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298】丁公:我后悔当初不杀刘邦!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硃家。硃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藤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言于上,如硃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硃家遂不复见之。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顾谓丁公曰:“两贤相厄哉!”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帝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对于季布和丁公的结局,司马光先生已经有了相关的论述,在不同情势下,需要一些“作秀”的行动,来臣服天下人心,以展示刘邦对于“私恩”与“大义”的抉择,对社会稳定有促进的作用。丁公呢?悔不当初吧!
两面派与墙头草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历史上有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用,但一般不是这样用的,一般是兄弟/父子辅佐不同的人,只要有一人成功,整个家族就能够成功,跟着一个主,就要坚决执行这个主的意图、想法,甚至不惜杀掉自己的兄弟朋友——当年管仲和鲍叔牙两个兄弟,也是如此的。
丁公当时放了刘邦,却没有放弃项羽而追随刘邦,那是非常大的错误!他应该学习后辈陈宫,陈宫捉了曹操,却不愿意把他送给朝廷,所以马上放了他,并放弃职位,跟随曹操共谋大业,如果当年丁公这么做,那么,后来他肯定成为功臣。
他为何放了刘邦呢?释放刘邦这个事情,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要是让项羽知道,他脑袋肯定是保不住的,冒着生命危险,释放刘邦,丁公图什么?
陈道明版刘邦
其实他当时也并没有图什么,只是自己没有反应过来,被刘邦“勾魂”了,刘邦一句话,让他想起来传统美德,并且刘邦把丁公一下子提升到贤者的位置、提升到与刘邦同一个级别,让丁公的魂一下子被勾住了,他当时肯定顺着刘邦的思路走,如果刘邦在那个时候求饶的话,那么,刘邦的性命肯定是没有了,偏偏刘邦不求饶,而是说,你我都是贤者,为什么我们要厮杀?打断了丁公的思路,刘邦旋即逃走。
刘邦逃跑成功之后,丁公手下马上说:主公,你别忘了你是项王的人,让项王知道,你就没有脑袋!
大汉天子-刘邦
丁公反应过来,想去追杀刘邦,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丁公后悔自己放了刘邦,等到刘邦成功的时候,丁公又想起当初的事情,以为这样刘邦必然放自己一马,刘邦正好需要用一个人来稳定民心,你既然来了,那么,我就成全你吧,咔擦,脑袋就这样没了!
丁公早就后悔,后来又有侥幸心理,被杀,不冤!更悔不当初啊!
以《资治通鉴》为基础的一些历史小故事的心理还原,人物性格的分析,揣摩,以好玩的心态,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让历史真正能够成为我们的鉴镜,期待您参与分享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