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岁月

散    文

本文作者

是个草长莺飞的季节,薄薄的晨雾萦绕在松江右岸边的十里水乡。晚春的原野上绿油油的一片,水稻田中的秧苗已开始青田。碧绿一色环抱着的中间地带,是一条土灰色的长堤,一溜烟的农宅茅草房重叠地建在长堤的北面,这里住着百余户人家,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四面环水的斯洋洲上。这些人家大都为胡氏家族,它的西面紧临碑亭湖,由于地势低洼,到了雨季,斯洋洲的四面八方都是积水,是老城一带有名的“水袋子”。

斯洋洲在雄鸡的报晓声中醒来。一户低矮潮湿的茅草房内,突然传来一声“哇哇”的啼哭声飘向了村子里的晨风里。家里的男主人站在从阵痛中苏醒过来的妻子面前,赶忙上前接过新生儿,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的额头,眼睛紧盯着婴儿的两腿之间,口里高声叫道,“又是个带把的”。喜悦的声音在茅草房内嗡嗡地迴荡。这个家庭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孩子毕竟是父母恩爱的结晶,家庭中添人增员,父亲自然高兴。父亲的三弟闻声走了过来与孩子的父亲第一个道喜,按照习俗三叔便是孩子的“踏生人”。这个刚出生的小崽子是父亲的幺儿子,也是母亲三十八岁时生育最后的孩子,父亲想了想,突然说道,就叫他“圆儿吧”。

这一年正是1951年农历4月23日。

从那一刻开始,无尽的岁月已经翻过了七十年,当年的“圆儿”到如今已是一位白发飘须的老人。现在膝下儿孙满堂。显然,七十年前的“圆儿”一直走到如今的“思源”,在不短时间的人生历程中,虽然生理年龄已经老化,但在社会人文、生活环境、个体素质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圆儿”的三爹是他出生时的“踏生人”,按照当地的说法,“圆儿”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其性格也就会像“踏生人”一样。三爹叫什么,已没了记忆,但后来总听说,三爹性情幽默,处世接物不按常规出牌,被人称为“疯子”。因此,“踏生人”疯子三爹的处世风格便成了我人生的个性特征。

人生走过了大半截,从苦难的幼年开始到幼稚的童年,再到奋发的青年,一路走来,生活中的记忆如同一帧帧照片,时不时地漂浮在眼前……

本文以袖珍式的表达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个人所经历的部分故事,以满腔的热情分享给身边的人。

(一)在父亲肩头上摘桃

夏天的风从远处原野上吹来,带着丝丝的凉意。满树殷红的桃子在清凉的晚风中摇动着。父亲先是牵着我的手,接着把我抱起轻轻地放在他的肩头,来到自家门前的桃树下。

我那时根本就没有去想父亲将我顶在他的肩头,让我用纤细而孱弱的小手探出身子去摘取高高桃树上的桃子是何用意,是舔犊的父爱?还是有意去训练幼子的生存技巧和能力?当时的我思维能力是一片的空白。许多年以后,父亲用肩头顶我摘桃的举动在我心灵处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生动。成了我终身追寻人生制高点的原始动力,奠定了奋发作为,一贯始终的思想基础。

(二)棚外的“鬼”叫声

父亲的去世,炼狱般地考验着母亲。她的身边有三个孩子,大女正秀,比我长十二岁,小女思珍,比我长近三岁。在父亲安葬入土后,家住枝江董市的大姑将我的小姐姐思珍接去她身边抚养。没有了父亲,留下来的母亲是多么的懦弱。母亲将居住的茅草房让给了比我年长十八岁的哥哥思汉。母亲带着我和大姐正秀离开了居所,来到斯洋洲北面的十字街(现为老城镇金闸村)找到一个被人废弃的牛棚住了下来。

母亲为生活到处奔波,留下大姐在“家”看护我。一天夜里,我突然听到一声恐怖的声响在夜空里呜鸣,这是“鬼”在叫,我怕的要命。大姐紧紧地抱着我,哄着我说,“不怕,不怕”。这时候,我突然听见大姐姐正侧过身去发出了“嘤嘤”的抽泣声。

成年后想起这段往事,我才明白姐弟之间与生俱来的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深刻道理。

(三)母亲的小木棍

秋阳高照,跟随着母亲,我不知道当时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程,母亲告诉说,这个地方叫“桃子岭”。那是个丘陵地带,满地里长着深绿色的红薯縢。可能是母亲感觉到我的疲倦和饥饿,便用手中的小木棍使劲的在红薯地里撬。我想,应该是母亲撬起红薯来为我解决饥饿的吧。没有想到,忽然看见一位村妇站在很远的地方高声地叫着,她的叫声应该是堵止母亲挖她地里的红薯。母亲的手停下来了,接着我随母亲继续朝前走去。

