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跃堂 | 君梁先生印象记
花洲文学
君梁先生印象记
文|滕跃堂
初识孙君梁先生是在微信花洲文友群。偶然一个机会,我看到君梁先生在上面晒出早年发黄的手稿,以及在《南阳日报》副刊发表的文章,对君梁先生犹然而生敬意。同为喜爱文字之人,我从中看到君梁先生对文学的痴迷和坚持,可能是惺惺相惜吧,我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正想添加君梁先生的微信,6月19日上午君梁先生先加了我,我们在微信上相谈甚欢,一聊才知道孙姓和滕姓都来自母系氏族的姬姓,渊源颇深,这样一来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我在一本《滕氏家谱》的序言上清楚地看到:昔我滕氏,本周文王第十四子叔绣赐封于滕,以国为氏,历春秋战国至今几千年,历史悠久,子孙遍布全国各地。周文王姬昌也,君梁先生所言不虚,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人生就是这样奇妙,冥冥之中好像有根红绳相牵,我和君梁先生就这样结识了。
之后,《花洲文学》平台连续推出君梁先生两期专辑,多篇散文,小说和诗歌,精彩纷呈,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可谓厚积薄发,一鸣惊人,让我对君梁老兄刮目相看,自叹不如。深厚的文字功底,表达出不一样的文学情怀;丰富的生活积淀,升华出曼妙的文章,让人眼前一亮。《百味人生》和《守望》让人读来感慨万千,颇受教益。
见到君梁先生本人是在孙君梁作品研讨会上,当时的邓州市中州宾馆可谓大咖云集,我们邓州文坛重量级的人物悉数到场,张天敏主席、张简主编、江燕主编、丁健院长和张书勇主任等等二十多人,连张三杰老师也风尘仆仆地从西峡赶来,规格之高,人员之齐整,实乃邓州文坛之幸事。
作为一个新人,受邀来参加这次盛会颇感荣幸。研讨会上孙君梁先生儒雅大方,侃侃而谈,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时激起一阵阵欢笑声。从君梁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坎坷曲折的奋斗历程:从小热爱文学的孙君梁初中和高中沉迷其中,导致思想膨胀(这是他的原话),从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最终高考名落孙山。后来投奔西安干休所的叔叔谋得一个工作,在西安安顿下来。再后来恋爱上遭受打击,回过头和当初资助自己路费的女同学相恋,冲破阻力牵手一生。因为他文章写得好,机缘巧合认识一个在报社工作的贵人,给他争取一个到郑大进修学习的机会,虽然未能深造文学课程,但是却拿到法律文凭,得以有机会进入邓州市人民法院工作。事业一片光明之时,不满现状的他又从法院辞职,到南阳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孙君梁先生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通过多年打拼早已事业有成,跻身成功人士的行列。听完君梁老兄的复述,真心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整个就是一个屌丝逆袭,更像一部励志大片,让与会者很受启发。
君梁先生非常重视他的这次文学研讨会,特意请邓州市电视台的摄影部主任亲自到场摄影留念,并隆重地举行一个加入邓州市作协的小仪式,当他从张天敏主席手中郑重地接过自己的会员证时,大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天,我在想,孙君梁作为一个律师工作者,公务繁忙,事业有成,本应该把以前的爱好束之高阁,可是他却把对文学的爱好化作前进的动力,可见文学魅力所在,对他影响之深,对文学的爱好早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么让人肃然起敬呀!
熟识孙君梁先生后,时常关注他的动态,惊喜地发现他在平台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有深度了,像小小说《王国》,散文《世俗的幸福》等文章,读来感觉文笔老道,对人生的剖析入理入情,读来回味无穷。
君梁先生不仅自己业余爱写,也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有一次,他在微信上问我:雾锁残秋是何人?我回他:我也不认识,他的留言很贴切,我也关注他很久了。君梁老兄非常赞同我的观点,他一再嘱托我:如果认识这个网友,一定让他加我呀。后来,雾锁残秋发表的文章多了,才知道她的真名袁荣丽,是我们高集一老乡,也是一个小才女。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我们一样内心充满喜爱。
前段时间,在微信上收到孙君梁律师的邀请,我们二十多人再次聚首中州大酒店,受到君梁先生的热情招待,说是欢迎张天敏主席从山中休养回来,实则是想文友们了,找个机会聚聚。我们在酒席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一场欢聚又一次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让我们再次见识君梁老兄的妙语连珠,热情洋溢。得知孙君梁先生有一大作已通过初审,即将被高一级文学刊物刊登,非常期待,期待一睹为快!
孙君梁律师一方面在律师界呼风唤雨,全国各地满天飞,为客户伸张正义,打抱不平,另一方面业余时间坚持创作,佳作不断,堪称律师界的文艺能手。
志存高远,以文言志,以文会友,这是我对孙君梁先生最深刻的印象。衷心地祝愿君梁老兄事业和文学两不误,共创佳绩,再铸辉煌。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滕跃堂,70后,网名一叶知秋。原籍新野,现工作和生活在邓州市,市作协会员,农村英语教师。业余喜欢阅读,自1998年起陆陆续续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随笔和感想,并在多家网媒微平台发表网文多篇。《刁河文苑》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