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义、礼递进式出现,揭示出怎样的道理呢?
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将“德”分为了“上德”与“下德”两种。
所谓“上德”,就是“道”之用,也就是“道”在人伦规则中起到正面作用的具体体现。
这种“德”是人们看不到的,是藏在人伦世界背后默默作用着的力量。
而就个人来讲,具备“上德”的人,遇到了事情自然会去行善,行善之后立刻就过去了。
完全不会刻意去彰显自己,也完全不在意别人是否看到,更不会心中自我得意,这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观念中的“阴德”。
而“下德”就是人们寻常所说的道德了。
“下德”是人们标榜出来的好,比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等。
这种“德”虽然也不错,但跟“上德”是没得比的,因为老子早就强调过,一旦一件事情被刻意标榜为好,那么势必伴生出坏的一面。
当代社会中时常看到的“道德绑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其实在“下德”之中我认为还可以分出一种“下下德”,就是刻意而“德”。
也就是老子所说“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把道德作为一种工具有心而为,其目的是满足和实现自己的私欲。
这也是“下德”善恶面共生的一种体现。
而之后老子又说: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道”之后诞生的是“德”,“德”之后诞生的是“仁”,也就是爱人之心。
“上仁”就是人对于血亲最原始的那种爱,这种爱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
而“仁”之后便又有了“义”,“义”不是后人所说的“义气”,而是指做事的合理性。
当“义”诞生的时候,便已经全然是人们的刻意而为之了。
“义”之后又有了“礼”,这里的“礼”可当规矩讲,当人们已经不明白如何做事才叫合理的时候,便只能用“礼”这种规矩来教导人们了。
可当“礼”也没人理的时候,那么便索性全都扔掉了。
在“礼”也丢掉之后是否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并不是,但老子没有说出来。
结合历史来看,应当还有一个“法”,也就是战国中期开始兴起的“法家”思想。
故而若试为老子补充一句,便不妨为“上法为之而亦莫从,则天下乱矣”。
当严苛的刑法都不能震慑人们的时候,那么天下注定已是大乱,例如秦末的陈胜、吴广。
不过此处乃后学晚辈狂妄之言,博君一笑罢了。
老子之后总结: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人伦世界的发展,到底是进步还是在退步,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上古时期的人们时刻都生活在“道”中,一切自然而然。
后来“道”渐渐没落,至少人与人之间能保持真诚与爱,没有过多的不好的心思。
而再后来,人与人之间连最基本的爱也不真诚了,但多少还讲些道理,不过很快道理也没得讲了。人们眼中只有利益,处处充满着争夺。
就拿老子所处春秋时期来说,四百多年间弑君的事件就发生了三十六次,诸侯国灭国五十二个。
贵如君王都生活在如此凶险的环境中,百姓更不用说了。
但要注意,在这段社会发展的期间,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仁”、“义”、“礼”的教化。
可越是教化,似乎社会越是往乱的方向走。
霸主们嘴上喊着“仁”、“义”、“礼”,实则却拿这些“下德”的衍生物当做幌子,行着掠夺称霸的事业。
所以老子之后说: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识者”就是聪明人,眼光长远的人。这些智慧不过是“道”的虚华,看似聪明实则是愚蠢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真正有“道”的人走的绝对是踏实的笨路子,不会去玩弄那些看似智慧的小聪明。
把那些华丽的东西全部丢掉,回归最朴实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道。
综上,这段话老子其实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象对世人提出的批评,同样也是借此站在“道”的立场给了我们重要的人生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