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焚香抚琴,不慕浮华
琴者,以香为媒,智在身近,心远。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燃一柱清香,抚一曲琴,闻自性心香,弃贪嗔痴慢疑,谓之香道。
焚香,自古就作为高雅与修为的象征,出现在琴人的修行生活中。
焚香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传说香能够避瘟驱邪,在宫室、朝廷上都会焚香。到了汉代,出现了焚香炉,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古人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放入焚香炉中烟熏火燎,这也就是最初的焚香。
一方一净土,一香一菩提。
焚香和抚琴一样,被认为是最亲近心灵的方式。
现代生活,修养身性、摒除浮躁,为自己留一片禅定之心,尤为可贵。
在很多中国的历史剧中能寻到一炉清香。在古代,香炉常常和书画、宗教、艺术、雅集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今,香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已经远远突破了其作为一件器物、铜制品、工艺品的意义,更多是承载了一种寄情于物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家国动乱中仓皇南渡,相依为伴的丈夫赵明诚又撒手人寰,流寓江南的李清照清晨初醒,枕边人已不再,焚香早已燃尽,香炉也仿佛感染了悲凉的情绪,像水一样寒透心底。
在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香炉、焚香相关的意象。为何李清照对香炉会如此情有独钟呢?这要从香炉的用途说起了。
追求美好的气味是人类的天性,嗅觉环境的好坏不只是关系到生活的品质,也是在各种正式而庄重的环境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恭敬有礼。因此在没有香水的古代,焚香料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百官入朝觐见天子或拜访尊长时,要把衣服熏得香香的,这样才算不失体统。读书的时候,焚烧一点香草,一来能去除屋中腐气臭气,二来也可以振奋一下精神,提高看书效率。
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就这样出现了,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
香炉真正的成型和发展,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佛教融入了本土文化之中,成为华夏文化主流的一部分,被百姓和士族文人广泛地接受了。
在每日举行的敬佛礼佛的过程中,就包含了焚香的仪式,使得焚香的习惯更广泛地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
到了宋代,焚香已经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当时生活中的“四艺”,成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程式。
明代中晚期,两宋名窑至明初宣窑制作的各式香炉已成为珍贵的文玩,不用作日常焚香。
《焚香七要》“香炉”条:“官哥定窑,岂可用之?平日,炉以宣铜、潘铜、彝炉、乳炉,如茶杯式大者,终日可用。”
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中,对清幽雅致的环境营造,常这样描写:“宣铜炉内焚着香,案上摆着几部古书,壁上挂着一床锦囊古琴,兼之玉箫、象管,甚是幽雅洁净。”
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
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焚香之雅,能够缓解压力,慰藉疲惫的心灵,看着香烟起,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
这也是古代文人喜欢用香炉焚香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香炉成为了案头雅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