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 | 刘源望:依然,用甜酸苦辣盛满春天
▲ 王生凯画作《武汉英雄之城》
胸怀一旦撑大了
稀释了仇恨
才会幸福
第265期
诗 | 书 | 画
朗诵 / 王晓青(武汉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 点击倾听 ▲
武汉魂
刘源望
| 诗人手迹
人
人
两腿
互相撑
一前一后
走得很平稳
人人
做个伴
成为了从
前后都可走
贵在同向同行
人和从
垒起高度
众指一大群
上面是个旗手
筑紧就成了长城
护林员
他是一名护绿的使者
戴着三个鲜红大字的袖章
不是炫耀,是责任
醒目,沉甸甸
他的轨迹
出现最多的地方
是在地林边缘
他的作息
调得最满的
就是大好晴天
他有哨兵的双眼
除了滥伐乱猎
最警惕的是林中的烟火点
站在瞭望塔上
烟火点就如同战争中的硝烟
他也有很多委屈
都是乡里乡亲
从家人,从亲戚那里
他也常常听到
很多不理解的怨言
甚至有时还面临着
被殴打的风险
但他从没退缩
也从不后悔
总是用他那
并不利索的三寸之舌
不停地反复宣传
通俗易懂,理中含情
话粗理不粗
用押韵生动的方言
再好的种子
只有把她摁进泥里
才能发芽,生根
他就是那一颗
饱满的种子
用他那平凡的脚印
为了鸟语花香
为了和谐自然,围着
最后一公里的荆棘
日复一日
转了一圈又一圈
一个月
就要磨破一双球鞋
而他,从来不怨
传 承
还沒到只剩下回忆的年龄
但一空下来,总想整理往事
想把那些曾经耽搁的梦想
再花点精力,抽空补上
周末在家翻箱倒柜,找到两样
不到二十岁时,创办的《溪流》诗刊
和鼓励了我文学梦的会员证章,不曾想
也翻出了父亲生前利用废纸写的几首诗笺
翻出了我对父亲的思念和敬仰
一九八二年,父亲去我学校
在一张烟盒纸上写:这次亲临学园,
目睹境况之佳,地利人和优美,
真不愧为校府之所
望借此良机,用心攻读,以求进取
是吾之愿也。昔有:
韶华不再,日月已除,有志之士
正宜待旦之佳句。切切铭心牢记!
毕业后,父亲来县城看我
等我下班回来,父已走,桌上,一首诗
用红色的圆珠笔写在一张废纸上:
时间流逝易消磨,面壁源于愿伐柯。
异日早登龙虎榜,重开甲第意如何?
晚年,父亲饱受病痛折磨
一首《病后感怀》,写尽了人世沧桑:
韶华从没浪虚过,头白眼花无奈何。
离却官场繁事少,闲居寒舍病魔多。
恩同再造回天力,救死扶伤挽沉疴。
人到晚年情世重,梦惊觉醒似长河。
父亲大半生拿笔,没想到
写给我的一段话,成为了他最后的悲怆
书笺:源望,我之病情直此急化
脐上胸下肿痛不止,无法医治
今下午只好回家待观……
回去不管好坏与否,望你勿挂心怀
还是要以复习、工作为重!
父,1990年11月16日。40天后
父亲带走了他无限的眷恋和吟唱……
我含泪选了这几首诗笺,和儿子一起朗读
一起,去体会一个父亲对父亲的念想
记忆中的祖母
那时石洞下的后背山还没有风电
夜,异常宁静
母亲用一根水竹制的吹火筒
在潮湿的柴火上做着晚餐
我坐在火炉旁
听见了隔壁房间里奶奶的啜泣
为了儿子负责的单位出了被盗的事
我走过去安慰奶奶
奶奶一下把我搂进怀里
祖母还有一次近乎歇斯底里的嚎啕
是在她近九十高龄时
失去唯一的子
在记忆深处,烙出印的还有
小时候,当我热天在塘堰里划水
被别人逗着,按到呛水时
祖母听说后,会上门投诉喝斥
就在那挣工分的岁月里
出身大家三寸金莲的奶奶
对住队的工作人员说
我孙子才十八岁,队长也不能天天压担子
而她快八十了,还在山上拾掇着柴火
用川芎茶、糖水鸡蛋奖赏我们
绣
一枚针,一根线
一个硬,一个软
一个较真
一个留痕
只有精诚合作
才能绣出美好的心愿
一双眼里的春天
不再揪心鼻子
不再操心口无遮拦
不用担心是黑脸还是苦脸
只露出一双眼睛,睫毛扬起
依然穿透雾霾
依然,用甜酸苦辣,盛满春天
学会稀释
拥抱太阳只是一种修辞
距离,才会让阳光变得和蔼可亲
乌云中的雷电,如同一支曲子
只有无边的天空才能够任其跃起
太甜了就是苦
氧太浓了都会醉
一滴水,只有稀释为大海后
才不会担心干涸
鸟变成了鸟群是声音的快乐
独占鳌头的人是孤独的
一个人的情绪,要学会
被更多与你一样的情绪所安抚
掺水后的烈酒,喝不皱眉头
胸怀一旦撑大了
稀释了仇恨
才会幸福
娘
