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系统把握经济新形态,助力中国企业转型发展

图片来源:https://m.baidu.com/sf/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662观点精粹,欢迎阅读。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李海舰,李燕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2期,原标题为《对经济新形态的认识:微观经济的视角》。

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处于以“新技术群”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般来说,技术革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的“新实践”一旦迅速普及与应用,就会改变既有行业的竞争态势,获得“换道超车”的发展效应,这对“旧”实践来说将是“灭顶”式的威胁与挑战。因此,积极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经济新形态,是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门公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15种新业态新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微观经济的视角将这一问题落到实处、深处;另一方面从系统建构的视角将这一问题条理化、体系化。最终,提炼出了10大新型经济形态,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尾部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全时经济、空间经济、平台经济、生态经济,以此具化企业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研究发现

李海舰和李燕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2期的论文《对经济新形态的认识:微观经济的视角》,全文重要发现如下:

第一,10大经济新形态的出现乃至加速发展,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产物,遵循“技术—(规则)—经济”范式的两条作用路径。其中,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更多遵循直接作用路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通过直接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而形成的经济新形态。尾部经济、体验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全时经济、空间经济、平台经济、生态经济更多遵循间接作用路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通过强化或颠覆既有经济体系而形成的经济新形态。

第二,对经济新形态的每一方面,按照实践创新和未来发展对其进行归纳与提炼,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具体来说,数字经济涉及产品形态去物质化、产品过程去物质化、产品免费成为常态,围绕企业要素资源结构问题全方位展现了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之后的一系列“去物质化”结果;智能经济涉及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组织,围绕智能技术对企业人力替代问题强调了企业由“他组织”经营模式向“自组织”经营模式转变的必然;尾部经济涉及尾部产品、尾部客户、尾部市场,基于虚拟空间运作提出了在“新技术群”加持下尾部力量成为企业重要利润来源;体验经济涉及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合一、消费者与生产者合一,围绕强化顾客体验问题指出了消费与生产从“割裂”到“融合”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共享经济涉及共享资产、共享部门、共享员工、共享客户,指出了企业已经从追求所有权规则转向追求使用权规则;零工经济涉及从在职员工到在线员工、从一人一职到一人多职、个体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围绕企业雇佣模式革命描绘了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的特征与优势;全时经济涉及全时研发、全时生产、全时服务、全时消费,指出了新一轮技术革命能够帮助企业打破时间约束;空间经济涉及狭义空间经济和广义空间经济,指出了新一轮技术革命能够帮助企业打破空间约束;平台经济涉及精准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协同经济效应,强调平台化转型能够为企业带来一系列显著的经济效应;生态经济涉及生态链、生态圈、生态群,从不同层面指出了企业已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共生关系。

第三,10大经济新形态在实践中相互之间往往交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复合态”“叠加态”。究其根本,主要是它们形成的技术基础相同,即均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新技术群作为一组基础性关键技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在与实体经济融合中往往被交叉、组合式使用,进而直接导致单个经济新形态由多种新技术新规则组合形成,多个经济新形态间具有共同的新技术新规则。

研究启示

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向10大经济新形态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具有两个典型的“切入点”,即利用“新技术群”直接打造全新经营体系和利用“新技术群”间接改造既有经营体系。二是企业转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朝着单个经济新形态方向的努力无法使企业获得持久性的成功,在转型过程中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10大经济新形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三是企业转型发展是一个动态且持续性的过程,需要在“新技术群”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中,紧盯新的规则革命与经济革命,由此推动新旧发展模式的循环交替。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洪银兴,桂 林.公平竞争背景下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路径——马克思资本和市场理论的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1,(1):5-16.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洪银兴和桂林(2021),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