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国学历史:古代少数民族的兴亡之匈奴:匈奴的起源

胡笳十八拍(节选)

【东汉-三国】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蔡文姬和胡笳十八拍

这篇歌赋是东汉-三国时著名才女蔡文姬的一首古琴名曲。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这首曲子描写的主题是文姬归汉,蔡文姬早年有个丈夫,叫做卫仲道,可惜这是个短命的,蔡文姬又回到父亲蔡邕的家中。(蔡邕就是小说笑傲江湖中被曲洋挖了十几个汉墓,挖到广陵散的人。他是被使连环计的王允处死,因为这货在董卓死了后哭董卓。不知道这货咋想的,自家姑娘都因为董卓李傕之乱失踪。)东汉末年,先有董卓烧毁洛阳,再有李傕郭汜祸乱关中,蔡文姬就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后来被曹操重金赎回。于是就有了这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大概、可能长这样子

但不一定不是长这样子~~~这是个二次元的孩子

不过,还是老样子,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诗文,而是讲述我国古代一个极负盛名的少数民族,也是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少数民族——匈奴。匈奴一词的来源已经不详,事实上,在秦汉以前,基本所有的少数民族的来历和历史均已不详,无法考证。我们对于古代少数民族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中原王朝的史料记载。一部分学者认为,匈奴一词在匈奴语中代表太阳的意思。

匈奴人

关于匈奴的起源只是推演和猜测。很多人认为匈奴与汉族同根同源,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记载: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这里的犬戎就是曾经灭亡西周的少数民族。因此,也有人认为匈奴最早泛指北方草原上所有少数民族。那个时候北方草原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草原部落,十分松散,比较出名的就是商代的鬼方,西周的犬戎等。

鬼方、犬戎

不过,匈奴人和其他草原部落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在史料中出现的次数日益增加,一些民族一度南下劫掠秦、赵、燕等国,北方三国也因此修建长城。其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大增强,还击破过林胡、娄烦等部,林胡和娄烦也相继并入匈奴。秦国北方的义渠也是少数民族,后来被秦国吞并,而影响燕国的主要少数民族则是匈奴的死敌——东胡。

战国时期 游牧部落林立

东胡另一个草原上另一个少数民族,后来演变为鲜卑、乌桓等民族,唐代的靺鞨、室韦、甚至后来的契丹和蒙古也相继从东胡演变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修筑长城,还对匈奴用兵,一度将匈奴逐出河套平原。秦朝末年,匈奴的冒顿单于用“鸣镝”杀死父亲头曼单于,之后更是大破东胡,并收拢草原各部。在草原上确立了自己的无上权威。

冒顿单于与鸣镝:鸣镝射到哪里,后面的弓箭手就万箭齐发,攒射鸣镝攻击的目标。这是冒顿射自己爱马

此时,匈奴的内部政权结构也开始逐渐细化,其首领就是单于,全称叫做撑犁孤涂单于,意思就是'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相当于皇帝,然后是屠耆王,也就是左贤王与右贤王,一般左贤王是单于位的继承人。我们今天提到的大才女蔡琰就是被左贤王抓走的。之后是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这种制度也深刻影响到后世的北方游牧政权。

楚汉之争后,汉朝建立,当时志得意满的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大战,小看了匈奴,结果中了匈奴人的埋伏,被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最后靠着陈平的奇谋才得以脱困。面对匈奴的强势,汉朝不得已采取怀柔政策——和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大大增强,当时的匈奴不仅娶了汉家女子,还要不断骚扰大汉边境。我们这位汉武帝可不是吃亏的主,面对来去如风、骑马长大的匈奴人,汉武帝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寇可往,吾亦可往!”于是汉匈之间大战的序幕缓缓拉开,要为汉匈之间近七十年的仇恨做个了解。

(敬请期待下一集——古代少数民族的兴亡之匈奴:汉匈之战!)

(0)

相关推荐

  • 披着羊皮的狼,匈奴单于冒顿的发家史

    在遥远的大西北草原,有一群白狼长期偷窥着中原大地,他的名字就叫匈奴.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外敌几乎来自大西北.匈奴,突厥,蒙古,等等,来了一个又一个,真是打跑了白狼,又来了豹子,赶走豹子,又来了一只大老 ...

