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论帖 | 天下第一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九成宫醴泉铭 原石碑额

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631),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后改名为九成宫。翌年,太宗皇帝来到九成宫避暑,在游览宫中台观之时,偶然发现一清泉,欣喜之余,下令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于贞观六年(632)刻碑。按《唐书》:“贞观中改隋仁寿官为九成宫,水徽中又改为万年宫。宫在岐山,开皇十三年杨素所治。”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弇州山人稿》载,魏征文有箴规太宗之意,故末云:“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 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高士奇、赵怀王所藏明驸马李祺本

《九成宫醴泉铭》艺术鉴赏

《九成宫醴泉铭》的点画风格主要有三个:瘦硬、秀丽、温润。这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一笔或一字之内同时表现出这些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书法讲求笔力,笔力通过“骨”来实现。太肥容易无骨,太瘦骨易“折断”,肥瘦适中、骨肉匀称对于表现笔力较为适合。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 明代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明拓麟游未凿本,松麟馆旧藏

《九成宫醴泉铭》结字的第一个特点是平正,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即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笔画往中宫靠拢,向四周放射,也称为辐射性结体。

第三个特点是纵长。多取背势,这是隶意的一种体现。因为带有隶意,所以《九成宫醴泉铭》具有高古的特点。但事实上,《九成宫醴泉铭》不仅带有隶意,还带有篆意,篆意主要体现在结体的纵长上,欧阳询将字形拉长,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复归——向小篆结体的复归。由于兼备篆隶笔意,因此《九成宫醴泉铭》更增添了古意。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 南宋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

汪退谷旧藏,今存王叔鲁处

《九成宫醴泉铭》具有静穆的气象。楷书虽为静态书体,但这并不能保证气象的静穆。静穆主要源于人的心灵修养。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 北宋拓本,明库装本

故宫博物院藏

《九成宫醴泉铭》后世影响 

《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欧阳询人到中年,书名播于世,“八体皆能”,至其晚年,其书法艺术水准已臻化境,书《九成宫醴泉铭》时已是76岁,加之又是奉敇而作,更是用心,且此铭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诸如“正书第一“唐楷之冠”“翰墨之冠”“楷书之极则”等美誉纷至沓来。后世科举考试写字的取法都以欧体为考卷之准绳,足见此书影响力之深远。

(0)

相关推荐

  • 天下第一正书——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一)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 ...

  • 欧阳询早年楷书问世,笔力杠鼎、铁画银钩,...

    欧阳询早年楷书问世,笔力杠鼎.铁画银钩,不愧是一代"字圣"! 唐代是楷书技法走向完备的一个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楷书大师,其中能够开启唐楷门户,对于后世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欧阳询 ...

  • 欧阳询81岁楷书《温彦博碑》(南宋拓本) 秀雅俊美!

    欧阳询81岁楷书<虞恭公温彦博碑>南宋拓本,27.8×28.0厘米."帝嬀升历"之"历"字未损,"蔼蔼高门"之"高&q ...

  • 欧阳询81岁楷书《温彦博碑》,南宋拓本秀雅俊美!

    111 欧阳询81岁楷书<虞恭公温彦博碑>南宋拓本,27.8×28.0厘米."帝嬀升历"之"历"字未损,"蔼蔼高门"之" ...

  • 读碑论帖 | 王羲之《千字文》造就了集字碑刻的历史

    △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将书法家不同的书法作品中的字选出来,并根据新的文章内容将这些书法字汇集在一起,并且最后重新刻在石碑上,并制作成拓片为人收藏,供人们学习书法及文章之用,这就是书法集字. 集字这件事 ...

  • 读碑论帖 | 集字书法因王羲之而生

    所谓书法集字,就是将书法作品中的字选出来,根据新内容将它们重新汇集在一起,刻在石碑上,制作成拓片供人学习收藏. 集字,正是因王羲之书法而以诞生. 南北朝时,梁武帝收藏王羲之最为著名.梁武帝让文臣周兴嗣 ...

  • 读碑论帖 |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圣经

    △ 十七帖文徵明朱释本,以下所用版本同 王羲之,是书法中绕不开的书圣,王羲之<十七帖>,是学习草书绕不开的圣经.<十七帖>并不是17种碑帖,而是因为这部碑帖中的第一个帖前两个字 ...

  • 读碑论帖 | 近代碑帖收藏第一人

    朱翼庵,近代碑帖收藏第一人,因为收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北宋拓本,自号欧斋,他收藏碑帖的精善程度,在同时代藏家中找不到敌手.现在故宫的很多顶级碑帖,不少出自他的收藏. 他早年留学于英国牛 ...

  • 读碑论帖 | 最精简的临帖推荐书目

    对于正(楷).草.隶.篆四种书体,如果都要学好,在古代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有人甚至一生钻研一种书体成名,其他书体也能写,还是未必都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将四种书体都能精通,并且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形成属 ...

  • 读碑论帖 | 碑帖拓本最早是宋代吗

    碑帖拓本目前最早的是宋代拓本吗?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碑帖以后,碑帖拓本的年代上限被推到了唐代.外国汉学家从敦煌带走的碑帖当中就有三种唐代的拓本. 其一是唐太宗的<温泉铭>,是这件碑刻的孤本拓 ...

  • 读碑论帖 | 王羲之的小楷碑帖

    钟繇之后,最重要的书法家当然是王羲之,他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他传承了之前的传统又有所创新,而且他的风格基本上引领了后面的1000多年,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一起形成了中国帖学传统. △ 东方朔画赞 他的小楷 ...

  • 读碑论帖 | 钟繇的小楷碑帖

    唐代以及唐以前第一流书法家们,几乎没有留下真迹,这对于中国书法艺术而言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从唐代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书法,有行书,有草书,有楷书,楷书一般都是指的小楷.小楷在当时的售价是最 ...

  • 中书协理事林玉梅的楷书融碑于帖、浑朴灵动,行书不弱于孙晓云

    众所周知,林玉梅可以说是当代女性书法家中的佼佼者.其书法不仅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功底,并且不泥古法.没有被当前的流行书风所裹挟,能够做到师古出新.拥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有书友称,这样的书法家在中书协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