这天,是我生命中随母亲出远门“讨米要饭”的故事。这天,在我生命的影像中特别的熠熠发光。它告知我始终要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珍爱所有的亲人;警示着我要善待社会,堂堂正正的做人。这个终生难忘的情景一辈子也未能从生命的印记中抹去。

(四)希望的船帆

真不知道那时是何年。记忆中,那一天夜色昏暗,一轮弯月挂在天边。浑浊的江水拍打着江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母亲带着我来到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边,这其中肯定有大姐正秀。因为小姐姐思珍去了董市姑妈家,我父亲这一房共生育有四个子女(父亲的前妻生育有二子思汉、思宽),女儿就姐姐思珍一个,长辈们把小姐姐视如家珍,姑妈选择抚养姐姐思珍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随着母亲踏上了一条船帆,船工摇动着双桨,船前飞溅出黑色的浪花,颠簸着一直朝对岸划去。我坐在母亲和大姐的中间捏紧着拳头,眼睛紧紧地盯着对岸为自己壮胆,倒也成了母亲和姐姐的“保护神”。那时,想做一个顶天立地大男人的思维已初露端倪。坐在江心漂流的一叶小舟上,我看见母亲和姐姐坐在那,神色是那样的镇定和坦然。即使是飞驶中的船帆遇到了急流旋涡,也表现得从容。

我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走向这条船帆?这条船帆与我及其亲人的命运有何关联?以至于后来才明白,这条小船,是为我走向新生活起步器,是一只事关我们母子前途命运的希望之船。我们母子三人来到了新的家庭,继父就成了我们母子的靠山,我们有了生存的土壤,张家湾的地脉为我们展开了重新生活的大平台。

(五)我爱电影

五十年代后期,“电影”这个神话般的故事走进了人们的文化视野。那时的我还未入学,那天晚上,父亲说带着我去新场小学操场上看电影。电影是什么?真是神奇,闻所未闻。

来到学校,只见到大幅的银幕挂在操场的前端。放影机投射出去的影像夹带着声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片名《董存瑞》。

董存瑞这位战斗英雄,从那时看电影时开始知道,到小学读书时在课本中熟悉,再到后来教书时向孩子们讲授,英雄的形象在我心灵中根深蒂固。特别难以忘怀的是父亲带着我站在人海般的观众里面,生怕我看不见,就用肩膀顶起我来看。几十年已经过去,心里面认为,第一次看电影,是在父亲的肩头启蒙的。因此电影就成了我人生中的特别名词。我爱电影。

(与张家湾聋三爹“左边”在一起)

(六) 姨妈家里的腊梅树

不知怎的,每每到了冬季,我就想起看梅花,想起已逝去多年的老姨妈。

姨妈是我母亲的小妹妹,那时因乡俗习惯我们姐弟几个都叫她“亲”。姨妈家住老城的胡家岗,家里比较殷实,逢年过节时,我和几个姐姐总是喜欢去她家里玩。

姨妈对我们姐弟都非常好。那时的物质贫乏饥馑,哪怕是常来她家里做客,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姨妈都用心地拿出绝活来招待我们。那个情景到现在仍都留在记忆里,始终挥之不去。

小的时候简直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日历是怎样翻过来的都全然不知。那时候特别盼望寒冬腊月天,因为在这个季节就可以去姨妈家看满树的腊梅花。她家的房后竹园里长有一棵高大的腊梅树,到了三九季节时,树上的梅花盛开,一丛一丛的,黄白相间,不时地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很是诱人。

小时候见到的花很少,不像如今的花市开满着各种名贵的花。过去在乡下种有腊梅树的少之又少,更何况是在严寒的冬季还开着美丽的花?

我幼小时长得猴精八怪的,对任何新鲜事都感到新奇。到了姨妈家哪里都不去,就径直去竹园看梅花。这时姨妈总是担心我爬树去摘梅花,赶上我后装着恶狠狠的样子警告我,但并不大声斥责,这可能是碍于母亲的面子,又是面对她的亲生姨侄,还要考虑到我去攀爬树枝存在的风险所做出的举动吧。见到姨妈如此的样,我的胆量骤然小了下来。原本是想摘她几枝梅花下来玩的,念头也就随之被打消了。只能站在那里,远远的看着那些抿着嘴的,张开着眼的,笑嘿嘿的各式各样的腊梅花,在料峭的寒风中展示者她们独特的魅力。

