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淮海大楼“逆生长”,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
近日你若有机会路过常熟路淮海路口,会感觉整个路口的色调明亮了许多,几乎占据了半个街区的“庞然大物”淮海大楼刚刚完成了外立面修缮。拂去历史的蒙尘,这栋在淮海中路上展开面积最长色彩最浅的建筑,在初春的阳光下展露出90年前始建之初的轻盈之态。大楼内部修缮更新和周边配套工程已接近尾声,6月前,淮海大楼将完成整体更新。
图说:修缮后的淮海大楼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下同)
历史:三次改变面貌
此次淮海大楼保护修缮总设计师、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中伟在街边驻足只有短短十分钟,不时有相熟的大楼居民走来,与他打招呼,“30多年前,我就已经在为淮海大楼的加层工程服务,又目睹它被盖上不属于自己的颜色,如今再为它恢复原貌……这里的居民不少都认识我。”在陈中伟的历史建筑修缮经历中,淮海大楼是他心目中时常牵挂的一位“老者”。
图说:陈中伟(右)在淮海大楼前
据介绍,1934年,由黄元吉设计的恩派亚大楼(淮海大楼)甫一建成完工,就在上海滩引起不小的轰动。建筑平面布置呈L形,沿常熟路、淮海中路两条马路展开。建筑立面是装饰艺术派风格,简洁明朗,以浅色的连续窗间墙形成舒展的水平线,在转角立面的视觉中心和两侧中央部分采用冲出屋面的竖线条,使原来不高的建筑群体有屹立向上的气势。当年,在欧美大城市刚刚开始流行装饰艺术派风格,可见上海的建筑与世界建筑思潮几乎同步并行。
时间到了1985年,为了解决当时住房紧张的问题,上海市房管部门对该大楼进行了大修并在中间加建一层、两侧加建两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次改造,原建筑立面的白色基调被改成暗褐色,建筑的底层商铺及转折处竖向装饰都做了改变,改为红色大理石贴面,大大削弱了原装饰艺术派建筑的表现力。1992年美美百货进入淮海大楼底层,一部分先富裕的人们在此展示了一掷千金的魄力。直到2001年,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为迎接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结合整顿市容,对大楼立面进行整修,恢复了大楼原有的白色基调。
如今:基于现状还原
历史叠加在建筑上的痕迹已然不可能推翻,“基于现状,还原历史”便是这次淮海大楼修缮的宗旨。为了尽量接近淮海大楼90年前的原貌,修缮团队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除了在故纸堆中翻拣几十年前的老照片文史资料之外,还想出种种新办法,比如,在大楼始建之初并没有大量使用的空调,往后的日子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机箱纷纷在墙面上“生长”出来,但零零落落,疏密不一的样子在视觉上总有缺憾,于是,这次统一了机箱大小悬挂位置,并用硬朗的横线条为主做了外罩,使高悬在外的机箱也成为了一种特别的装饰,与大楼整体风格和谐一致。
图说:空调机箱与大楼风格和谐一致
对于大楼底层空间的整理也颇费功夫,根据历史图纸判断,淮海大楼原底层商铺为落地玻璃窗扇及推拉门,各单元商铺的入口门厅为内嵌式。这次的修缮,按原始图纸保留商铺入口内嵌门厅的形制,去除了铝合金扣板,做了统一的金色轮廓线。大楼质朴简约的表面,得益于最初所用材质为基本的水泥抹灰,修缮之后的表面增加了一些水泥拉毛的肌理。如今,入驻的商家也有了更替,加入了乔家栅之类的上海老字号。
图说:修缮后的底层商铺
围绕淮海大楼而行,稍稍放缓脚步,就会发现沿街入口的黑色圆柱顶端,镶嵌着两条白色的半透明玻璃,“这是两盏壁灯,修缮时去除了表面的包浆才得以重新发光。”陈中伟说。这样的细节之处比比皆是。
图说:沿街入口黑色圆柱顶端的壁灯
重点:修缮改善民生
在外立面修缮中,还有重要的一项便是钢窗的更换。若完全依照历史档案,那么大楼的外表,有些部分应该是开放的阳台,有些则是封闭的窗户,而大楼经历了几十年变迁,几代人的居住,许多空间的功能已经改变,因而,统一的封闭窗户成为最佳选择,当然,窗户的形制一定是对历史原貌的复原,仅更换钢窗一项,就用去将近4000片全新的窗玻璃。
“安全为先,保护为重,改善民生,统筹兼顾”,陈中伟特别强调了这次修缮工程中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今年元旦后,徐房修缮团队对淮海大楼建筑内部的管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检修。由于部分管道仍采用90年前的铸铁管,漏水、渗水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修缮污水管和废水管,需要进入居民家中。此时,“沟通”成为比“修缮”更重要的工作。为了解决晾晒衣物的问题,陈中伟还在不临街的大楼背面为居民安装了小型的三角晾衣架,公用的部位厨房就做料理台,卫生间就在墙面上贴瓷砖,来来回回商量无数次,陈中伟也就成了居民的“熟人”。
“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的不一样正在于此,上海超过一半的历史建筑中仍然有人居住,因此历史建筑不是博物馆,有了生活气息就有各种生活要求。我们的保护是保护核心价值,保护当时的传统特色工艺和原材料原形式,文物建筑则保护历史价值还原历史场景。在环境已经不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向历史原貌靠拢,这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2.0版。”陈中伟说。
图说:修缮后的淮海大楼
保护:更应注重内心
相较于1.5公里之外,如大船在街道上“乘风破浪”的武康大楼,呈现出一个L形钝角造型的淮海大楼则显得温和明快了许多。
与武康大楼相同的是,在淮海大楼里也依然住满了居民,这样的修缮工程与孙科别墅、中共一大会址的修缮工程有了很大的不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贵的是,住在历史建筑中的居民,哪怕是租户乃至“老外”,他们都对大楼的历史充满了兴趣,在施工时会有居民询问这些花纹的来历、楼梯的特殊性,他们还会主动提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可以为保护好这栋大楼尽点力。
历史建筑是上海街头一曲曲流传经年的乐声,让它们持续流淌,需要政府法律法规的支持,需要工匠精神的修缮,而居住者使用者的善待,保护了建筑的内心。(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图说:修缮后的淮海大楼
马上评|建筑体现时代风貌
原取自音译名“恩派亚大楼”(意译为“帝国公寓”)的淮海大楼,1931年由浙江兴业银行兴建,一楼用于商户,二楼以上是住宅。当年的“北四行南三行”——北方的金融集团,即盐业、金城、大陆、中南四家银行;南方的金融集团,即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商业储蓄三家银行,或为了解决职工住宿或为了房产开发,在上海购买了不少地皮且多半聘请外国建筑事务所来设计开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海部分街区以前的模样。除了徐汇衡复街区之外,长宁区愚园路等也是如此“塑形”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管部门为了解决住房紧张的问题,在一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老洋房上做加层。除了淮海大楼之外,复兴中路上的花园公寓也从六层被加到了七层。加层的目的只为面积增加的“实用”,而非“按原样复刻”,所以加层的层高往往远低于原先建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坏了结构。
上世纪90年代起,则结合各种市容整顿乃至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有些建筑的外立面又进行了重新粉刷……
如今,人们意识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可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
建筑的诞生及其样貌的修复,反映的其实是每一个时代的面貌,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审美力和市民的感受力的总和。我们在修缮淮海大楼,“剥除”其一层层被岁月覆上的“衣服”的同时,维护的其实是其“灵魂”并使之能符合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朱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