娘是烈士的后代
两岁多,被别人抱养
娘,四十多岁生了一个晚崽
小时候,我不准娘
去学校。总感到
娘的形象不能给我增光
走出大山,懂事后,
开始想娘
娘,柔弱的双肩
挑大半担水,都摇摇晃晃
但,娘硬是把一个“半边户”
扛得不声不响
娘的丈夫在外工作
娘的一群儿女还小
娘,既要当爹,又要当娘
生产队出工,挣工分
家里,里里外外
砍柴、挑水、喂猪
缝缝补补,浆衣洗裳
每天,摸黑到家
最怕日短夜长
冬天,娘用刺骨的溪水
在石板上,用木槌
锤醒后背山的太阳
晚上,在火炉边,用吹火筒
用力,吹出生活的希望
在那超支的岁月里
娘,摇风车的手从不夸张
用米升,把一日三餐
把青黄不接,量了又量
娘还是一个接生婆
每接生完一个小孩,常常会
给吃了亏的产妇送去一点点红糖
父亲放在家里的云南白药
娘,基本上是给别人止血疗伤
娘去世时,湾里长者说
你娘,从没与人红过一次脸
从没骂过别人的娘
娘,苍天般的大爱
成就了天底下最美的娘
古 树
终于把自已活成了一副骨架
站在悬崖边上
再不担心闻风起舞会折
再也不担心嫩芽会拱破身体
你悄悄潜伏的
是另一种透彻和释放
你一直在等
等一场轰轰烈烈的雷电
借着上天的火种
涅磐
一滴水,也能过上大海般的生活
终于可以不担心走失了
当你站在黑洞的边缘
鸟瞰地球发现太平洋也只是一滴水时
你才明白一滴水也可以有万千春秋
你就是大海
不必比较不必困惑
不必介意藐视与忽略
大海不会枯萎
一样盛满光辉的太阳
无论你是一小滴还是一大滴
都可以过上大海般的生活
澎 湃
生活的辞海总是提醒我
那些老在眼前耳边晃荡跳跃叫喊的符号
是幼稚的游戏
从来不知道在消费或浪费什么
让风风火火打理出风风火火
把沸腾了的平庸,折出点快乐
累积的水垢如同沙滩
每沸腾一次,就增加一次脆弱
雷打不动成了一种形象
大海并不需要太多翻新的式样
把澎湃折在波浪的弯道里
好比雷霆万钧的嘶吼
只要多转几个弯
就成了沁人心脾的管弦乐
吹出历史的皱纹
让岸边的灯塔向深海致敬
落袋为安
镰刀,收割了田野的辉煌
秋雨,似乎包罗万象
两手空空
看到上涨的曲线,只有干瞪眼
得到了一分满足
却把更多的满足拱手相让
有人说,每积攒一小步叫小胜
及时亮起红灯,叫止损
生活若把为安作为目标是遗憾的
只有遗失在地里的种子
才能酝酿惊天动地的春天
不老的树蔸子
在那个填饱肚子都艰难的岁月里
伐木后留下的树蔸
成为了烧热寒冷的炉子
它用耐心的热情
熬汤、煎药,煮猪食
冬天围着开会时,放在中间
老家有一个习俗,除夕不能熄的火
指望它,点顺来年的风雨
当山洪把青黄不接的当家田冲出了缺口
乡亲们在用弯弓扶起秧苗时
手上沾满了,被树蔸丢弃的土粒儿
冬天,群众代表会议上
最后一个树蔸的灰,都快冷却时
才在封山的一张协议上,画押、签字
多少年后,那些曾经被多次伐倒主干的老蔸
倔强得形态各异
谁知,又被人弄下山,埋进地,上到盆里
修饰着说,让景进入千家万户
但又有谁,又真正听懂了那些根的渴望
和凝固成伤疤后辛酸的液汁
卞和之路
沿着五道峡的台阶
在保康长满了远古苔藓的荆山源头
想找到卞和当年抱玉的坑口
当年的璞玉也许就是现在水里的石头
山青水秀,就是当年信念的执着
揽车,早已代替了双足
当年血泪染成的鸡血石
也被人捡走
在大崖头倾泻的瀑布前驻足
你不分日夜,究竟在搓洗着什么
搓白?搓圆?还是……
一阵夹带桂花香的秋风,顺坡吹着
轻轻的,折一个枯树枝
当第三条腿,备着
| 诗人简介
刘源望,男,1966年出生于湖北通山。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分会青年诗歌学会为会员。曾任《花木盆景》杂志社社长。诗歌、散文、杂文散见于《诗刊》、《延河》、《长江丛刊》《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及《学习强国》《长江云》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
▲ 王生凯 画作
王生凯,1974年生,甘肃华池人。1996年毕业于甘肃省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兰州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