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也习相远——《论语》悟读【426】
人之初,性本善。
《论语》第十七篇第二章: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悟读】
性相近,习相远。
“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学的一大贡献,夫子不愿谈人性之善恶,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好解答的问题,只是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第一句“性相近”,指的是本性,生命中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一般而言,一个人精神领域的本性皆有“神性,人性,兽性”三种;第二句”习相远也”,指的是习性,在某种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基于生活习性或兴趣习惯的不同养成的不同特性,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也。
人在本性上大体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与人品行的极大差异,夫子强调人的品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加以改变的。
在夫子眼中,人皆“性相近”,为何又“习相远”?关键在于是否修身。只有修身才能抑制人天性中本有的恶,光大天性中本有的善。
佛家也经常提到“性”,明心见性,即自性本性。夫子所言之“性”,其实和佛教讲的“自性”是很相似的。
释迦牟尼佛说性,分为体、相、用三个方面。体是本体、本性;相是所现之相;用是业用、作用。这个本体是空性,但不是无,遇上因缘就能现相,相是假的,但相却有业用,能造善业,也能造恶业、无记业。本体和现相本无善恶,但业有善恶,故有善恶之说。
夫子所说“性相近”的“近”字,是先天的,原本我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现的相也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即佛说的性之体和相;“习相远”的“远”,是后天形成的,是佛说的业用,指的是业用所造成的善恶习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