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 | 诚品生活苏州 2019 新年新展 大步梯焕新面世

 行者无疆 

农历新年将近,纵使再忙碌的城市人也感觉到脚下的这片大陆正升腾着某种令人兴奋喜悦的氛围。此刻,接近数十亿人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程……一场全球瞩目的人口大迁徙已近尾声。无论你是为了赶赴一场团圆饭,还是期待着海岛度假,“异乡、在途、故乡”,都将是未来半个月中注定绕不开的关键词。

尽管每一次,关于离开和抵达,告别和相遇,一千个人心中便有如春草一般生出一千种难言心绪,手边的待办事项更是千头万绪。但如果你愿意从这繁杂琐碎中短暂抽离,将这件事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看——自人类双脚直立行走至今,便从未停止过迁徙,那么,一幅更宏大的图景画卷或将为我们展开……

在2019年的大步梯新年新展中,我们从人文与科技两个面向,在北梯,试着将古往今来的行者们与属于他们的异乡并列,用每一个人名与地点的组合,讲述一次冒险、一段故事,抑或一种人生。

同时,在南梯,以人类历史上交通工具的里程碑式发展、事件为线索,展现不同时期的旅行者与发明家驰骋于天上人间的野心与热血、浪漫与无畏——看莱特和他的飞机,切 · 格瓦拉和他的摩托,杰克船长和他的帆船,如何一同融入时代的指纹。

展览中,将一段段行路小史、一个个行者传奇连缀起来,某种意义上,亦是一段人类进步的历史旅程,且冥冥之中似有人控制着交通灯、设计着指路标——

绿灯,工业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

红灯,前方事故谨慎慢行;

前方23阶,梵高留名艺术史;

前方55阶,山本耀司踏上梦想之地;

……

而那些现实公路中常见的反光镜,也作为一种颇具象征意义的设计元素被移植到展览现场——以“阅读”为帆,在辽阔的时空坐标下,自由地前瞻与回望。

事实上,当所有那些或许不甚精确,甚至带有些许传奇色彩的故事,从时空的远方流传至今,其背后都站着一位曾经以生命与热情为赌注,行走在大地上、航行在海洋上的血肉之躯。而如果你愿意,这一组组“姓名+地点”的组合,也将暗示着关于旅行、关于异乡的箴言——悬挂在星空、地平线,和永恒的远方,在每一次的行前、途中和抵达之日,指引着、护卫着后继者们。

 行前 · 行程计划 · 忌落入俗套 

绝不要同你并不爱的人一起出门旅行。不要搞任何花招去迎接任何一种俗套。

——《流动的盛宴》╱欧内斯特 · 米勒 · 海明威

1973年 三毛 @ 摩洛哥 · 西撒哈拉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种时候的沙地,总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的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三毛被地理杂志上的一张撒哈拉沙漠照片吸引,决定搬去居住。当时正苦恋着三毛的荷西亦一同前往,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中面对无际的黄沙与沉厚的大地,白手起家,并登记结婚,在荒芜艰苦中将生活过得风花雪月(荷西赠予三毛的结婚礼物竟然是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虽然吓人,但三毛却是真的喜欢)。期间,三毛应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之请,用幽默流畅的文笔记叙西属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见闻,并大受欢迎。

 途中 · 择路而行 · 忌盲目跟从 

树林中有两条小路,我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行走,结果一切截然不同。

——《未走之路》╱罗伯特 · 佛罗斯特

1900年 斯文 · 赫定 @ 中国 · 楼兰

(今新疆罗布泊地区)

古城如同中了魔法而睡着,异常的沉静。似乎城中居民刚刚匆匆离去,我们就接踵而至了。整个古城,就像是一个“刚刚下班的市场”。

——《我的探险生涯》╱斯文 · 赫定

1885年夏,斯文 · 赫定首次展开亚洲之旅,由俄属中亚进入波斯,逐步走向亚洲心脏地带。

1890-1935年,他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其中,最受世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楼兰古城,以及重新界定罗布泊的位置,被后人誉为“西域探险之父”。身后出版的《中亚地图集》则是其一生工作的结晶,曾被美国陆军用于解释卫星图像和美国空军在阿富汗战争时用于导航。

 抵达 · 封存记忆 · 宜回归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挨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忧郁的热带》╱列维 · 斯特劳斯

