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更要量力
一个多月前,同城驴友出游某山,失足遇难,喜欢畅游山水挑战自我的他,把心灵和身体都交付给了自然。
尽管听闻此消息过去了一天多,我还是很震惊和悲伤的。
小城驴友的出现,大概也是这10多年的事,一些喜欢旅游又不愿走旅行团规定路线的旅行爱好者,按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原则,自创驴道;为了节约每一分钱,尽量不买门票,在景区外围看到普通游人看不到的别样的风景,这便诞生了“驴友”。
这种自嘲自黑的称呼很快就被大众接受,并且同一个小城里迅速成立了几个驴友团。每逢周末,便有驴友团的群主组织大巴齐向目标风景区进发,少则60元、多则100多元一天,午餐自理,花钱不多,时间不长,颇得工薪族的喜爱。
各个县的驴友驴头之间都有业务往来,若去外地游玩,落地时,常常有邻县的驴友同行,队伍颇具声势。
人多了,没走过的新地方,也不恐惧了。
一个驴友团的出行,前有领队,开辟道路,勇猛向前;后有群主,监督扫尾儿,保证一人不落下。首尾都有对讲机,装备齐整,遇到危险挑战性很强的地方,除了自己做出风险评估外,群主也为安全尽量倡导保守一点,尽管有意外险,尽管驴友出行上写着“概不负责”,但群主还是极希望“原车来原车回”皆大欢喜的结局。遗憾可以有,冒险尽量无,所以走过的“红叶谷”、“百丈崖”、“通天峡”,甚至西北环线,没有一处是冒险的,没有一次是“心有余悸”的,所以虽然是驴友,这几年走得“驴道”渐渐少了,走的多是官道,只是去的多数是无需买门票的景区,或者点到为止。比如青海湖,恐怕只到了湖边,而真正的最美的一段并未看到,就这“蜻蜓点水”的一点,我们就被云彩的低、白,油菜花的灿烂,湖水的澄澈以及轻微的高反搞得神魂颠倒的,不去看真正的青海湖也罢!
从没遇到过危险的,我便不好理解驴友的险。
不过,听同学说过一次箭扣长城历险的一幕,具体记不很清了,大概是一个驴友不慎掉队,好像是掉到某个地方,大家发现少了他,又听闻呼声去找,终于将他搭救上来,设若只他一人,很难自救。
听闻当时,我瞬间脑补画面,他陷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叫天不应,呼地不灵,挣扎到无力,叫喊到嘶哑,直至耗尽最后一点气力……
至于具体的真实的情形,我居然没有听进去。
一向大胆的同学,从那以后,对一些去处,也有了敬畏之心。
我们的确有难以征服的自然,那就敬畏好了,不去征服,心怀敬重。
这次遇难的驴友已过花甲,当天登山完毕,看时间尚早,便想爬一条“驴道”挑战一下。没有台阶的山路,若是陡峭,的确无“路”可走,无法确定碎石是滑还是涩,是坚固还是松动,只能去尝试,有的尝试,可能就是以受伤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于是便出事了。
一人出事,大家都格外谨慎起来,以往三步并两步的,这时就要规规矩矩走三步;以前直立着能跑下去的,现在要蹲下身体慢慢向下蹭。
“小心驶得万年船”,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中年人的身体不止是自己的,为了家人,谨小慎微并不为过。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保障安全,量力而行,是任何一个旅行者放逐心灵的底线,不能只为追求精神上的挑战满足而忽略了“活着,才有一切可能的”大前提,驴友更不能例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