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乡杜鹃红
满乡杜鹃红
在我的家乡北京市怀柔区,有个喇叭沟门满族乡,每到春末夏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就将山川染红,为美丽的怀柔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喇叭沟门满族乡,地处北京市的最北端,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这里群山环绕,满目葱郁,森林覆盖率90%,植被覆盖率92%,是北京市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生态区。全乡山场面积41万亩,有植物600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使野生杜鹃在喇叭沟门的高山上繁衍生息,成为北京市唯一能欣赏杜鹃花海的地方。
喇叭沟的杜鹃花多为野生的高山杜鹃,当地人又叫它“映山红”。它生长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高山上,耐寒,花期短,先开花后长叶,因此,它又是报春的使者。每年4月,当春的脚步悄然而至,山上的花草树木刚刚滋出嫩芽,喇叭沟的杜鹃花就已姹紫嫣红了。
驱车百余里来到喇叭沟门满族乡,正赶上“北京喇叭沟第三届杜鹃花节”。
走进景区大门,立刻就置身于花海中,路两边的杜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片片粉红,丛丛紫色铺满了上山的路,一条游人的巨龙向着山上涌动,涌向目的地——南猴岭。
南猴岭海拔1700米,是杜鹃花的主要观赏区。 一路上,到处见“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的景致。花丛中、山坡上、巨石旁、小溪边到处都是赏花拍照的游人,欢乐的场面沸腾了整个山谷。
有人惊呼:“快看!这里的冰还没化呢!”
“哎呀!真是冰,这么多冰!”
“快给我们拍张冰雪照,把杜鹃花拍进去啊!”
人们异常兴奋,纷纷跑到冰上一看究竟,还未消融的白色冰雪映衬着紫红色的杜鹃花,引来一阵阵惊呼。
山路弯弯,一路前行,不知不觉十里山路已被甩在身后,一路美景,一路杜鹃,竟忘记了登山的辛苦和劳累。
穿过白桦林,山路越来越陡,海拔越来越高,呼吸开始急促,人也觉得疲惫起来,但一想到马上就能看到大片的杜鹃花了,顿时又来了精神。
终于登上了南猴岭。 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远山如黛,林海茫茫。在崇山峻岭中,在峡谷沟壑处,在满目翠绿中,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的杜鹃花点缀其中,铺满山岗,红艳艳的在眼前跳跃。细看每一朵花都是那么率真纯朴,骄傲地绽放,无拘无束。粉红的、浅紫的、深紫色的,如烟、似霞、像火一般开的鲜艳,开的纯粹,开的极富生命力。 无论哪一种红都是从大地上冒出的火红,像跳跃的团团火苗,唤醒了山谷,激活了满乡。兴奋地与杜鹃花深情相拥,大光圈、小光圈一阵狂拍,将美丽瞬间留入镜头。
传说中,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时,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我见到了!我见到满山的杜鹃红艳艳。
此时,诗人白居易的那首“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 最是应景,而将《山枇杷》中“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借来一用,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喜欢杜鹃,尤其钟情于高山杜鹃。
它生长在高山,不畏风雨严寒,在冰雪中孕育花蕾,把积蓄了一冬的能量全部释放给大山,将山川的春天装扮的一片火红。
它天然野生,朴实无华,哪怕土地贫瘠,哪怕气候干旱,它抱成团,在山沟里,在悬崖峭壁上顽强地生长,不屈不挠,大气辉宏。
杜鹃花像极了满乡人,纯朴、热情、勤劳、智慧、坚强。
杜鹃花开时,也是挖野菜的好时节,山坡上,林子里,到处长满了野菜,有野山葱、水芹菜、荠菜、苦麻、木栗芽,还有好多好多叫不上名的山野菜,这时的野菜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食,吃着野菜,咀嚼着家乡的味道,浓浓的乡情油然而生。
听村里人讲,杜鹃花会“搬家”。以前附近的山上随处可见杜鹃花,不知从何时起杜鹃花越来越少了,只有原始森林景区里的杜鹃得以完好生存下来,听来令人惋惜。这其中自然生长因素、气候、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兼而有之,因此,爱护草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近两年,为打造更优美的旅游环境,扩大杜鹃花规模,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始森林景区里新栽植了数万株高山杜鹃,它们与野生杜鹃一起汇成了万亩杜鹃、十里花海的壮观场面。
四月,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是喇叭沟门满族乡最美的季节,被浓郁的色彩和流动的云海包裹着的喇叭沟如画儿一般宁静美丽,难得一见的炊烟袅袅升起,如诗、如歌、如画。原生态的山村,原生态的原始森林,原生态的满乡,令人心驰神往。
还用去远方吗?这里就是远方,这里就是诗。让我们相约怀柔,相约满乡,相约喇叭沟门,春看杜鹃,夏看林海,秋赏红叶,冬季踏雪。
满乡四季,不见不散!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