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仿治:青山在,人未老

01
青山在  人未老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在台湾,我们参观的第一所学校是台北县新和国民小学。
让我们猝不及防的是,刚进校门,便拥上来一群孩子,纷纷把他们手中的花环挂在了我们每个老师的脖子上。我们拉着这些孩子的手,顿时就有了一种亲切感。
进入门厅,又有学生端出凳子来请我们坐下,接着,伴随锣鼓声响,门厅内的操场上,便有一条巨龙舞动起来。这支舞龙队像模像样,一律穿着红色镶龙的衣服,十来个人舞龙,五六个人敲锣鼓,另有四个学生还挥动着黄底红字的“龙队”旌旗。鼓点节奏变化,龙队的队形和动作也不断变换,显然有着自己的套路。
凝视着这上下左右翻飞腾跃的红龙,我一下子领悟了主人的良苦用心:他们用舞龙作为对大陆朋友的欢迎仪式,不正表明了我们两岸的百姓同是龙的子孙吗?据校长介绍,这支“龙队”的成员,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年,老的六年级队员毕业了,新的五年级又有人报名参加,于是,这支队伍就一年年传承下去,校长意味深长地说:“他们都是龙的传人啊!”
校长姓池,热情好客。他陪我们参观了整个学校,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活动和有关设施。当我对他们的语文教学情况表示关注时,他立刻叫人去拿来了一套语文教材送给我。事先有人告诉我们,校长非常喜爱唱歌,果然,他送给我们的礼物中,就有几张他自己唱的歌碟。
02
青山在  人未老
晚上是欢迎宴会。菜肴非常丰盛,但更让我们每个人心情舒畅的是,主客之间的亲切气氛令我们一直有“如归”之感。从未曾谋面的我们,好象是久已相识的老朋友。
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的刘执行长是个健谈的人,他叮嘱陪同我们活动的小倪,一定要满足我们的一切要求。在聊天中,刘执行长对我说,我们本来就是邻居呢。我点点头,以为他指的是两岸之间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可是他却说,他是苏州人,江苏和浙江不是相邻着吗?人们常把两省合称为“江浙”呢。他说,他父亲是个军人,在淞吴战役中曾狠狠打过日本鬼子。说起那时的事,他十分激动,说他父亲曾亲睹鬼子残忍地杀害妇女和儿童,因此无数次地叮嘱子女们不要忘了这个伤口。
03
青山在  人未老
听到我们说的话,文教协会的一位年轻女士说,她也是大陆人呢。我问她故乡在哪里,她说是山东,山东龙口。我说,我只去过青岛和烟台,龙口在山东的哪个方向,我不很清楚。她说,你不知道“龙口细粉”吗?我一听,连忙说知道,我们大陆人一般都称“粉丝”,我们宁波人倒也称“细粉”的,不料台湾的叫法同宁波一样。我常买龙口细粉,却不知道龙口在山东。她学着我的口气说,想不到你去过烟台,却不知道龙口。龙口就是烟台下面的一个市呢。
她说,龙口细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不但国内有名,而且清朝时就销往国外了,外国人称为“玻璃面条”。她还说,龙口的葡萄也很有名,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都用它作原料的。还有龙口的草莓、龙口的对虾……看她说起家乡特产如数家珍,我不禁问她:“你是在龙口长大的吗?”她看了我一眼,说:“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大陆呢。这些都是我爸爸告诉我的。”她又补上一句:“我爸爸也是在台湾长大的,他是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我不禁默然。爷爷告诉了爸爸,爸爸又告诉了她。原来人们对自己的故土,会如此地刻骨铭心!“不过近几年内我一定会去一次龙口,现在去一次多方便啊。”看我不说话了,她又笑着说。
04
青山在  人未老
我脑子里忽然映出了一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的流浪的东北人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我又想到了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看语句是那么平淡,可是,难道我们看不出当时诗人是流着泪吟出来的吗?如今,这乡愁终于成了一张小小的机票,它圆了多少人的思乡梦啊!
爱唱歌的池校长提议大家唱卡拉OK,于是各人纷纷点了自己爱唱的歌曲,有唱《外婆的澎湖湾》的,有唱《把根留住》的,我点了一首《绿岛小夜曲》,一位台湾朋友与我们的一位老师一起对唱《敖包相会》。最后,我们的团长特意点了一首《难忘今宵》,我们全体团员一起唱着:“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不论新友与故交……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台湾朋友不会唱这首歌,开始他们只是听着。可是当我们唱第二遍时,他们已经学会了其中的一句,与我们一起高唱着:“共祝愿祖国好,共祝愿祖国好!”
0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仿治,1949年出生,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首批学科骨干。已退休。因所学是中文专业,退休后寻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动笔写点东西以自娱。于是近几年陆续在报刊发些小说、散文,并出版有散文集《一个榫头一个眼》、《米饭为什么这样香》、《悠然见菜蕻》。

漫漫人生路上,人有千千万,在千千万的人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起起落落中,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坦坦荡荡过生活,为人处处事心不愧,简简单单走人生,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是人生过程中最为重要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