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之后,在书法上承唐启宋的,却是个疯子

柳公权之后,唐末世事艰难,尤其是到了五代十国,乱世之中,哪容得下一方安静的书桌?

所以书法一道,在五代时又陷入了低谷。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在武将为王、文人如狗的五代,还是出了一名书法天才。

这名天才之所以能够不受时局变乱影响,在书道上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他是个“疯子”。

细心的读者可能看出了端倪——我在“疯子”二字上加了引号。

是的,他是个假疯子,但当时的人都当他是个真疯子,把他叫做“杨风子”。

杨风子本名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杨凝式像

杨凝式出身不凡,他的父亲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宗的宰相杨涉。

末代皇帝的宰相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封相之时,杨涉在家人面前大哭一场,还对儿子杨凝式说:“我不能脱离这个网罗,祸事就要到了,必定会连累累你们啊!”

父亲的行为给杨凝式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面积,所以杨凝式在唐朝灭亡之时,就开始装疯卖傻。

他怎么装呢?

由于他是前朝宰相之子,所以篡位者为了怀柔,往往给他一个不低的职位,当做“千金买马骨”,起到示范作用。可杨凝式心里明白,职位越高越危险,所以他就时不时的“疯”上一回。

例如:他的住所和办公的衙门就几脚路,可他非得绕城一圈,而且让人抬着空轿子在前面走,自己穿着破衫烂褂、拄着个拐杖跟着后面走。

后唐皇帝李从珂阅兵,杨凝式当场“疯病”发作,不停地大喊大叫,搞得阅兵式无法进行。

按理说,闹这么大杨凝式该被砍脑袋吧?

可他是皇帝竖起来的“善待前朝臣子”的标杆啊。

而且杨凝式也很有分寸,小闹不断,大闹不犯。

据统计,杨凝式一生“大疯”6次,“小疯”无数,改朝换代必定发疯,朝局安定则安静如鸡,就是接人待物自由散漫、不循礼节——疯子嘛,咱正常人就不和他计较了,所以杨凝式就得以保全有用之躯,把身心寄托在笔墨之间。

杨凝式的书法受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人影响较大,还上溯魏晋,融汇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风神,形成自己多变的风格。

说杨凝式风格多变,从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他最出名的《韭花贴》就含蓄内在、书卷气浓郁,而《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志跋》就狂放不羁、肆意挥洒——这和他的为人处事如出一撤。

《神仙起居法》

《卢鸿草堂志跋》

杨凝式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乱世之中,难容他从容刻碑铭石,而他又喜欢在寺院的墙壁上题字——宋朝初洛阳发了一次大水,满城被淹,寺院墙壁浸水倒塌者众多,杨凝之写在墙上的作品十不存一,后来又遭时代变迁,更是看不到他的题壁墨迹了。

至于写在纸绢上的,保留下来的就更少了。只有行楷书《韭花帖》、行书《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行草书《夏热帖》和草书《神仙起居法》四种和刻帖《新步虚词》等。

《夏热帖》

《新步虚词》

杨凝式于954年去世,他活了82岁,历经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死后还被追赠太子太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乱世生存的奇迹。

杨凝式的才智基本上都用在了生存(装疯)和书法上,所以他成为了五代时期书法第一人,他也由唐代的“尚法”慢慢的转向“尚意”,成为了书法史上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还曾有一段时期人们把他和颜真卿相提并论,合称为“颜杨”。

宋初书法家李建中就特别喜欢到寺庙观摩杨凝式的书法,他说:“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书法史上著名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杨凝之的影响。

苏轼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黄庭坚说自己“遍观僧壁间杨少帅书,无一不造微人妙”。

米芾在《海岳书评》中称赞:“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蔡襄行书则于杨凝式萧散之处得力较多,这从他的《澄心堂纸帖》、《虹县帖》等可以看出。

可能是作品太少的缘故,杨凝式的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并不高。

不过以其淡漠避世的性子,他也不会在意这些虚名吧。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