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社会学答案

作者:莫小北
在今天,一边是丰盛的团体生活,一边是对于孤独的无奈甚至崩溃。孤独是一道直击人心的生存考题,另一方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倾听社会学对于孤独所做出的答案。
孤独是一种基本的生活状态。第一,按涂尔干的观点,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以机械团结为表征,机械团结以人人相似的同质性为基础,而到了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突出,伦理道德以分化了的职业规章为特色。既然人与人的共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领域的职业操守,那么在此之外,我们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发遥远,孤独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在人人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时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很大程度上是“我不得不要”的选择,因为对于家庭、社区(如单位制)和国家(如集体化时代)等单位的依赖被消解,enjoy背后是have to,即拉什所说的制度性的个体化。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需要自己一个人经受,孤独便在所难免。
孤独是一种普遍的社交模式。首先是孤独中社交。索引性是对互动背景的说明,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增加,索引的交集也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孤独中社交。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社交中孤独。见了面,都市中有越来越多“礼貌的忽视”,传统社区中特殊主义式的互动式微。打交道,办事员的去个性化和工厂中的异化等使互动时的情感性被功能性或者说中立性所取代,这样即使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可能即连接增多,但互动的深入性即社会公共性却鲜觅其踪。
孤独是一种必然的生命仪式。一个人去乘车、打卡、就餐、旅游,都是我们因孤独而起、以孤独而终的仪式活动。孤独的前提是差异,差异有主动被动二分,外部的、被动的差异导致交流的难沟通,我们进行的是无效的沟通,内在的、主动的差异则带来交流的不沟通,我们进行的是不真诚的沟通。孤独的信仰是“我自己”,这未必是自大的表现,而是我执的无法逾越,所以才有“情境定义”的说法,正是因为每个人对现实的定义有所坻梧,对事件的合理化解释不尽相同,所以才在认知、情感和批判等三个维度出现了不被理解的孤独。
孤独是享受,对个体的空间给予了最大的尊重,但也是不堪,将生命的错过屡屡上演。我们在各式各样分化的“群”中实现自己的归属需要,但这些碎片能否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图画?我们在热火朝天的团建活动中编织出群体生活的图谱,但强制性的团能否摆脱参与者的异见?
孤独是体验性也是现实性的。换言之,孤独的自我感受具有社会性的基础和机制。虽然我们以“一叶扁舟”“人生的修行”“最合适的东西”“最知心的灵魂”来修饰孤独,认为孤独人生的通透,而且多是老年时无欲无求才能达到的体验。但其实孤独也是社会性的,金钱夷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理性化制造出“快乐的机器人”,特殊主义的共同体生活让步于普遍无差却又折叠着的分化社会,脱嵌、风险、区隔、独自打保龄……等等时代关键词取代我们对于社会团结的享受和盼归,于是孤独不再是失范逾矩,而成为了宿命。
在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议题或许不是要不要孤独、喜不喜欢孤独,而是怎样去孤独、什么样的孤独体面而不难堪。以切割的人格去投入到区分开的活动中,是不是既孤独又不孤独的唯一表达?当理性成为时代的信条,当园艺社会和规训社会使我们成为“快乐的机器人”,孤独是不是成为理性化发展到非理性化的一个表征?围绕孤独的生活,究竟带来耦合还是冲突?当场域中的资本大战使生活世界被殖民,孤独是否便成为解读我们彼此的时代线索?这些问题我们做好应对的准备了么?
最后,孤独是一种“时代病”,也如齐美尔所说是一种“都市病”,流动的频繁、摩擦的增多和观念的歧异等等现实都为孤独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于是,虽然我们的接触面即人口密度日益增加,但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却可能并无提高。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却也为思考如何增长道德密度提供了契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