其实,我也真不敢去爬腊梅树挑战这些美的可爱的小梅花。曾经有一次乘姨妈不在身边时,我蹦起来去拉过其中的一个小枝枝。真没想到她们的浑身长有小刺儿,冷不防被她蛰了手,疼的钻心,也就不敢了。

傍晚时分了,我仍痴迷迷地站在竹园里的梅树下,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们看。这些不畏风寒的梅花在晚风中一齐摇动,花儿怒放,吐着芬芳,全都长着一双迷人的眼睛望着云,听着风,不时的抖落掉身上披满的雪花儿。

 (七)走上“神坛”的教书先生

1975年3月2日,天上不断的下着蒙蒙细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散发出浓烈的泥土香。雨伞下的我匆匆忙忙地去学校报到上班。

我能教书?我不知道。

前几天,我跟大队的支部书记说,教书的知识青年都返城了,老师缺位,能不能让我去教书?书记爽朗地答应了。

我凭着什么能去学校工作,有文凭吗?没有。

是凭领导对我的认可吗?可能。

其实,我能客观地对自己作出评价。自己的知识不扎实,不全面,只能写一些简单的文章,对低端的知识略知一些,别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功底到底有多深,反正在那个时候“滥竽充数”也是存在的。

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内,期间除去受安排回小队担任会计工作一年半时间外,其余的都在学校工作。1980年4月入党。1982年春季,开始担任校长工作。1983年两校合并后我仍然担任学校校长。校长工作期间,仍要担任课任老师。为了弥补自己文化知识的短板,就利用时间自学。本人深深地知道,做老师这个职业,凭良心吃饭,自己没有知识或者不认真工作,就误人子弟。

那个时候,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从我们这个乡村小学走出去的有清华、湖大等高校的学生。有个叫“刘邦”的是我的学生,他凭着绝对的优势走进名校,现在深圳工作。学生的出众,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安抚。

1985年开始,每逢周末就骑自行车去涴市教育组参加电教班的函授学习。在那里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文知识,从基础语音开始,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词、词组,词组的分类;句式中的单句与复句,句子成分;文章中的中心句;写作中的记叙文、散文、议论文;阅读中的文言文,古诗词等。

十分遗憾地是,1987年春季时,我有幸参加了全县“民转公”考试而惨败在数学科目的名下,让我的期盼一落千丈。

它最终让我的人生走向,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八) 走向远方

生命中的天象告诉我,每当人生发生重大转折时,总会风风雨雨。

1990年5月,由于同学龚志明的举荐,来到当时的米积台法律服务所李祥渊主任的麾下从事法律服务工作。

初夏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骑自行车去米积台上班,已被泥泞堵隔。风雨就是考验。我二话不说卷起裤腿背起背包撑起雨伞就出发。那天的风雨交加,我步行至枝江县白里洲区凤良街,乘坐三轮车到了刘巷码头,再乘江轮顺江而下,来到了涴市。在涴市上岸后转乘汽车直奔目的地。那天,我所走过的地方都是十分熟悉的地方,然而,我觉得那天的路程是多么的陌生和遥远。走了一个大大的U字形,风雨兼程才最终到达目的地。

此时此刻,我的命运能告诉我什么呢?

米积台,一个多么熟悉的地方。它先前是大同区公所驻地,地处三县交界处,社情十分复杂。记得年轻时,随文艺队来到米积台礼堂演出《红灯记》,由于我手中拿反了号志灯和手电,引爆了观众席。今天独自站在这个喧闹的街市,突然觉得是那样的生疏与空虚。接着思考的是,孩子们该怎么上学读书,家庭的收入有怎样的来源,住哪,同样是用嘴巴说话,在当事人的面前该如何去表达,同样是写字,该如何去思考运行?等等。这是个上层建筑的职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可想而知的困难有多大。隔行如隔山,这就是现实,无法回避。

如果把龚志明比作牵线人,那么,李祥渊就是引路人。我常说,李主任是我人生历程中的领导和指导老师,也就十分确切的了。

1992年春节期间生了一场大病,我没有倒下。

1993年时,司法局同意我任米积台法律服务所副主任。

1994年,被县司法局转为城镇户口。

一切都在变化着,眼前来到的是那么的突然。

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与我的家庭走出了低谷。

米积台法律服务所工作期间,我办理有两个代理案件,自然而然地推动了我在社会的影响力。

丁丁之一:四中是松滋市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因购买了米积台酒厂的酒水,欠款未付。酒厂袁厂长找到我,要求为厂里收回这笔欠款。在涴市法庭开庭那会,我慷慨陈词,认为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庭辩论的那一刻,我的辩论发挥到极致。辩方代理人李凝律师听了我的发言后,曾评价说我的辩论发言是“洋洋洒洒数百言”。法庭判决生效后,法院很快对四中予以执行,久欠未还的货款被执行到企业。该代理案件在米积台地区一炮走红。

