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赶集系列

——热闹的买卖

   赶集,也称“赶山”或“赶场”。这种自古就有的民间风俗,形成于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发乡僻之地,每到指定的日期时,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来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人们把这种遗留下来的贸易组织形式,俗称为“赶集”。至今在全国不少省区,特别是在北部和西南部,这种传统的贸易组织形式仍然存在。河北有句老话:“赶集上会做买卖。”意思是说,赶集、上会都是买卖交易活动。所谓会,即人们所说的“庙会”,虽然也是一种物资商品交流大会,但其内容、形式、时间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麦前以农具交易为主,秋后以牲畜交易为主;从时间上看,会期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乃至七、八天、半个月;从形式上看,庙会期间穿插一些具有民族风味和地方气息的民间艺术表演。而赶集却是名副其实的买卖交易,一般时间较短,多者不过一天,少则半个时辰,到集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由于各地物产品种名目繁多,集市贸易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赶集传统文化除了得到传承,还针对新时期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河北冀东一首民歌所唱:“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铺里拉驴转回家里。”这种喜滋滋的劲头儿,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赶集的场面,也是对赶集全部内涵的一种诠释


2014年01月26日,也是农历的腊月26日,我由石家庄市乘旅游5路公交车前往鹿泉市赶年前最后一个集。由于来石打工、做生意、上学等外地人群已经陆续返乡过年,使拥挤的公交车显得冷清不少,要是以后都能坐上这样宽敞的公交车多好,就当是一个梦想吧。


大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进入鹿泉市,我在文化大楼下车徒步前往集市。

首先来到这座烟花爆竹零售点,看着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转悠,急的销售人员招收拉客,呵呵。和往年相比买炮的人确实少了很多,场面自然冷清不少,没有原来那种热闹,看来大家因环保而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炮竹。


   


   大桥两侧挂满春联、年画等,看似生意还算可以。


   组装各式各样的漂亮灯笼。


大叔,对联下面还写啥?

给你写个福字吧。

这个没有,呵呵。


别看俺没开张,可俺会坚守,耐心等待。


这些糖果小孩吃了都能考一百分


大妈,俺这猪都是粮食喂养的,绝对是环保猪。


这可是咱们石家庄的双鸽火腿,肉多不含淀粉,买一送一喽


猪头、猪下水是俺的最爱


买半扇猪回家......


看着叫俺心疼


犹豫啥,全是炖肉的好材料,买吧。


咋都不到俺这停一下呢?


别理俺,忙着呢。


要是不甜不要钱,不信阿姨您尝尝.......


郁闷啊!


俺不说,看你们买不买。


俺也倒腾点古玩。

蛋糕是这样做出来滴


你做的蛋糕卫生吗,没看俺在干活呢


我晕


俺容易吗


看看这大家伙,全家吃不了


聚精会神,买卖学习两不误,超牛。


石家庄的雪花梨

多少钱?看地上写着呢

俺再到河对岸的服装、百货、五金市场逛逛。


俺不是童工,俺是帮家里干活


边聊天边等待生意上门。

馒头市场是这样滴

缸炉烧饼马上就要出炉了。

逛累了,吃碗刀削面就回家。

——流浪者

流浪者,是指因某种原因而被迫四处漂泊谋生的人,其特征是没有家可以依靠,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他们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有爱心的人去帮助、关怀。


迷茫的他不知道这年该怎么过


是羡慕还是好奇盯着熙熙攘攘采购年货的人流


他的眼神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期待


我不知道怎么和他去沟通,他好奇的看着对准他的镜头


这是一种坚强的举动吗


他似乎意识到什么


犹豫该去什么地方


我不忍再看下去,默默祝福他找到归宿

——又见爆米花

标签:

杂谈

   起源于中国宋朝的爆米花,是一种深受年轻人喜欢的膨化食品。它的发明既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开创了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更说明中国古代的食品加工不仅仅是食品简单的加热作熟,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食物的状态口感。爆米花这种加工方式使普通不和口的食品变为可口有特色的食品小吃,可以说千百年前的爆米花是近现代各种五花八门澎化食品零食小吃的祖先。

