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以“食碗面反碗底”

【抱朴文化】

本文摘自《粤语有段古》 作者:李沛聪

李沛聪,知名节目主持人,粤语文化人、非凡读书会发起人、喜马拉雅粤语频道总编辑。著有《粤语有段古》,在内陆及香港地区出版,广受欢迎,成为2019年广东地区畅销书之一。

《粤语有段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沛聪编著,李卓言、韦静雯绘图。作者精心挑选了50个粤语俚语,以风趣活泼的方式讲述粤语俚语背后的故事和来源,选取的故事生动有趣,并配上点题幽默的插图。全书全彩印刷,每个故事还配有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码听到粤语故事。

即日起抱朴文化专栏开始连载该书,想听粤语故事、看全书,请扫以下二维码购买。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抱朴财经粉丝8折优惠专享价

【出版社直供,保证正版】

零基础学经典粤语俚语!

昨天《粤语有段古》一书连载

讲到了小朋友最怕吃的“藤条焖猪肉”

今日继续:

66
令人讨厌的“大耳窿”

自古以来,放高利贷的人都被老百姓所痛恨,因为他们不单利用平民百姓急于用钱的机会,靠高利贷赚取高额利润,而且还往往利用非法手段,逼得借钱的人倾家荡产。直到现代,高利贷这门生意依然禁而不止,一有机会就变着法子出来害人。

在粤语里面,对于放高利贷的人,有个特别的称谓,叫“大耳窿”。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第一个,说的是香港开埠之初,有不少来自印度的商人,在香港从事高利贷生意。香港人把印度人叫“摩罗叉”,又因为这些印度商人喜欢头戴一顶大白头巾,所以把他们称为“白头摩罗”。

这些从事高利贷的“白头摩罗”扮相古怪,很多人喜欢穿一个大耳洞,戴一个大如铜元的耳环。当时的港人对于这些从事高利贷的“白头摩罗”十分讨厌,就把他们称为“大耳窿”了。

而第二个说法,则是说当年一些高利贷商人做的是小额贷款,发放的对象是一般的劳苦大众。为了让大家知道他们有钱可借,就把一个银元塞进耳朵里,作为记号。这样大家一看就是到他们是放贷的,需要借钱就会主动找他们了。耳朵里放个银元,别人看起来自然觉得他们的耳洞很大啦,所以就被称为“大耳窿”了。

67
 “棚尾拉箱”是什么状况?

“棚尾拉箱”这个词,现在会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大概是因为这个词诞生的场景已经比较少见了吧。

所谓棚尾拉箱,是形容一个人走得很匆忙很狼狈的意思,与“无鞋拉只屐”的意思有点接近。

这个词的出处来自于旧时乡间的戏班。以前逢年过节,乡下都会请戏班下乡演戏,但限于经济能力,往往不一定能请到很好的戏班。而这些二三流的戏班一旦表演欠佳,自然会被台下的观众喝倒彩,当形势难以维持的时候,戏班就只好赶紧在棚尾——也就是后台匆匆忙忙收拾行装,走人去也。

后来大家把遇到无可收拾的情况之下,赶紧走人跑路的情况,称为“棚尾拉箱”了。除此之外,当骗子诈骗得手之后,偷偷离去,受害人懵然不知,也可以用“棚尾拉箱”这个词来形容。

68
做人不可以“食碗面反碗底”

我们粤语人骂人忘恩负义、吃里扒外、过河拆桥,有一个跟吃有关的形容词,叫“食碗面,反碗底”。

这个词字面的意思,是把碗里的东西吃完之后,把碗反扣放下,碗底朝上碗口朝下。那为什么这个做法会被认为是忘恩负义呢?

原来,我们正常人吃饭,自然是碗口向上的。而碗口向下,则是拜祭先人时的做法——祭祖时要先把碗倒置,把饭取出来拜祭——对待生人和先人的做法相反,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那这个“食碗面反碗底”的做法,等于是把对方给的饭吃完之后,不但不感激对方的赠饭之恩,还希望对方死掉,或者把对方当成是个死人。你说这样做人,是不是忘恩负义?

所以,在“食碗面反碗底”后面,还有一句,叫“正一反骨仔”。

69
“死牛”为什么“一边颈”?

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固执,我们会称之为“硬颈”,而如果一个人的固执程度极高,我们可以称之为“死牛一边颈”。

以前农村里面,牛是重要生产工具,大家对于牛的特性都十分了解。牛这种动物呢,虽然很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但是也很笨很迟钝,走起路来不大会拐弯,连脖子都不大愿意转动。你如果用力拉它的头想让它把脖子转到另一边去,实在是十分困难。所以对于那些固执的人,我们除了说他们“硬颈”,还可以说他们“牛颈”。而牛发起脾气上来也很厉害,所以我们把脾气暴躁不讲道理的人称为“牛精”。

至于“死牛一边颈”,那是固执的至高境界了。一头牛死了之后,脖子歪在一边,肌肉都已经僵硬了,这时候你想要把它的脖子再掰到另一边,那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的事。

所以一个人一旦“死牛一边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被说服的可能性,我们也就可以省口气,暖暖肚子算了。

70
打工仔最怕吃的“无情鸡”

在广东的打工仔,除了害怕吃“炒鱿鱼”之外,还有另外一道不想吃到的菜,叫“无情鸡”。

话说清末民初时期,店家与雇员之间,大部分不存在用工时限的契约,盛行在商圈的普遍做法,是在开市宴或尾牙宴中,老板亲自挟一块鸡肉请员工,吃鸡这一动作,宣告着这位员工将不再被雇佣,称为“无情鸡”。

过年商家启市前,会设宴慰劳员工,一般设在年初二,被称为“开牙宴”,宴席上,会出现一道酬神用的“生鸡”,寓意生意兴隆,员工们吃这餐饭时,虽然有一桌子的大鱼大肉,但心底并不欢欣,脸色凝重,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如果这时老板还懂得对手下训话,他们的心才略感安乐一下,说明老板对自己还有期望,暂时能保住这份工,如果老板满嘴吉祥话,并夸奖员工表现好或是能力强,接下来话峰一转,请“另谋高就”,这时老板还会将一块鸡肉放到员工的碗里。至于实在做不出的,老板也会有意将鸡头对准那位员工,员工也只能战战兢兢,认命屈从,连辨驳的话也无从诉说。

当然,这个“无情鸡”的做法,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完善,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但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把被解雇称为“食无情鸡”呢。

有读者在后台表示很苦恼:

有些俚语只看字,不会读,怎么办?

其实书中每个故事插图都配有二维码

购买全书就可以扫码听到粤语讲故事啦!

购买全书

一睹为快

粤语有段古

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沛聪编著 李卓言、韦静雯绘图

粤语,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以及大量使用人群的方言之一,在粤港澳以及广西、海南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有很多曾经活灵活现、生动活泼的词句,变得渐渐不为年轻人所熟知,更遑论这些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