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水乡故里蟹肥香/李广荣

(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眼中的江南是美不胜收的画卷,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回到流光飞舞的记忆,梦裡水乡如梦江南,如梦如幻,如诗如烟,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水乡之远,远在历史,水乡的历史已经流淌成一条无尽的长河,源头的故事,早已散落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水乡是一曲永不言老的歌谣,温馨而略带忧伤,古老而又深沉,平稳而又跳跃,充满江南诗意的韵味。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翠绿细柳,一条条缓缓流淌的江水,一座座守候千年的古镇廊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薰染的景色如诗如画,让我不禁联想起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千古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有了文学家苏轼的千古名句,更显阿娜多姿,多了一份妩媚和神秘,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巧遇知音的喜悦心情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著的无限沧桑之感,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蒹霞苍苍,白露为霜,可谓伊人,在水一方”,多情的江南女子手执油纸伞,在那散发着丁香花的芬芳里,浅吟低唱,品读烟雨濛濛,一年又一年。我羡慕诗人,能有如此优雅的情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夜深人静时,行走在水乡的月色下,你是否会洗去一身尘埃,忘记尘世中的烦忧,任古风馀韵、诗情画意涤荡你沧桑的容颜,缱绻心情。

水乡和江南一脉相承,江南的美似乎和水有著不解之缘。江南的水美,柔柔的,绵延流长,波澜不惊,一如江南的女子矜持而羞涩;江南的景美,流烟如岚,浅吟低唱,绿水环绕,似万千玉带。江南的雨,丝丝缕缕,飘飘洒洒,缠绵婉约,赏心悦目。濛濛细雨中,走进水乡感受江南的诗情画意,看那青山荡漾在水面,晚霞轻吻著炊烟,看那涉水而去的乌篷小船,岸边徘徊的女孩暗香盈盈,快哉乐哉。莺歌燕舞风景美,鸟语花香春意浓,水乡水韵,流连忘返,你会发现这里,春有春的诗意,夏有夏的风情,秋有秋的缤纷,冬有冬的素洁。当你驻足水乡,看绿柳迎风拂水,再唱梦里水乡歌谣,你一定欣喜于那些水天一色、霞光西照的景象,陶醉于亭台楼阁,晓风残月的诗意画意,抑或怀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喜怒哀乐,惊叹青花瓷,油纸伞,水乡船歌的浪漫情怀。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时间广角下的水乡情韵也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格局,河道水泽连绵,石桥古风依旧,独特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水乡渗透的文化气息沁人心脾,让你不禁回到花开花谢似水流年,去感知那些文人墨客的心境,去体会那些过往的风花雪月,去探寻那些历久弥新的书香墨韵。

小桥流水皆是诗,枕河人家即是画。在水乡,你可以躲开红尘的喧嚣,无端想起很多美好的往事,凝望柳絮中摇曳的是谁的歌谣,廊桥上镌刻的是谁的名字,你可以挥毫泼墨,留下墨染心绪的诗句,你可以重温前尘往事,似梦似醒等待日落日出。水暖烟波,小桥流水人家,若隐若现,你梦啊寻啊,你追啊赶啊,就是不愿打扰那心情,不愿惊醒那梦境。是的,梦里水乡,夜泊枫江,我一直梦着,想着,希望有一天,在那里偶遇,在那里痴迷,轻捻心事,忧伤几多。柳絮在相思中飞舞,孤舟在薄雾中缠绵,赏一轮明月,诉一捧乡愁。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鸭鱼肉是家乡的鲜。剪不断的故乡之情,理还乱的亲友之思,这种感觉,纯纯的,深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会走得越来越远,但是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乡情却从未改变。是的,水乡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更是一个诉说乡愁的地方。迷失梦里水乡,相约荷塘月色,执笔流年,染墨成梦,诉说故土与乡愁,我一次次还原生活中难得的平和心境,看落叶飞舞的秋色,牵引出一幅烟雨朦朦的冬日画卷,心里暖暖的,热热的,真好。