   七十年代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那是在中美建交之前,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到乡下,正好看到那里的人在爆米花,一声巨响后他看见大米变大了很多倍,不禁目瞪口呆的他忙问总理那是什么神奇的机器?总理笑了笑,很风趣地说:那是我国人民发明的“粮食扩大机”。基辛格耳闻目睹了这台神奇的机器,回国后向总统和科学家汇报了中国增产粮食的秘密武器,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不高,因有了粮食扩大机而没出现饥荒。呵呵,故事虽然编的有点邪乎,但至少说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还是很发达的。

爆米花的原理是: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锅内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很大,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当锅内压强升到4-5个大气压时,突然打开爆花锅的顶盖,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迅速减小,使得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俺小时候看见的爆米花制作工具大体上是:一个风箱、一个炉子、一个爆米花锅、一条长长的袋子。爆米花师傅将加工者提供的原料放入锅内,边拉风箱边摇着锅,看到气压达到要求后开始将锅放入袋子里,再用一根铁管撬动锅上的杆,只听一声巨响,香气喷盆的爆米花出锅了。现在有点改进了:电鼓风机代替了风箱,蓄电池代替了手摇,省事儿方便许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明家为喜食爆玉米花的家庭设计了一种电锅,据说仅花费10分钟就能爆制好一大盆玉米花。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渐渐失去市场,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再也看不见了。

漂泊一生在此祝所有新老博友、朋友、老师新春快乐!马年吉祥!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吹糖人

   吹糖人也称为“糖猴”,是中国传统古老的民间手艺。据说,这门手艺的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相传朱元璋为了确保皇位代代相传,将伴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骗到建造的“功臣阁”内,一把大火将众功臣全部烧死。侥幸逃脱的刘伯温被一个挑糖儿担子老人救下后,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儿,学识渊博的刘伯温发现把糖加热后,用变软的糖可制成各种糖人儿、小鸡小狗等,这些煞是可爱的小动物,即吸引着孩子们争先购买,也使许多人看到了商机,向刘伯温请教吹糖人儿的技艺。从此,这门手艺传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吹糖人是一种加了色彩的白糖制品,也是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大多在冬季,小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边现场制作一边现场卖。担子的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主要是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据说是麦芽糖溶化所得)。另一头备有糖料、竹签、木炭等其它工具,还有一个草把子或泡沫板,上面插着各种预先吹好的五颜六色,引人注目的人物、花鸟鱼虫等糖人儿。这玩艺儿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欢,见着就走不动了,不是缠着大人要买,就是跑回家去要钱,实在没钱的也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糖人。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 ,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儿,总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记得小时候看见有吹糖人的小贩来了,马上飞跑回家翻箱倒柜,找出一些废铜烂铁,牙膏皮,鸡蛋等去换糖人,如果小贩需要这些破烂,就会给一个现成的糖人算成交;如果花上几分钱不图快买现成的,还可根据需要指定形状要求现做,小贩会用预先备好的材料吹出所要的糖人儿。吹糖人虽不算是艺术品,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主要是即可以当玩具玩耍,还可以在玩弄之后放入口中品味短暂的甜味,直至彻底“消灭”而不浪费。

吹糖人的现场操作很有意思,犹如观看一出魔术表演。只见小贩左手持小竹棒浸渍白糖浆并搅成一小团之后抽起在空中旋转以冷却,右手持镊子把白糖浆团又拉又捏又吹,经过反复进行吹、捏、刻、剪。不一会儿,手中的糖浆团便成了各种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糖人儿。叫人赞不绝口的吹糖人手艺绝活,其技巧在一个“快”字,当小竹棍缠上“糖浆团”之后,要用很快速度将它吹捏成形,时间久了“糖浆团”一旦冷却,吹起来即费力,而且揉捏也很难。如今,大庭广众之中糖人儿,因卫生原因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已不再是哄孩子的玩物,儿童拿着它玩耍和招摇过市风景线渐渐远去,沿街很难再见吹糖人的身影,偶尔能在赶集或庙会见到他们的身影。希望吹糖人儿、剪纸、年画、泥玩等传统民间艺术、手艺,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继承和发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