1965年 安藤忠雄 @ 法国·朗香镇

在那里向我袭来的,是来自于所有方向、掴打着我的身躯的充满了暴力的光。白天强烈的光线从倾斜的墙壁所开口的四角窗外射了进来。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光线,将鲜明的轮廓映照在地面上,分别呈现着红、青、黄等缤纷的色彩。在那儿只存在着如同让眼珠子一直转个不停般混乱的空间而已。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安藤忠雄

1965年,时年二十四岁的安藤忠雄抱着学习西洋式建筑、拜见偶像柯布西耶等目的,踏上了游历世界的旅途,亲眼目睹了全世界各地不同建筑与当地风土之间的联系,并亲身感受建筑的每一个向度。

这段经历直接导致在日后“标准化”建筑风靡的时代环境里,安藤忠雄的作品却始终以根植于当地的风土文化而备受赞誉。后来,建筑师一再强调:旅行是他唯一的、最重要的“老师”。


旅人传奇之外,南梯上的时空坐标同样跨越千年,从远古时代的“沙漠之舟”,到今天仍在探索中的航天飞船,乃至尚未实现的时空之旅,形成了一份简略的交通工具发展小史。其中当然也包括如今春运大潮中最主流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或许人们早已待之习以为常,却不知它们曾经历过怎样的曲折才走入大众的生活,又承载过多少人的奇想与幻梦!

今天,我们将这些工具背后的故事细细扒梳,或许,能为各位在旅途颠簸中,添一份邈远的遐思。

第一辆蒸汽火车上轨 @ 1825年

我乘坐的是从佳木斯开来的火车,因为是过路车,没座位。我坐在车厢连接的地方,想象着将要面临的大城市。我终于一个人面对世界了,拿出事先买好的啤酒和煮鸡蛋,喝上两口,于是世界就成我哥们了,和我在一起。 

——《绿皮火车》╱周云蓬

1814年,英国机械师乔治·史蒂芬森针对吉林华斯煤矿场牵引煤车所设计的蒸汽火车头“布吕歇尔”号运行,被称为“火车”。1823年,史蒂芬森作为总工程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40千米长的商业性铁路,被称为“铁道之父”。

两年后,史蒂芬森父子二人又共同制造了“机车一号”,是第一台在公共铁路上载客的蒸汽火车。从此,更多人们开始在广袤的大陆上迁徙,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地。

莱特兄弟实现飞天梦 @ 1903年

我呼吸过远洋的风,我在唇梢尝过大海的味道。只要品尝过那个滋味,就永远不可能把它忘记。我热爱的不是危险。我知道我热爱什么:我热爱生命。

——《风沙星辰》╱安托万 · 德 · 圣埃克絮佩里

人类很早就幻想自己能够如鸟儿一般自由飞行,但航空事业有实质性进展一直要等到18世纪工业革命后:1783年,法国孟格菲兄弟设计的热气球升空成功;1900年,齐柏林飞艇试飞成功……但不受控制的飞行仍无异于自杀,让很多向往天空的人坠地而亡。

直到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固定翼飞机“飞行者一号”实现了首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且受控的动力飞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福特 T 型车量产 @ 1908年

夜晚,有时提供一种极其简约、空寂的开车氛围,车灯投射所及,是为公路,其余两旁皆成为想象,你永远不确知它是什么。这种氛围持续一阵子后,人的心思有一种清澈,如同整个大地皆开放给你,开放给无边际的遐思。有些毫不相干的人生往事或是毫无来由的幻想在这空隙送了出来。美国之夜,辽辽的远古旷野。当清晨五点进入吐桑(Tucson, Arizona)或圣塔非(Santa Fe, New Mexico)这样的高原古城,空荡荡的,如同你是亘古第一个来到这城的人,这是非常奇妙的感觉。

——《遥远的公路》╱舒国治

1886年,德国机械师卡尔 · 本茨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能实际应用的内燃机发动的汽车。但在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第一辆成品T型车之前,汽车一直都是昂贵而罕见的交通工具。福特T型车的革命性创举在于流水装配线的引进运用,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以大量通用零部件进行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的汽车,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人家,美国亦自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是我们站立的当下,不论是身体力行地在大地上行走,在时光中前行,还是在书页间漫游,在影像中瞻望,2019 年,新的旅程都将如约开启——

行者无疆,祝各位观展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