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②|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清河区抗战的稳固后方
编者按:为广泛宣传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迹,传承红色文化,中共垦利区委宣传部与大众网·海报新闻将围绕“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共同推出《传承红色文化》专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苟金铃 高汝敏 东营报道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第二部分第三、四展厅为清河区抗战的稳固后方——垦区。自1941年秋开始,清河行署机关及清河军区后勤机关、生产单位、医院、学校、报社、银行等陆续由广北及博兴迁往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农村,包括北海银行清河分行、群众报、耀南剧场、清河军区被服厂、清河行署纺织厂、战时邮务管理局等。
其中北海银行清河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在1943年底,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及印钞厂由广北迁往永安镇惠鲁村境内。清河区发行的北海币在小清河南北的抗日根据地广为流通,有力地抵制了日伪军的“准备币”和顽固派发行的土钞,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历史记载,在1943年二十一天大“扫荡“中,印钞厂的一名炊事员不幸被敌人抓住,被敌人逼问机器埋藏的地方,无论敌人怎样引诱、严刑拷打,受尽折磨,他都不为所动,直到被刺刀捅死,都闭口不讲。
“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例如,1943年冬,二十一天'大扫荡’中,《群众报》报社有10多人不幸被俘,报务员小赵为保守报社机密,受尽日军百般折磨,最后被狼狗活活咬死,场面惨不忍睹。还有印刷部校对员刘波,在日军拉网搜索时不幸被俘,为了保护报社,他假装成哑巴,一句话也不说,被日军残杀在荆条洼里。”永安镇政府文化站副站长王璐菲对记者说道。
《群众报》是清河区党委的机关报,刚创办时,发行不定期的油印小报,后改为石印。到垦区后,由石印改为铅印,发行数量大大增加。“展柜里的物品为战地记者高嵩山捐赠,镇馆之宝为194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当时,在保护报社的斗争中,村民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像报社的工作人员一样,没有透露给敌人一点信息。”王璐菲说道。
解放前的垦区,文化教育几乎是一张白纸,垦区解放后,文化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生机。其中耀南中学是为纪念司令员马耀南而更名。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渤海实验小学为清河区保护和培养了大批革命的后代,为他(她)们走向新的战斗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发展垦区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耀南剧团始建于1938年,原名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宣传队,后来,在1945年为纪念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而更名为耀南剧团。耀南剧团一直跟随部队活动,转战于清河区各抗日根据地,先后排演了《铁蹄下的孩子》《讨伐归来》《双寻夫》《白毛女》《活捉周叶槐》等剧目,大受群众欢迎。
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改善了清河区抗战的困难局面,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敌人则把垦区抗日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自1942年春开始,垦区遭到了“扫荡”、“蚕食”“清剿”。尤其是1943年,敌人对垦区5000兵力以上的“扫荡”四次,万人以上的“扫荡”两次。
第四展厅内最为醒目的就是二十一天大“扫荡”了,据历史记载,这次大扫荡从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共调动日伪军26000余人。敌人所到之处,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房屋就烧。不论是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对垦区的老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但日军的血腥暴行没有吓倒垦区的人民群众。
其中,一位贾大娘和她15岁的儿子被日军抓住,用刺刀逼问八路军的粮食和武器藏在哪里,贾大娘一问三不知。即使敌人以活埋相威胁,贾大娘仍然面不改色,闭口不讲。最后,贾大娘和她15岁的儿子被活埋。日军进入垦区的茫茫荆荒,如同进了迷魂阵,既找不到八路军的影子,又找不到粮食和水。在折腾了二十一天之后,不得不狼狈撤退,以“扫荡”失败而告终。
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坚持抗战又不过于加重人民的负担,渤海区党委借鉴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在全区广大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军区后勤单位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垦区大生产运动的主要任务就是灭蝗虫,历来有一句这样的名谣'垦区三大害,土匪、蚂蚱、顽固派’所以作为蝗虫的滋生之地,每年夏天行署主任李仁凤都会带领全区老百姓一起进行灭蝗大战,并且据当时的报道所记载,灭蝗人数最多的一次达到了36万人。同时,李仁凤提出了'三黄’口号打皇军、治黄河、灭蝗虫。”永安镇政府文化站副站长王璐菲介绍道。
垦区发展史是一部垦区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拓荒史,垦区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垦区发展史是一部垦区人民抗击敌人入侵和争取自由解放的奋斗史,垦区文化具有典型的革命性;垦区发展史是一部各方群众互相融合,共同开发建设的创业史,垦区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