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这个第六名,比他真拿一块金牌更好
相比多一块金牌,我们更需要对奥运精神的另一种理解。
各位好,今天再来谈前天红透全网的“亚洲飞人”苏炳添,不知是否有些晚了,但我还是想说两句。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刷新了亚洲纪录。
虽然在两个多小时后的决赛中,苏炳添并没有再次打破自己创下的记录,以9秒98的成绩最终获得第六名。但中国观众们依然对他报以了极高的关注和赞誉。
其实在决赛之前,我一直担心苏炳添若成绩不如预期,舆论会不会失望甚至翻转。还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对苏炳添没有在决赛中没有拿到奖牌,不感到遗憾,甚至我觉得这样也不错。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苏炳添继续超水平发挥,在决赛中拿到了奖牌、甚至金牌,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结果很可能是他会成为一个“升级版刘翔”,公众对他的注意力,会迅速转移到他“击败了所有对手”的狂欢中,他在半决赛中实现自我超越的意义就被掩盖了。
但,在决赛中,苏炳添拿到的只是第六名。没有奖牌的光芒干扰,让更多人看清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运动员,他值得尊敬之处不是要“击败谁”,而是在挑战自我,挑战黄种人百米十秒的那个极限、挑战自己能不能完成一次更快的奔跑。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种说法: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类人生哲学。
一种是棋手式的,它的思维核心是与对手的博弈和对抗,追求的是击败对手。一旦博弈开始,你就必须一刻不停的走下去,而且每一步都必须走的特别小心,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时你也会期待对手犯错误,因为零和博弈中,他的失误就是你的获得。
但另一种是画家式的,它的思维核心是自我展现,追求的是自我超越。画家并不奢求自己每一幅画都能画好,只要他的一副作品足够出彩,就足以名垂青史了。因为他挑战的并非他人,而是自己。
这两种生活方式,很难说孰对孰错,但如果一个群体过分偏重于其中一种,就会出问题。
而以这种标准衡量,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哲学都过于偏向棋手式这一端了——无论在公私生活中,我们都过分的强调了与对手之间的争胜。满眼都是对手,而缺少了对自身的审视。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们其实并不关心你考了多少分,而是关心你排了多少名。
在走向社会后,太多人注重的不是自己生活过得好不好,而是我们在同龄、同阶层的朋友、对手之中处在什么位置。同学会上的彼此攀比,往往就是成年人世界中火药味最足的战场。
甚至很多人看国际问题,也存在着浓厚的“对手思维”甚至“比惨思维”——前不久的河南水灾,造成了大量同胞生命财产的损失,但同期德国人死的似乎更多、经济损失更惨,很多人得知这种消息,似乎心里就能“宽慰”不少了。
很少有人会去想这样一个问题:即便你能证明同学混的比你还惨,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他国遭难多死几个人,对国家又有什么助力呢?
而这种“棋手式思维”,也被带入到了我们对奥运会的观赛当中。
很多中国人在看奥运会时,非常纠结于金牌的得失,一旦看到在某个“冲金”项目上我们被对手击败,不仅运动员痛哭流涕,观众也沮丧、懊恼、个别情况下甚至会破口大骂。
甚至,在比赛中,对手的发挥失常和我方选手的超常发挥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等价的。很多中国观众甚至解说员在对手失误时也会叫好,认为他人的失误给了我们冲金的机会。
当然,在奥运会上打比赛,需要“对手之失即我之得”的“棋手式思维”;但奥林匹克精神更鼓励的,其实是那种自我展现的“画家式思维”。所谓“更快、更高、更强”,这个“更”字指的就是运动员自身能否对自我的极限完成挑战,只要完成了,你就像苏炳添一样值得被赞誉。
或者可以这样说,奥林匹克所追求的,就是对“竞争”和“自我完善”这两种人生哲学的调和——我们在比赛中是在跟他人竞争,但同时更是在完成自我的挑战,如果能平衡这两种“哲学”配比,做到彼此调和,那才是最好的。
能做到这样的调和,你不仅能“享受比赛”,更可以过好人生。
但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在观看奥运会时,其实一直不断在强化那种我们已经不缺的“棋手式思维”。我们越来越为“击败对手”而感到兴奋。而且近年来,这种倾向似乎愈演愈烈。
比如本届东京奥运会最初几天,中国在奥运奖牌榜上稍微有些落后于美日,很多人就特别焦虑,尤其是乒乓球混双输给日本那天,网络上的情绪更是迎来过一次集中爆发。不少人把自家球员和对手一起骂,并产生了种种说法。如果不是之后中国金牌数上演绝地反击,今天已经一骑绝尘、突破30块大关(本届中国很可能自北京奥运会之后的第二次击败美国,成为金牌榜第一),真不知道如何安抚这些国人的争胜之心。
我们很少反思过,多几块金牌和多几个苏炳添这样没有获金牌、却完成了自我突破的选手,究竟哪个才是我们更想要的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国家的命运,就像苏炳添的奔跑一样,更多是在自己的赛道上进行的。我们固然与他人、他国有竞争,但我们的学习是给自己自己学的、生活是给自己过的、国家的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富足和保障的是民众自身的生活。
他人、他国的失误、失意乃至失败,并不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实质上的助益。我们更多需要完成的是不断出现的自我挑战。
奥运会好歹有一块金牌去奖励第一名,但我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之中,连这种金牌都没有。用比惨比出来的“优胜”和“第一”,其实是很无意义的。
而少一点“棋手式思维”、多一点“画家式思维”。也许正是解开愈演愈烈的内卷风潮和网络上正在风行的极端民族主义戾气的那把钥匙。
而很适时的,苏炳添用他的奔跑,将那种我们所稀缺的思维带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