  • 『秦末汉初,强悍的冒顿单于』

    冒顿(前234年-前174年),秦末汉初,匈奴人首领,挛鞮氏,头曼单于之子.神箭手,著名军事家,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首次统一中国北方草原的传奇人物,曾建立庞大而强盛的匈奴帝国,与当时的西汉王朝.东胡部 ...

  • 秦帝国的灭亡(二十四) 北逐匈奴

    随着<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爱情>开花结果,秦国终于摆脱了义渠的威胁: (前272年)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我们看下地图,陇西.上郡和北地三个地方,都是关中的周边. 当时的大 ...

  • 那个将刘邦包围了七天七夜的匈奴单于是怎样上位的

    文 / 子玉 父为子纲,做儿子的是坚决不能忤逆父亲的意志.翻开史书,许多王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再加上儒家伦理的深入人心,父亲成了儿子的"君".哪怕父亲再如何不堪,儿子都要表现出&q ...

  • 秦汉之交,匈奴为何坐视汉朝建立,而没有干涉楚汉争霸?

    匈奴,蒙古草原上的第一个霸主,开启了草原帝国与中原王朝2000多年厮杀的历史序幕.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秦汉之交,中国爆发了激烈的内战,先是秦末混战,后是楚汉争霸,中国乱成一片,奇怪的是匈奴却没有趁机南 ...

  • 冒顿单于:一个被亲生父亲抛弃了的匈奴王者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冒顿单于:致汉吕太后的一封"情书" 父为子纲,做儿子的坚决不能忤逆父亲的意志,在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儿子得处处顺从,即使父亲如何不堪, ...

  • 曾经横扫欧洲的匈奴人,为什么在历史上消失了?他们去哪儿了?

    翻开中国历史的书籍,我们可以发现,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有一个少数民族,住在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一带,活跃于大漠南北.以后,逐渐衰落,到隋唐时期就不见记载了. 那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的匈奴族 ...

  • 一个朝代一首诗 在诗词中领略中国历史

    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不同时代的诗词,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经历,折射出当时各阶层人民的境遇. <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 ...

  •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主要看知不知道这个美女的姓氏. 如果不知道,基本上就称之为"佳人",这是从浪漫情歌王子屈原就开始的词汇,比如"惟佳人之独 ...

  • 【纶巾 袍泽 缙绅 蓑衣】诗词中的古代服饰

    服饰是人类的特殊创造,起先只为保护身体,后来又发展为人对美化自身的要求.与新潮多变的现代服饰相比,古代服饰要逊色多了. 巾: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 ...

  • 古代状元水平:我们从几首诗词中体会一下古代状元的真实水平

    在我国古代隋朝科举制度开始以来,一共经历了大约1300年,据统计产生的举人就有100多万人,进士有十多万人,但是状元只有777人.这些人中除了极少数武状元之外,其他的状元都是文化水平和治国理政水平相当 ...

  • 关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名言警句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察己则可以知 ...

  • 古代诗词中的那些美丽意象

    (2016-12-20 15:44:32) 分类: 教学随笔 我们说意象美丽,不仅仅是说它们本身就是美丽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寄寓美好的情思.这里我们总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几类美丽意象. 第一类,梅兰 ...

  • 古代诗词中的男欢女爱

    古代诗词中的男欢女爱 卑微的执着 2019-01-21 22:42:28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80岁娶18岁小妾: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则当即黑一首:十 ...

  • 古代诗词中的“信息”

       "信息"一词,在商务印书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里,被解释为:一是"音信,消息":二是"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 ...

  • 古代诗词中“愁”的意象妙用,古人把愁写绝了

    "愁"是一种萦绕在人类情感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有离别之愁.有相思之愁.有孤独之愁.有悲愤之愁.有幽怨之愁.有失意之愁.有惜时之愁.有悲秋之愁.有无端之愁.有报国无门之愁.有壮志难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