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76 | 是多一些还是少一点
是多一点还是少一些
《了凡四训》第三篇有则故事,值得深思。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僧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则小故事涉及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致富”后施舍的数千金不如“发迹”前的二文钱呢?
第一、这里有何为“多”与何为“少”的问题。在大众看来,数千金远远多于二文钱, “多”与“少”的分别似乎是“一目了然”,尽管两者之间还是有相对的意义,但多就是“多”、少就是“少”,如同数字的比较,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假如2是否大于1还需要讨论的话,那么数学乃至整个科学体系都会坍塌,但这仅仅是数字上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任何的“多”与“少”都有不是单纯物件上意义,还有背后“人”的意义。在价值体系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多”从来不是用数字来衡量的。尽管在世俗中一定要有一个评价标准,不过在真正的“出家人士”看来,凡是用数字来衡量善恶的,都已经落入了尘土之中,例如一些寺庙用金钱多少做标签来衡量烧“何种香”,其必定是迷信之徒,但在出世间中的“多”与“少”,又如何衡量呢?
第二、是评价标准问题。主僧认为二文钱代表的是这位女士的全部,而发迹后的数千金或许不到她的百分之一,所以二文钱的意义更大。如果这么看的话,还是没有脱离世俗的评价标准。因为在真正的佛门人士看来,“心”才是标准。一个人对待施舍本身的心态才是关键。一般看来,最好的施舍是“无心”之施,内心对施舍之物以及施舍本身没有丝毫想法,正所谓是“无所求”,此等施舍意义才大。当然我们生活当中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但生活当中更多人还是倾向“锦上添花”,一个人越“多”,便是“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个人越“少”,便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其实,这个评价标准总是有意无意地左右我们的价值判断。
第三、难道非要一个人付出全部才能圆满吗?假如发迹后的这位女士,把自己的全部财产贡献给寺庙,价值是否可以和当初的二文钱相提并论呢?为什么施舍二文钱的心就真切、而施舍数千金的心就不能真切呢?其实,拥有“慧眼”的主僧看的非常清楚。哪怕发迹后的这位女士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施舍给寺庙,也不能与当初的二文钱相比较,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女士想着“感谢”。我们常常说,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个世界,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有心”始终超越不了“无心”,“有意”超越不了“无意”。
把以上三点综合起来,我们用了凡先生的一句话来归纳:“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
原本是“多”与“少”的问题,又延伸出“圆满”与“不圆满”的问题。如何才是“多”、如何才是“少”,这就需要读者细细品味了凡先生这段话了。
另: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谢谢大家的点赞与转发!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