥觞于张氏而成经典治则[3],生黄芪已成为治消渴不可或缺的药物[4]。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张锡纯治疗消渴的学术思想其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摸索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琦.素问今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117.
[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156-159.
[3] 庞秀花.升清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观察.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论文选编,2006,10.
[4] 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