故里老家,地处盐阜平原的西南,东枕通榆公路,西襟射阳湖畔,境内大塘河纵贯南北,黄沙港横穿东西,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港汊密布,沟渠如网,确是苏北鱼米之乡。

昔日家乡有老街一条,各色铺面密密麻麻,行人熙熙攘攘,后巷有小河穿过,临河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水榭,与河道相映成趣,坐在家门口眺望湖荡,记忆难忘:阳春三月,芦芽初出,嫩绿娇艳,柳垂倒影,燕掠天光;初夏之晨,万顷芦滩,露珠滴翠,冉冉朝阳,万道霞光,风掠水面,荷送清香,湖光水色,凉意顿生,实乃避暑佳境;若逢秋水剧涨,浊浪排空,烟波浩渺,涛声阵阵,令人浮想联翩;寒冬季节,草尽滩现,四野茫茫,天水一色,可谓四季美景尽收眼底。

老家的荡滩不但水净天明,而且资源丰富。荡滩内碧水盈盈,水草茵茵,小鱼结队游弋,奇怪的是蟹影杳然。家人告诉我,螃蟹主食水草、麦芽、稻谷、鱼虾螺蚌、水生昆虫,什么都吃,尤嗜腐尸。这被文人称为无肠公子的水族的一霸食性颇怪,他们对新鲜的食料不感兴趣,偏要等食物腐败时才下口,形成了“居要水清,吃要食腐”的特性。螃蟹的另一特性是盔甲坚实、趾爪锐利,强壮有力的大螯,永远摆出一副搏击的架势,而且一经大螯钳住,死命不放,决不松手;尤其是八足横行,一派霸道。

螃蟹为什么会横行?儿时一直是个 “谜”,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谜底已经揭开。原来,螃蟹的祖先并不横行,后代的横行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受地球磁场变化影响所致。因为螃蟹的第一对触角有几颗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像是几只小指南针。亿万年前,螃蟹的祖先靠这种“指南针”堂堂正正地前进后退,行走自如,颇有“君子风度”。后来,由于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多次剧烈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粒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于是造成了牠的后代子孙“横行霸道”的特性。

用渔网捞上这些螃蟹,倒在船上甲板爬行时,“横行霸道”毛骨悚然,碰到牠,会像“钳子”一样夹住人的手指。幸 别看牠是个 “强者”,其实也有其软弱的一面。这就是当他们遭到袭击受伤或丢车保帅自断肢体保命,以及因发育受制形成极度束缚等原因,那时螃蟹需要脱壳,去旧更新,抛弃故体。人类有所谓“不死也得脱层皮”的说法,就这么回事。牠每脱壳一次,便增大一次。待牠重出江湖,又是一条好汉。

(二)

清晨,夜作的渔舟碾过粼粼波光,纷纷驶向老街的码头。一只只大肚的篾篓抬到岸上,看,一只只青褐色的螃蟹正在不安地蠕动着,有的愤怒地喷着白沫,拼命挥舞一对铁钳似的大螯,有的则运动八条生满毛的长腿,妄图逃出这咫尺囚笼。

买蟹的顾客一般都喜欢挑选团脐的雌蟹。因为在雌蟹的腹甲下,除了被称为“海和尚”的一个小小胃囊外,几乎全被橙色的蟹黄填满。螃蟹煮熟之后,卸去螯足,平分开背甲,用竹筷子挑出蟹黄,蘸上姜末醋汁,纳入口中,那浓烈的鲜味立刻使舌头的每一粒味蕾都兴奋不已。虽然一般人爱吃雌蟹,其实那尖脐的雄蟹也不逊色。雄蟹不仅体壮多肉,腹中那块半透明的白色脂肪,尤其嫩滑爽口。

现代人已经知道,多吃蟹黄,胆固醇偏高,不利于健康,但人们习惯未改变,买蟹还是来雌蟹挑。我估计若干年后,人们认识会改变,到菜场买螃蟹时,会看到大个头全是雌的,雌的比雄的便宜得多,大个头雄蟹全送到宾馆酒楼去了,说不定有人拎着一串肚脐圆圆鼓鼓的大雌蟹回家时,一边走心里一边在骂:"这些有钱的家伙,把胆固醇留给我们小百姓吃!"