丁丁之二:大约在1993年春,受李祥渊主任的指派,去襄樊市襄城区法院代理米积台机械厂诉襄樊市第三水泥厂货款纠纷的诉讼。出发时,在米积台车站首遇贵人吴志斌。吴志斌是机械厂的业务员,由于卖给襄樊市第三水泥厂有三万多元的货款未偿还,必须经司法程序才能实现债权。开庭时,由于襄樊市地处北方,发言就应该用普通话表达。庭审结束,吴志斌对我崇拜得五体投地。从此,我们之间便有了密切的往来。这为后来于新江口城区立足,其中包括建房、开展业务等多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九)冲刺人生

1995年10月,天高云淡,金色的秋野硕果累累。

那天,我接到县司法局基层股通知要到松滋县法律服务中心上班。

新环境,新面孔,“新”字占据了我眼中所有的空间。

领导很关心我的生活和业务工作。吴志斌给我介绍了同兴桥村,为村里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又后来,法律服务业务拓展了许多,其中就有湖北延华矿机股份有限公司。一切都来的顺利与自然。

在松滋市法律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的光景。岁月无情地改变了我的容颜,但从未改变我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认真和负责的个性。

多年来,所在单位更名为大众法律服务所,由“大锅饭”改制为合伙所,一切都顺应变化而变化,但我处世接物,以善为人的初衷从来都未改变。

我曾为千百人(户)代理过婚姻家庭纠纷、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这些印象都留在了社会。社会是个大平台,老百姓是杆公平秤。社会是记得的,他们在各地做着免费的广告,也是能让本人直着腰杆走到如今、久经不衰的因素之一。

由于笔下无法去满足我对所有经办的代理案件作更深层次的细数,在此也只能一带而过。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重庆市、安徽省、天津市、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各地,这些广袤的城市和乡村都曾留下了我奋斗的足迹。心血与汗水洒遍了奔走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认真负责,诚实善良,舟车劳顿的印象。

一生中不求功名,但求无憾。

(2020年抗疫斗争中参加自愿者值班)

我对法制文化情有独钟。工作之余我乐当字号先生。

2005年4月,正是司法行政部门为法律服务机构年审的当口。先前“松滋市大众法律服务中心”的单位名称,不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关的规定,必须改名。时任中心主任刘才炎对我说,“许老师,能不能考虑给所里重新起个名称?”  我未加思索就承应了下来,经过思考,我提出以“大众”命名,缘以为人民大众提高法律服务之意。

2006年期间,松滋城区部分黄面的要求交通局将黄面的转为出租车。当时,领头的要求我给起个名称。思考后就为他们公司起名为“松滋市恒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一直使用到现在。

同年,朋友刘杰请我给他开办的物流公司起个名。我说,就叫“晨阳物流吧”。意为物流公司犹如早晨的太阳,永放光芒。是个朝阳企业。

工作之余,我勤奋写作。

人生的后半场,所从事的是高端的、儒雅的职业,为社会提高法律服务,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临场经验,还应具备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将已经承办过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整理出来加于总结和宣传。同时呢,在社会中活动时所获得的各种具有正能量的信息,觉得值得去弘扬,那么,就很有必要用文字的形式去影响一些人。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就利用空闲写出了大批的文章,通过本地传媒予以发表。

《洈水》季刊曾先后刊登过《春天的畅想》、《是谁,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我们一起看四季》,《湖北法制》网络杂志曾刊登过《坚守初心意志坚,勇担维权一爿天》,《高成文学》刊登过《怒放的生命之花》,《南湖夜话》叙述南湖人民抗疫斗争的故事,被松滋市监察委公众号刊登,《中国法制网》于2020年春季刊登过《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共产党员本色》、《走在抗疫前线的老兵》,松滋市政法委主办的刊物《法润乐乡》刊登过《张家湾记忆》。我还利用自己的公众号《美篇》发表过几十篇作品。走进我的办公室,映入你眼帘的是名人字迹“见贤思齐”,墙上挂在“典型案例”等。这些都被我戏称为职业文化。业内有许多人曾表示过赞同,我们的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办案而办案,还是要作适当的宣传,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可谓一举双得。

(十)挑战人生  

如果前进的道路上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而且,也许前面的路铺满荆棘,或许万丈深渊,你能继续前行?

