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注意事项
新冠疫苗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抗S蛋白抗体),当机体受到新冠病毒侵入时可阻止其感染人体细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新冠疫苗可分为新冠病毒重组疫苗和灭活疫苗(如图1),灭活疫苗是指把新冠病毒灭活后使其不具有致病能力只保留其抗原性,重组疫苗是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新冠病毒具有抗原性的基因片段(S蛋白基因)与载体(如腺病毒载体)进行重组而成。
图1
新冠病毒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我国几乎所有人对其均没有免疫力。接种疫苗后可使绝大部分的人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从而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最终阻断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
新冠疫苗接种地点一般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控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的指定单位,如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具体地点大家可时刻关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控预防控制机构等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如图2)
图2
接种人员:接种人员必须为具有执业资格证的医师、护士,并且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预防接种培训并考核成功后方可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适应人群:18岁以上人群。(重组疫苗为18岁以上,灭活疫苗为18-59岁)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如图3)。(建议穿宽松衣服)
图3
受种者准备:接种前保持良好休息,正常饮食(不建议空腹),穿方便穿脱的宽松上衣,携带本人身份证、手机、近期服用药物等,配到好口罩。
具有以下情况的人员应缓接种:正处于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慢性疾病活动期、各种皮肤性疾病(皮炎、湿疹、过敏、化脓性皮肤病等)以及身体有其他不适的情况,建议在上述情况缓解或恢复正常后再接种。
具有以下情况的人员应遵医嘱接种:具有脑部疾病(如癫痫)、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方面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身体患有心肝肾等疾病、传染病、结核活动期、短期内注射其他疫苗等情况。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过敏史、对疫苗或疫苗中组成成分过敏、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患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不建议接种。
注:如不确定自己是否为禁接种人群,接种时应主动向接种点医生咨询。
接种点设置: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提前消毒,避免人员拥挤,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
如实填写接种知情同意书。(如图4)
图4
接种操作过程:注意观察疫苗外观(日期、颜色、浑浊度、损坏等,如图5)。灭活疫苗接种(疫苗开启后充分摇匀注射),重组疫苗接种(疫苗开启后直接注射,禁止摇匀)
图5
应急药品:除准备接种用消毒用品外,应准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急救药品(不限于上述药品)。
1.在接种单位指定区域严格留观30分钟,无异常和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接种点。(急性过敏反应一般发生于接种后30分钟内,方便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2.接种后24小时内保持接种部位干燥和清洁,切勿进行剧烈运动。
3.接种后多饮水、注意保暖。
4.接种后一周内避免饮酒。
5.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回报。
6.灭活疫苗在接种后2-4周需进行再次接种。
7.接种疫苗后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仍不能放松。因为接种疫苗只是减少了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概率,并不能代表一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8.保护期限:新冠疫苗属于新研发疫苗,其保护的持久性需后续持续检测和研究来评估。
9.保存好接种凭证。(如图6)
图6
1.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一般2-3天可缓解,24h后可适当进行热敷);
2. 发热(少数人在接种后8-12小时体温可能升高,一般在38.5摄氏度以下),可酌情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出现持续发热等现象应及时就诊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3. 乏力、头痛、烦躁、易怒、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肌肉酸疼、皮疹等。(情况较轻时不用处理可自行恢复,如程度比较严重可对症用药和处理,必要时可送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4. 过敏性休克。(较少遇见,如遇到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和处理)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