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春秋(二)

《汉书·西域传》: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出,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汉书·西域传》中所列的三十六国,只相当于如今新疆南部和东部,如果加上乌孙人所占的伊犁河流域,则是历史学家笔下狭义的西域,也就是现今新疆全境,如果加上安息、康居、大宛、月氏等国范围就进入了中亚腹地,这便是历史学家笔下广义的西域。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是狭义的西域。

人类思想前行的脚步几乎是同步的。当孔子面对黄河与战乱对学生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时,谈论的核心是人与人仁爱相待的关系。同一时期雅典广场上的苏格拉底与人辩论伦理道德时特别强调“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中国与希腊之间的另一个国度,一位叫悉达多的净饭王太子,有感于身边的生、老、病、死诸多苦恼,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为释迦牟尼佛,他告诉俗人:自观自在,守本真心,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心常寂静,知足少事……其核心思想是人与佛轮回转换的关系……

在三位圣人逝世三百年后,他们的思想将会在西域这块土地上对撞、交融。

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叫做三山加两盆,乌孙在天山以北,那里青山叠翠、水草丰美、湖泊点点、适于游牧。三十六国在天山以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绿洲片片、便于耕作。

从地理角度来说,由于地球表面纬度不同,大气压不同,所以造成空气浓度不同,赤道地区日照时间长,空气膨胀率高,气压低,高纬度地区寒冷,气压高,空气浓度高。高海拔地区同样气压低,所以空气浓度低,单位体积内相对氧气含量低。纬度和气压的差异形成了黑色人种、棕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纬度越高肤色越白,鼻孔越窄,鼻梁越高,所以不同人种的鼻子和毛发不一样。

不知道从哪个年代始,来自高纬度白种的塞人部落越过山川由北向南迁徙,进入西域开扩的南部开始了半耕半工的生活,来自中纬度黄种的羌人部落趟过大漠由东向西迁徙到西域空旷的南部开始了半牧半耕的日子,而在中原地区,还有一部分华夏部落为逃避灾难、战乱、徭役也开始西迁,于是在西域这块土地开始杂居。

在与春秋战国同一时期,西域的土著居民与中原一样,掌握了冶炼、治陶、碾毡、种植、建筑等技术。

匈奴势力没有进入西域之前,这里曾是世外桃园,各城邦国和睦相处。

塞人、羌人、华夏人形成的西域城邦的土地上,连接各城邦国关系的还有一个叫栗特人的商人集团,这些人“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旁国,利所在无不至”,这些栗特人不畏艰险游走于各绿洲之间,进行易货贸易,在西域城邦之间贩卖妇女、儿童、奴隶也在的经营范围之列。也有将西域的玉石、珠宝、黄金饰品带到中原,再从中原带回丝绸、茶叶、漆器,西汉官方“丝绸之路”未开通之前,这些栗特人和华夏人在民间已走出了一条商道,由西向东的“玉石之路”,由东向西的“青铜之路”。

西域南部这块土地,远离海洋,高山阻隔,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侯,日照充足,冬季不冷,夏季不闷,河流纵横分割出块块绿洲、湿地。千百年前,天山南部的蒲昌海近1.5万平方公里,从天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汇集的高山冰雪融水形成数条河流汇入今天我们称为罗布泊的蒲昌海,当时的蒲昌海中游弋着巨大的罗布泊土著弓鱼,水面飞翔着各类水鸟,沿着水边,一片片高山河流冲击形成的绿洲居住着土著或游牧部落,楼兰、婼羌、且末、于阗等国临蒲昌海而居,而在今天的博湖周边的绿洲上同样生活着焉耆、危须、尉犁等国,那时的博湖边湛蓝的天空如油画般在眼着扩展,朵朵白云贴在这块画布上,鸟儿曲线般穿过画布,远处是碧绿的草原,近处是摇曳的鲜花,成群的骏马箭一样穿梭于天地之间……

沿塔里木河中上游生活着姑墨、龟兹、温宿等城邦国,那时的西域南部也是多水草之地,甚至二千多年前,古人认为蒲昌海水平面长年不增不减,水一定是沿地下流到中原,形成黄河的源头。这就是《汉书》中所说,“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的本意,西域中原,原本一脉相承。中原的河流均是由西向东流这可能是依据之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三十六国中至少有两个是中原华夏人避难在西域建立的国,西域成了避难者的世外桃园。

借用《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直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副使到达这些城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