回答:能!这是考验你的意志。

如果你处于荒无人烟,饥寒交迫之中,你能坚守?

回答:能!这是考验你的耐力。

我从贫寒中走来,领略过人生的风景。

我从善良中走来,体验过社会的肯定。

我从勤奋中奋起,品尝过成功的喜悦。

我从正直中走过,赢得了世人的点评。

站在如今的人生节点上,难道能说,船已靠岸,车已到站了吗?

不能!

前面的路依然很长,无论你是老眼昏花,还是白发苍苍。

勤奋、谨慎、正直、善良的标配,应该永远地贴在你的身上。

当到了某一天,当你关闭了双眼,停止了心跳,

社会就会评价说,他啊,人品很OK。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案制作:邓呈静

(0)

相关推荐

  • 腊梅报春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00000000000000000

  • 窗前砌下倚冬梅

    每每站在腊梅树下,我总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每每看到枝头探视窗内,如同看到父亲的慈祥目光. 冬至那天去看望了父亲,回到母亲家时已近黄昏.穿过花园,一阵暗香扑鼻而来,抬头望去,爸爸种下的腊梅花又开了.爸爸 ...

  • 精品诵读《又梦腊梅香》【满庭芳艺术联盟出品】

    <又梦腊梅香> 作者:王九龙   朗诵:周月异 编辑:上官静妍 天冷了,梅大概也该开了.已经很多年了,我就没有再嗅到寒美的气息.想起来那也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和父亲在省里开会,驻地宾馆 ...

  • 母亲节专题|我的妈妈就像一枝梅

    母亲诞生在正月十四,距离元宵节仅差一天,就像一枝梅,在还未复苏的春天,提前给外公外婆送上一份惊喜,因此外公给母亲小名取为晓梅.母亲就像很多孩子一样,幼小的时候,被外婆外公小心呵护着成长.然而这一切,随 ...

  • 程俊||腊梅飘香

    芦花庵的腊梅花开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如同涂上了一层明黄的蜡,一片片花瓣近乎透明,俏丽地点缀在无叶的枝头,仿佛一碰就会碎掉,我情不自禁地凑近那飘香的枝头,一股幽香沁人肺腑,这是梅独有的.故乡的门前也有一 ...

  • 宝塔山的见证——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岁月

    宝塔山的见证——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岁月

  • 他们,惊艳了岁月 | 志·青春

    他们 曾在不同领域呕心沥血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他们 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用青春奉献祖国 五四青年节之际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追寻他们的青春模样 来源:央视新闻

  • 古今诗意,碰撞出岁月的灵感

    十二,是个奇妙的数字,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 一年有十二个月, 每十二年轮一次生肖 -- 十二,是一个轮回 在一年十二个月里 让古人的诗词,遇上现代诗 是一种怎样美妙的体验呢?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 ...

  •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是网络爆火的诗句,很多人都喜欢它!它是人生逆旅中默默赶路人的心境,留给世人无限况味的的人生禅意.或许有些人不以为然,而当你仔细品味诗中的意境和禅意时,突然就蓦然释怀了,人活一世,一生境况概莫如是. ...

  • 川江挽歌!旧岁月“放排”凭人力,新时代实施船“拖排”

    把舵:昔日川江放排场景 朋友,你可曾听说过川江放排?或有幸见识川江放排.木排于川江漂游的场面?听说过放排,那是传奇故事:见识过放排,定会心存敬意.满脸惊愕吧?! 伐木下山入水 云.贵.川之大山自古物华 ...

  • 岁月流金:蒋家破产,章安仁蒋南孙即将分手

    由秦雯编剧,沈严执导,刘诗诗.倪妮.陈道明 .董子健.田雨.杨祐宁.杨玏等共同出演的<流金岁月>正在热播中.这是一部讲述两个女性相互扶持,一起成长的故事. 剧中蒋南孙(刘诗诗饰)和朱锁锁( ...

  • 毕业季电影推荐,这10部有关青春岁月的电影值得一看!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虽然今年高考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但高考依旧是那个可以改变许多人人生轨迹的一次考试. 在此毕业季,总不免让人想起那些有关青春的日子!今天就给大家推荐10部,有关青春岁月的 ...

  • 毕业季,这些电影让你想起青春岁月!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 我们怀念年少时的青春岁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些有关青春的电影! 0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是由九把刀编剧并执导,柴智屏监制,陈妍希.柯震东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 ...

  • 记录岁月的温柔美句

    无论任何时候当我回首,你还在,人未老,时光已过,岁月静好!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记录岁月的温柔美句,希望大家能喜欢! 1.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