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篮5号》到《沙鸥》到《夺冠》: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路线
3年前,当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以将近13亿元的总票房席卷中国电影院线时,我就在诧异:印度这样一个在亚洲体坛都排不上位次的体育弱国,都能有这样强悍的体育电影,我们为什么没有?所以,当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经历坎坷终于上映时,我第一时间去影院,想看看即将上升为全球电影票房第一大国的体育电影究竟有了多大进步。
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路线
体育电影一直是商业电影中一个重要的类型,颇受影迷欢迎。且不说《洛基》《愤怒的公牛》《百万美元宝贝》《烈火战车》这样的经典,就连这些年入选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的《极速车王》《点球成金》《弱点》,也足够令我们热血沸腾,激励奋进。
但是,20年来始终位居奥运会金牌榜、奖牌榜前三位的世界体育强国,我们居然鲜少体育电影!电视屏幕前,多少人为中国的乒乓、女排、跳水、体操、举重等体育健儿感动落泪,可他们的形象却始终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过。
当然,也不能说新中国没有体育电影。查了百度,截至1981年6月,新中国共拍摄过体育故事片14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57年谢晋导演的《女篮5号》和1981年张暖忻导演的《沙鸥》,其余都寂寂无名。
《女篮5号》拍摄于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也是谢晋导演的成名作。当年获得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后又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但是,这只是一部展现爱情和新旧时代对比主题的电影。篮球在电影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体育元素生硬又突兀,留下了那个狂飙突进的政治动荡年代明显的印记。在那种背景下,任何故事都会归结到时代的变化,而故事本身具有的特定意义则被忽略了。
《沙鸥》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电影之一。上映第二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音乐提名,并斩获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录音奖。1987年又被授予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处女作导演荣誉奖。影片突破旧有的体育片展现新旧社会对比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冲突的模式,深入体育运动员内心,表达了因十年动乱而壮志未酬的一代人的心声,概括了他们带有悲剧意味的共同经历,反映出他们不甘屈服于失败的顽强意志。个人悲剧和时代正剧的结合,让《沙鸥》具备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迎合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特别是中国女排崛起之时的人心向往,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而《夺冠》则是中国女排二次崛起之后,完全按照娱乐大片模式拍摄的第一部体育电影。无论从导演陈可辛、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这样的明星阵容,还是影片开头和结尾展示的多达几十家的投资拍摄主体,还是好莱坞模式的“沉浸式”剧情和冲突强烈的节奏设计,都呈现出娱乐电影时代的全新面貌,与《女篮5号》和《沙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夺冠》当然以深入人的内心为主要切入点,用中国女排的三代教练和3场关键比赛,用真实的女排运动员来讲述一代一代女排人为胜利前赴后继的感人故事。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讲述突出了竞技体育本身所具备的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精神。
我尤其为影片中的人物为“输与赢”的纠结而感动。一切的训练和吃苦都为了赢球。明知道自己不会赢,还是要拼尽全力,永不放弃。但是,计较于一场比赛的输赢,却又总是无法超越自己。这种输赢观念的转变,终于接触到了竞技体育本身所具备的精神实质。
100多年来,以现代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风靡全世界,成为和平年代个人与集体竞争的主要载体。竞技体育所具有的胜负之间的强烈刺激令人血脉贲张,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意志,充满着阳刚之气。所以,体育电影顺理成章地成为娱乐电影的重要类型。回归体育精神本身,展示竞技体育的强大魅力,而不是把体育仅仅当作背景板、胡椒粉,这才是《夺冠》的进步之处。
