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削刺”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在开创天下之时,朱元璋善于笼络人心,广招天下文人贤士,胡惟庸、李善长、刘基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囊策士齐聚他的帐下。他们为朱元璋平定天下,扫除其他农民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一俟天下方定,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就导演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暴行。

朱元璋从元人手里夺下江山后,环顾宇内,他看中了南京这块“虎踞龙盘,有帝王气”的宝地,便力排众议,定都南京。但南京作为都城的基础并不好。南京城墙单薄,不足以抵御外敌入侵,重修城墙就成了燃眉之急。

明朝刚刚开国,百废待兴,朝廷的财政极为拮据,根本拿不出钱来兴建如此浩大的工程,有大臣提出了一着妙棋——从民间筹募资金。

朱元璋认为可行,于是,召集众臣商议此事。大家议来议去,江南第一首富、吴兴乡绅沈万山成了屈指可数的肥羊。

史料记载,沈万山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沈万山依靠垦殖发家,乃至一方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朱元璋下旨:招沈万山进京。
    沈万山诚惶诚恐地来到了南京,众臣向他传达了皇帝的旨意。一听说是让他出钱修城墙,沈万山想都没想,立马慷慨许诺,“金陵城墙三分之一由我修筑。”(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回到家里,沈万山把出钱修城墙之事告诉了九姨太。九姨太坚决反对:“老爷,这城墙万万修不得,修了城墙,就会遭人嫉妒,说你在卖弄摆阔,这样,家里不得安宁不说,说不定还会有灾难降临。”

然而,有钱的沈万山最喜欢的就是显摆。一时之间,富可敌国的沈万山应召进京,鼎力修城墙之举在南京城传为美谈。沈万山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

沈万山风头出尽,霉运接踵而来。满脸风光的沈万山虽然在钱财上精明过人,但他对政治却一窍不通,此时他丝毫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已经悄悄向他逼近。

很快,“金陵城墙三分之一由我修筑”这句话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一人能担当如此大的一笔巨款?”早年的底层生活导致了朱元璋生性嫉富如仇,他一拍桌子,“必然是不义之财!”朱元璋转念一想,“毕竟,这是他以前搜刮的民脂民膏。说一千,道一万,沈万山是为朱家江山增砖添瓦的。”朱元璋忍住了这一口气,

 沈万山的确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那么,沈万山究竟“富”到什么程度?据《明史》记载,沈万山奖励他的私塾教师:“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白金即白银,一“镒”即二十两,仅一篇文章就付如此高的报酬,沈万山的家底可见一斑。明代孔迩的《云焦馆纪谈》记载,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如此家产令人咋舌。

明人田艺蘅在其《留青日札》里写道: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山却说要代其出犒银。朱元璋有意刁难:“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每军犒金一两!”

沈万山的想法很单纯,他就是希望趁热打铁,栽棵大“璋”树好乘凉。但沈万山万万没有料到,他这么一来,非但肉包子打狗不说,还搭上了小命一条。

沈万山的几句话霎时间就抖起了朱元璋心中的冷病。他想,要不是你当初犒赏支撑着张士诚的军队,他能将平江城死守8个月?你现在又故伎重演,想用同样的招数来收买军心?

朱元璋听罢暴怒:“匹夫竟敢犒天子军!乱民一个,宜诛。”

沈万山还未来得及反应,朱元璋就命侍卫当殿把他抓了起来。

沈万山梗着脖劲,据理力争:“皇上,我为大明出资犒军,有什么错?!”

朱元璋道:“你没错,难道是我错了?!”

此时,站在旁边的马皇后,看了看左右大臣,扯了扯皇帝的衣襟,委婉劝朱元璋道:“法是诛不法之人,不诛不祥之人。这个草民富可敌国,自是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你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马皇后是出了名的贤德仁慈,不仅为朝中大臣所敬重,在关键问题上,朱元璋也让她三分。马皇后虽然是一个乡野女子,但她识大体、顾大局,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没少帮他的忙。

马皇后接着道:“杀了沈万山,天下商贾会感到寒心的。以后,国家如果再筹钱,谁还会慷慨解囊?”

