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园:探寻文学发展新路径

  作为70后文学批评家,李遇春已经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批评风格,除了思辨谨严、材料扎实和文字清通之外,他还有着非常敏锐的问题意识。新近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评论集《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就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一批评特质。

  这虽然是一本论文合集,但从不同维度集中探讨了文学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就这一课题,学者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学界影响甚大,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西化”和“世界化”倾向起了纠偏补弊的作用。学者於可训对林毓生的观点和刘勰的“通变”论进行了深入辨析,指出文学的创新要遵循“通变”的一般原则,而不能“全盘西化”,刘勰的“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对于今人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李遇春遵循的正是这样的方法。他耐心潜入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之中,努力发掘被遮蔽的文人传统,尤其是传统文学中可以借鉴和再造的文体及经验,从古今文学演变的角度深入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深层血缘关系,从而打破了流行的单向度地从外国文学视角审视和评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弊端,为当代文学的创新发展拓展了理路。

  这部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分析,其中《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从缘起、小说、散文、新诗等4个方面展开,对现当代文学的文体演进进行宏观研究,进而揭示其与古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则以翔实的材料,考察了“传奇”对当代小说的影响。第二部分从文体角度对韩少功、贾平凹、朱山坡、乔叶进行个案研究,在文本细读中多有反思,发人深省。第三部分是对现当代旧体诗词的研究,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常被忽视的一个领域,李遇春细致爬梳史料,提出了不少新见。3个部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关联,共同勾勒出了一条有效的传统“创造性转化”路径。

  显然,李遇春的思考和研究回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文学问题。从创作实践来看,自新文学发轫以来,中国文学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并试图超越的努力未曾停息,也取得了卓越成绩,民族文化继承创新的流脉并未断裂过,一代又一代作家薪火相传,也创造着多种现代性路径。而多年以来,不少学者奉西方文化和文学为圭臬,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标准来规训中国文学,以致在论说中常常故意断裂、否定民族文化传统,进而走向全盘西化。李遇春敏锐地窥见这个病象,以一种整体性历史观,坚持“史证、心证、形证”相结合的方式,初步从文学史层面进行了有力驳诘。这不仅是学术观念的纠偏,也是思想的祛魅,体现了一位青年学者独立思考而又试图融通的努力。

  我以为,这部评论集不仅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创作者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作家的创作谈,以“言必称希腊”为时髦,大量的作品仍然没有摆脱对西方现代文学或后现代文学的复制和仿写。这种现象在年轻作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制约了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在这部书中,李遇春通过对“寻根文学”作家的再反思和对先锋作家“回撤”现象的研究,再次昭示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失去文化母体的创新,入之不深且行之不远。

  毫无疑问,“传统的复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在当前的研究阶段,李遇春选择从文学的审美形式(文体)角度切入,已将问题初步打开。传统的复兴自然还包含深层次的一些问题,譬如伦理价值、文化观念的“转化”或“通变”,等等。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过半,文学发展进入了某种程度的新的焦虑期,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然绕不过对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审视——儒释道文化、民间文化等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创造性转化的经验以及遭遇的新问题。这一切,尚需有心的学人来一一厘清。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相关推荐

  • 「学术中国·文学」文学、文化与现代化

    编者按:一百多年来,文学不仅以艺术方式鲜活呈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恢宏景观,也密切参与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上,张江.南帆.汪晖.陈晓明.周宪.张福贵.党 ...

  • 关注|认知诗学的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认知诗学是"融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文体学和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封宗信语)的跨学科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以来,认知诗学已有40余年历史,现已逐渐成为一 ...

  • 散文是生命的一部分|张实

    故乡读书会 ◆  ◆  ◆ ◆  ◆  ◆ 读者点评 ◆  ◆  ◆ 岁月留痕 散文是生命的一部分 文|张实 <黄瑞云散文选>,526页,约53万余字,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弥足珍贵和欣喜. ...

  • 王祖琪:小大互见,无问西东——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1976年出版的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浦安迪(Andrew H. Plaks)的处女作,彼时这位美国汉学家刚及而 ...

  • 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行为

    作 者 简 介 黄永健,网名紫藤山,男,1963年出生,安徽肥东人,艺术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 ...

  • 【灵璧视点】灵璧几位民俗大家去了市里,原来是……

    让民俗文化融入美好的生活 文/李东升 宿州民俗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民俗学会,市社科联的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发挥民俗工作者的优势,研究中心 ...

  • 海外中国现当代研究||陈晓明: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的文学批评论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 月生,福建光泽县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1978年春上大学(77级),后读研究生(1983年),期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职业.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 ...

  • 拿孙绍振下饭

    (特地选了一张可以展示孙老师那缕桀骜而洋溢的"长发"的照片.人生总有不可控的细节,但捋捋就能平了.) 孙绍振老师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心中的神,自然也是我心中的神,可今天有 ...

  • 彰显文体学研究的中国智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一个具有强劲活力的学术增长点.国内许多学者致力于古代文体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西方文体学理论遮蔽的中 ...

  • 赵园 | 在“学术方法”背后——以《论小说十家》为例

    赵园<论小说十家>(修订本),三联书店2011年版 编者按 陈平原教授在"小说史学面面观"系列讲稿中,曾以<阅读感受与述学文体--关于〈论小说十家〉及其他> ...

  • 当代小小说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作为同道,知音难觅,亦师亦友,多受启迪,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比如,多年来文学界及小小说内部一直在争论小小说是什么,晓峰的<关于小小说文体的一种假设>以及<文学里的 ...

  • 吴承学 |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文/吴承学 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 摘 要: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 ...

  • 【预告】12月12日·相聚云端 共话文化发展前沿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的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有力支撑.2020年新冠疫情肺炎的暴发以及在全球蔓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探索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多元消费习惯.创造美好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