从《女篮5号》在体育背景下讲述新旧时代的爱情故事,到《沙鸥》展现体育运动员不甘失败的内心世界,再到《夺冠》聚焦竞技体育的残酷现实,讴歌几代女排人奋进努力的事迹,中国体育电影的进步无疑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夺冠》对排球魅力的展示还有所欠缺,但巩俐和中国女排队员饰演的生动人物形象受到了影迷的认可,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女排精神更是受到一致称赞。希望陈可辛导演在接下来的电影《李娜》(现改名为《独自上场》)中更进一步,拍出真正具有中国精神的体育电影。
纪实和虚构:总得跨过这道坎
不过,《夺冠》片尾字幕中有一句话却让我很不舒服:“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影片讲的是中国女排的故事,影片的主角是郎平,影片重点拍摄的3场比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任何一位电影观众,都不会认为这是虚构的故事。为什么电影出品方要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地留下这句话呢?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获得今年法国电影卢米埃尔奖和凯撒奖最佳导演奖的影片《我控诉》。影片讲述100多年前法国犹太裔军官阿尔弗雷德·德莱弗斯被冤屈认定为间谍,引起反犹浪潮的故事。波兰斯基特别在片头打出字幕:“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片中所有人物与情节均真实存在”。
一个明明是真实的故事,非得要说成虚构不可,生怕别人误会。另一个则堂堂正正告诉你,这就是真实的故事,绝不虚构,虽然里面肯定有虚构的细节。这样的鲜明对照至少说明,我们在纪实与虚构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去年年底,当电影《中国女排》官宣进入贺岁档之后,因为预告片中一个抢吃鸡腿的镜头,引发一场风波。不得已,出品方紧急将《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并且删去了这个争议镜头。后来,因为新冠疫情,《夺冠》和所有的贺岁片一起撤档,一直到今天才上映。我在上映后的《夺冠》中并未看到抢吃鸡腿的镜头,不知道删改之前影片是怎样的,所以无从判断删改之必要性。但从整部电影来判断,并无丑化彭昱畅和黄渤先后饰演的以原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为原型的教练形象的问题。
《夺冠》中,除了郎平以及中国女排的队员之外,其他角色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在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可见出品制作方之谨慎。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吴刚饰演的老一代教练指的是袁伟民,彭昱畅和黄渤先后饰演的中生代教练指的是陈忠和。这部影片就是三代教练和三代女排队员的故事。之所以出品方在片尾欲盖弥彰地写上这么一句“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完全是因为有人太在意而已。
这又让我想起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体育影片《极速车王》。它的英文片名叫《Ford v Ferrari》(福特对法拉利),借用赛车手肯·麦尔斯和汽车工程师卡罗尔·谢尔比研制赛车史上最经典的赛车福特GT40的故事,抨击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利益对体育精神的侵害。影片不仅直接把两大汽车公司的名字作为片名,而且居然还有亨利·福特二世在急速飞驰的赛车中被吓哭的场面。面对如此直接的丑化和谴责,我却始终没有听到福特公司对这部影片说半个不字。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即便有些夸大,也应该宽容,不必当真。
从三大战役到开国大典,都已经搬上大银幕,出场的正面反面人物数以百计,都是真实姓名示人。虽然其中台词和细节避免不了虚构,但没有人(包括那些历史人物的后人)指责过影片不符合史实。政治名人尚且如此,体育名人何必要苛责呢?
电影毕竟是一门艺术。即便是纪实电影、传记电影,其中的细节也避免不了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因为历史不可能连吃一个鸡腿的鸡毛蒜皮都记述下来。艺术家需要虚构符合人物性格的细节去充实人物,完善剧情。对待这样的虚构,观众、媒体和当事人应该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是苛求和责难。历史记述尚且难以十全十美,需要不断修正,何况一部电影?把电影当电影看这就对了。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作为纪实电影,必须坚持基本的真实原则。大的故事框架,人物的性格基调,事件的基本经过,都必须严格属实,不得随意虚构、更改。不能任意抬高和贬低纪实电影中的人物,更不能侮辱、诽谤和丑化人物。只有当你尊重历史和事实了,观众和市场才会尊重你,那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怪现象才会消失,纪实与虚构这道坎才算跨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