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企业说丨房企重新定义挥金如“土”——评《2017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TOP30》排行榜
2017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3万亿,增速回落至12.6%。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544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点评:增速回落
福建泉州出台新政,规定非泉州市户籍家庭新购住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方可转让。另外,进一步降低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门槛,依托居住证制度,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扩大至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
点评:普惠于民
11月14日,深圳将租房及其他住房的公积金提取额度上调至65%和40%。截至2017年10月底,深圳市累计提取公积金1040.04亿元,其中租房提取资金288.91亿元,占比27.78%,是国内大城市中公积金租房提取资金最多、占比最高的城市。
点评:重要支持
11月13日,安徽芜湖县出台新政,在芜湖县就业的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其在县城规划区内购买首套(唯一住房)商品住宅房(不含二手房),每套给予2万元购房补贴。
点评:刺激不大
11月14日,深圳市康侨佳城置业70%股权进行拍卖。最终龙光地产以69.8亿元获得70%股权,加上承债金额,龙光地产将一次性支付70亿元。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73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为32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点评:寸土寸金
11月初,克而瑞发布了《2017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TOP30》排行榜,通过分析排行榜,可以清楚看到今年房企拿地的几个典型特征。
规模驱动,土地投资高位增长
在规模竞争趋白热化的今天,房企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被进一步放大。今年1-10月30强房企拿地规模已超去年全年,累计来看,新增土地价值30强房企拿地总价值达到2.4万亿,新增土地建面30强总建面达到5.7亿平方米,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1.2倍和1.1倍。
同时,10月典型房企的新增土地价值环比下降了25%,主要因为前三季度房企积极补货,库存较为充裕,土储略微饱和有关。但整体上来说,房企仍然有扩张规模的需求,未来对与土地投资的力度不会减弱。
在集中度方面,房企新增土地规模集中度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具体而言,1-10月,TOP3拿地总量占到30强房企总量近一半,拿地总额也占到了30强房企的三成。此外,不论是新增土地金额还是新增土地建面,TOP5都达到30强房企近一半。
大中型房企拿地方式各异,中型房企拿地积极
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房企的拿地方式也特色鲜明。首先是大型房企,如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这类房企,因为规模足够,其接触到项目资源的机会也明显高于中型房企,在收并购端便具有先天优势,典型如万科收购价值551亿元广信资产包,融创收购438亿元的万达城,这类巨型收并购资源非大房企不能拿。
对于中型房企来说,合作拿地的方式较为突出,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典型如首开,今年1-10月份共拿地21宗,其中13宗为合作地块,有9块即位于北京。还有像旭辉,根据企业上半年年报,旭辉共取得18宗地块,但其中14块地块即为与其他房企合作地块,并且在今年与多家企业签署了集团层面的合作协议,如今年8月与平安签约长期合作协议,11月份又联手滨江,展开长期合作。
此外,今年的中型房企拿地也非常积极。土地价值TOP30中,新增土地投资价值与销售额之比(简称拿地销售比)大于等于1的房企共有6家,全部集中在1-10月销售金额排名在25-50之间的房企。
三四线投资热度提升,湾区概念受追捧
今年房企受大都市圈概念、一二线城市限卖等因素影响,三四线城市显的格外热闹,从房企投资布局的城市来看,1-10月典型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价值占比达到29.4%,高出去年全年9个百分点。从单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中投资价值排名前10的几座城市最受房企青睐,占到重点房企三四线城市投资额的39%。
此外,因政策持续推动,今年大湾区概念也受到房企追捧,对于房企投资吸引明显,投资价值前10城市中即有佛山、中山、惠州、珠海、东莞5座城市,其中佛山位列房企投资价值首位,吸引了大量投资,明显高于第二的无锡。
整体来看,房企今年的拿地竞争与销售同步,非常激烈,房地产土地市场热度堪比“双十一”,而不同规模的房企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各自的拿地方式。目前距离年底还有近两个月时间,房企土地投资这场大戏还未演完,也许在最后两月还会有新的精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