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暴跌意义有限,拼多多还是拼长期盘 | 速读财报

看多者强调持续增长的活跃用户与人均消费额,以及正向的现金流;看空者担心用户已经清洗到头,之后在下沉市场与阿里和京东的直接对抗中,拼多多的系统作战能力处于下风。经历Q2季财报数据的刺激后,拼多多股价一度飙升至500亿美元之上;Q3的数据带来的可能是一次回调,拼多多需要面对正面战场的长期作战。

作者 | 尹航

2019年度Q3季财报披露之后,截至当日收盘,拼多多股价应声跌去22.89%。市值蒸发超百亿美元回落到400亿美元以下,中国电商第二把交椅重回京东。

经营成本与营销支出的大幅上涨,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营收增速。这是拼多多股价下挫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超过5.36亿的年活跃用户数,以及单季拉新超过6000万的成绩,依旧显示拼多多保有强生命力。

同时,在维持相对低廉的获客成本的同时,拼多多的月活增长幅度甚至超过年活,同比增长近2亿,单季增长6000万以上,显示留存率向好。另外,拼多多的人均年GMV已经快速上涨至1500元以上,注册超过12个月的老用户在2000元以上,一线城市用户更是超过5000元,显示“百亿补贴”效果显著,且复购良好。

在强调长期战略的拼多多,用户数与购买行为的改善是黄峥最乐于见到的进步。尤其在拼多多强调的单品SKU极致化以反制供应链的C2M战略中,规模是基础和必要条件之一。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中,黄峥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短期股价的不在意。

不过,当用户数与GMV攀上新高点,增长放缓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与淘宝、京东的重叠度也必然提高。在淘宝、京东利用聚划算和京喜等新手段持续下沉的这一年,拼多多必然会在自己的主战场迎来更多的正面竞争。不仅在流量端,供应链、物流乃至金融等系统能力的考验将会进一步突出。

现阶段,守住“便宜”作为心智的入口,就需要持续的补贴投入;再用逐步改善的品质来留住用户,则更考验拼多多未来能发展出来的综合能力。正面、长期的作战模式决定了高投入和短期亏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用户与活跃度至少为拼多多增加了安全系数,并让其能更从容地修炼其他方面的“内功”。拼多多依旧是电商生态中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01

活跃用户数与人均GMV的增长是底盘

2019年到目前为止,拼多多股价已经经历了数次大的跌宕——Q1财报披露之后大幅下挫;Q2得益于GMV的大幅提升与获客成本的降低而急速上涨,一度超过京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商第二股;Q3再次因为经营成本暴涨、营收未及预期而暴跌。

外界的质疑在于拼多多的高成本投入能否持续,补贴来的用户是否能留存——

财报显示,在Q3这一位于618与双11两个大促季之间的营销平淡季中,拼多多在营销支出与经营成本猛增的前提下,营收并不及预期,亏损进一步扩大:Q3总营收75.139亿元,同比增长123%,略低于市场预期;净亏损同比扩大113%,远高于市场预期。

对于前者,黄峥一直以长期战略需要高投入换取规模来回应,基于单季的成本-产出衡量,以及短期的股价并不在最重要的考虑范畴内。

至于后者,拼多多用活跃用户数与年人均GMV的快速增长或许能做出解释。根据财报,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508亿,较上一季度增长53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的单季增长。

这一拉新力度在所有电商平台中一骑绝尘。同时,Q3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4.29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979亿,较上一季增长6360万。月活用户增长幅度超过年活,显示拼多多的用户留存效果较好,也是电话会上拼多多表示“被补贴吸引购买iPhone的用户会留下来”的底气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几乎所有竞争对手都全面发力下沉市场时,拼多多的表现仍旧不容小觑——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即使面临升级了的聚划算与拥有微信一级入口的京喜的竞争,双11当天,拼多多微信小程序当天DAU是2930万,远高于京东购物微信小程序的1805万。拼多多在流量端口的能力依旧强悍。