不过吃螃蟹是有季节性的。《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开菊花诗会,筵宴上,贾宝玉口占咏蟹诗云:“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秋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林黛玉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突红脂块块香”,更是形容妙肖。难怪古人说“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他们都开宗明义地说“桂拂轻风菊带香”,秋高气爽,持螯饮酒,赏菊赋诗,确是一乐,然而,我们的故乡人却有许多别致的办法,把这一美食的享受延伸到其他的季节。

若是六七月间,新蟹刚刚上市,壳薄肉嫩,吃螃蟹另有一独特的方法,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用厨刀将买来的嫩蟹沿中间一剁为二,蘸上面粉,扔进沸腾的油锅,炸至金黄色,再滤去剩油,加入酱醋葱姜一番烹调,那扑鼻的香气真逗得锅台旁边的小馋猫们垂涎三尺,终于母亲给每个小孩赏赐半只炸蟹。我们顾不得烫手烫嘴。连蟹带壳来了个囫囵大嚼,卤汁淋漓,酥脆鲜香,那滋味沁入齿颊,沁入肺肠,沁入每个毛孔,吃完了,还恋恋不舍地将油光光的手指放进嘴里舔了又舔。

家乡民间有“九月圆脐十月尖”之说,这句俗语,其实是螃蟹性生活的写照。九月吃圆脐的雌蟹,因其肉体丰腴,蟹黄饱满,意态撩人地准备交配;同期,雄蟹因忙于“付出”,应接不暇,体质未免虚弱,不堪一吃。要到了十月,元神恢复,长得肥实壮大,此时乃尖脐之天下。

比如熬制蟹酱(欲称蟹油),腌制醉蟹,都是十分聪明有效的办法。这蟹酱是将蒸煮的螃蟹,剥去外壳,剔出蟹黄,蟹肉,用猪油熬制而成,下面条时,只要舀入半匙黄澄澄的蟹酱,那普通的面条立刻成了上乘的蟹面,烹制菜肴时,一样调入蟹酱,那蟹味四溢,丝毫不比鲜蟹逊色。

至于醉蟹,要用白酒、精盐、花椒、八角之类的佐料将洗净的螃蟹糟腌在陶罐内密封一个月以上,然后陆续取食,既能下酒,又可佐餐。过年时,吃厌了大鱼大肉,倘若摆上一碟醉蟹,立刻会令你食欲大增,那半液化了的蟹肉,清醇鲜美,爽口不腻,百吃不厌,堪称一绝。这也是至今浙江一带咸蟹、醉蟹、炝蟹食法的起源。在北齐时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早就有记载是以糖、盐、蓼汤及姜末醃蟹的储藏方法,

旧籍还记载,人类食蟹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了。在远古时代,蟹和“蚳”(蚁卵)、“蠃”(蜗牛),以及蜂、蝎,是人们果腹的食品,所谓“蟹胥”,就是蟹酱,那还是周天子宴席上的美肴。所以说,蟹是人间美味,曾有“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含黄伯”即深秋时节的菊黄蟹肥香啊!

作 者 简 介

李广荣,高级经济师、工程师、文史研究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协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老干部文友会名誉会长。著书立说、撰文写诗联百万言,发表作品过千篇,有50多万字作品发表在《中国文学》、《中国散文家》、《中华诗词》、《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中国老年》、《中国老年报》、《中国文化基金会》、《江苏地方志》、《江海诗词》、《银潮》、《散文选刊》、《少年文艺》、香港《文汇报》、柬埔寨《柬华日报》、美国《华兴报》、《台湾好报》等60多家国内外省级以上的报纸杂志上。有多篇精美散文刊发在《散文选刊》杂志上,其中获“2015年精锐奖”一等奖。也有作品获第七届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第九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入编中国文化出版社《百年回望》,还获得“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征文优秀奖等百项奖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