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组块教学的实践模式
光谈模式,或许会觉得枯燥;只谈模式,或许会质疑效果。先上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也能够解释我之前看薛老师的课,模仿他的课不得要领的原因。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第一步,听写四组词语。听写是薛老师经常用在开课的。听写的是什么呢?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看到这四组词语,你一定明白了这四组词语是有大学问的了。请看第二步,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自读自批。第三步,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第四步,学生用上这四组词语,练习复述故事。第五步,指名复述,学生评议。
看到这里,我非常欣喜,觉得自己看懂了薛老师设计的奥秘。可是,真的看懂了吗?
薛老师指出这样设计的好处:听写巩固了生字,培养了短时记忆能力;借助词语复述故事,锻炼学生听记复述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所积累词语的运用;通过自批自改自评,调动学生参与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精准,达成目标的支架也精准,同时这个支架还耐看耐用。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读了这个案例,我再回过头来思考他的基本模式
1.重组教学内容。以语文核心知识、语文能力、问题解决为“内核”的内容板块。
2.整合实践活动,构建读写一体化活动板块;探究性学习活动板块;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就如刚才所举的例子,学生就经历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3.优化教学结构。诵读;体验,感悟;习得运用。
4.构建基本课型。对于精美、典范的课文或段落,进行诵读感悟;创设语言交际运用情境的情境运用型;就课文重点段深入探究的研读探究型;围绕一个教学主体开展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型。
5.改善教学评价。组块教学每课六问:懂了吗?会了吗?喜欢否?发言否?完成否?进步否?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
之前学习材料的主题“从组块教学反观单元整体教学”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在阅读到基本模式的第一点的时候,我对这两者有了一点连接。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设计,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重组优化,重点是优化。
确实,对于一个文本来说,可聊的点,带给人收获的点是有很多。这就更需要老师抓点,优化教学内容,一步一步走向目标。
我想起了张雨霏200米蝶泳夺金后,回顾自己这三年的训练,谈到崔登荣教练给她制定的三年计划。第一年,改技术;第二年,练体能;第三年,拼细节。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放弃200米蝶泳项目。这对一个成熟的运动员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崔教练坚信自己的设计,用三年时间来锻造,一步一步走向目标。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已经缺了这样的静心静气。组块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有这样的构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