其次是持续上涨的人均GMV。这也是衡量电商平台持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数据,淘系的年人均GMV超过10000元,京东则在4000元左右。以低价起家的拼多多虽然在这一数据上差距较大,但是增长幅度值得注意。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拼多多方面表示平台用户的年平均消费额已经接近1600元,同比去年Q3的863元上涨接近一倍;注册超过12个月的老用户在这一数据上则超过2000元,显示留存与复购良好;一线用户人均年消费额则超过5000元,这大概率得益于“百亿补贴”在iPhone等电子产品上的良好表现。

此次财报披露之后,黄峥仍旧对外释放了“百亿补贴”将会持续的信号。在这个阶段,补贴是快速获取用户的直接手段,另外,由于拼多多的平台属性,这种补贴依旧带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iPhone的补贴为例,卖家的让利与平台真金实银投入的补贴相互结合,对于卖家来说,让利带来的销售规模用以弥补单个利润的下降,同时带来其他权重的提升;对平台来说,则是以较低成本获取新用户的手段之一。

02

系统能力是长期考验

拼多多在流量端展现的持久的竞争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从下沉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长远的竞争力依靠的是供应链、物流和金融等整体能力。这恰恰可能是目前拼多多比较欠缺的。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拼多多对外界颇为关注的C2M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回应——“公司的C2M定制产品目前对于公司的销售额贡献还比较小,未来需要很长时期才能到比较大的规模,目前有65个C2M产品的合作伙伴,公司继续拓展这个业务,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价值。”

拼多多的劣势对应的正是淘系和京东的优势。相对丰富的供应链体系是电商巨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累。

今年,淘宝的产业带计划,以及京东的京喜都宣布布局全国100个产业带。聚划算的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启的第一个小时,来自全国的产业带商家就收获超过5000万笔订单。同样的,在京喜中,工厂直供下单量环比9月日均增长394%。另一方面,京东也通过拼购与厂直优品等方式加快推进C2M。今年的双11中,京东甚至以9.9元/双的价格售出数万双马丁靴,即使“赔本赚吆喝”也需要在这一领域先打开局面。

不止如此,平台整体赋能能力,也是决定C2M模式的规模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3月以来,淘宝通过聚划算的升级,正式将C2M战略置入“天天特卖”中;10月之后,更是将搭载了菜鸟的物流能力与蚂蚁金服的金融能力的“厂销通”接入聚划算的后端,用以全面向厂家赋能。今年的99划算节上,全棉时代的一款产品就通过接入聚划算、改造生产线等方式实现了销量的1000倍增长。

长期来看,与上述模式类似,打通消费者与生产端,压缩中间环节,并将流量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实现所谓单个SKU在GMV上的极大化,是拼多多模式的最终想象力之一,也是其所谓培育新品牌和反向影响供应链、实现新制造模式的核心之一。

拼多多起了个大早,但目前来看,至少在这一领域,拼多多还很难形成与淘系整体抗衡的局面。在锅具、纸巾等单个品类出现相对标杆的KA之后,拼多多的C2M战略在品类扩张上并不突出。

流量优势或许是现在能利用的最大筹码。数据显示,即使Q3中拼多多的获客成本环比上升至160元左右,与淘宝和京东相比,拼多多依旧有较大的优势。“便宜”作为第一心智吸引消费者,“低成本”则是将持续吸引更多的商家的最重要武器——而品类的丰富度、商家的稳定性正是黄峥强调的留住用户的重要要素。

在用户数攀升至5亿之后,拼多多与淘系、京东的用户重叠度必然将继续升高。正面竞争的高成本投入和短期亏损均属正常,真正考验拼多多的,是其能否在用流量优势换来的时间内,真正成长为一个能力全面的综合电商平台。

这才是决定拼多多想象力的长期命题。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加微信号:xinshangye2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主编正在输入...

看空还是看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