朱元璋一听,觉得有理,稍稍消了点气。沈万山被免了死罪,却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服苦役,20亿资金全部没收充入国库。

沈万山流放时年约六十六岁,后客死他乡。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不久,有人跑来跟他讲,文人好挖苦毁谤,不能相信。还举了个例子,说是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后来当了王爷,请文人给他重新取个好名字,文人就取了“士诚”。《孟子》书上说:“士,诚小人也。”其实,那文人暗骂张士诚是小人。张士诚哪里懂得,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到死都不知道,真是可怜。朱元璋听了后,立即去查了《孟子》,果然发现有这句话。从此以后,他的疑心变得更加严重,对文人分外提防。

对于不肯出仕的文人,朱元璋基本上采取了杀的方式,以绝后患。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并称“吴中四杰”。高启被腰斩后不久,杨基也很快因事被朱元璋罚去做苦力。一代名家,竟被折磨死于工地上。过了几年,徐贲被下狱死。张羽被贬岭南,半路突被召回,他自知难免一死,遂投江自尽。苏州文人姚润、王谟不肯出仕。朱元璋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叫你来,你敢不来,我就杀掉。这些不肯应召的人都被斩首抄家。

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斩断手指,立誓不作官,被逮到了京师。朱元璋问他们:“以前世道乱的时候,你们住在哪里?”夏伯启答道:“红寇(红巾军)作乱时,避居于福建、江西两界间。”

早年参加过红巾军的朱元璋一听大怒:“朕知道夏伯启心怀忿恨,认为朕取天下非其道。”他忿忿地说:“你夏伯启故意提及红寇作乱,自然有其深意。朕知道,你们故意砍掉手指,不想被朕所用。今天,朕要将你们斩首,以免天下愚夫仿效你们。”朱元璋派人将夏伯启叔侄押回原籍处死。

天下稍定,朱元璋为建立他的家天下,遂将20多个孩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并各领兵权。时间久了,他感到,手下那帮开国功臣们总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不仅使他心烦,有时,甚至让他寝食难安。

朱元璋左思右想,一条妙计在他心中形成。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封李善长、徐达、 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6人为公爵,另外28人为侯爵,并赐给大量土地,同时颁有铁券,如果本人或子孙犯罪,可以免死数次。

朱元璋还命皇室与功臣联姻,封郭英之妹为宁妃,冯胜、蓝玉、徐达之女皆入宫中,封为王妃。把公主许予李善长、傅友德、胡海、张龙等勋贵之子,与之结成了儿女亲家。朱元璋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确保功臣们的忠心,巩固自己的皇位,从而使大明江山传祚无穷。

然而没过几年,这段短暂而甜美的政治婚姻就宣告结束。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颁布《 洪武青花执壶铁榜文》,对文武功臣严加戒饬,严厉指责他们违法乱纪的行径。这可以看作是朱元璋对骄傲放纵的功臣的一种警告,也是君臣关系紧张的一个信号。

他的功臣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朱元璋已经将屠刀举起。

为了整肃各地朝廷命官,更好地驾驭朝中那些桀骜不驯的文臣武将,使其不生二心,朱元璋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法,其野蛮残暴程度超过了历代君王。朱元璋开创了“廷杖”的惩处手段,上自宰相,下至平民,很多受罚之人竟“立毙杖下”,没有杖毙者不是落得一身残疾,就是被发往凤阳或其它边州远郡充军。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制作《资世通训》,洪武十三年(1380)制作《臣戒录》,警告大臣们如果对天子不忠、逾越礼制,将受到严惩。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建国后屠杀了四万多文臣武将。至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仅谪屯凤阳的官员就有一万多人。

儿时的流浪生活使朱元璋生性多疑,昔日的伙伴、战友如今成了日夜防范的对象。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商嵩告发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旧元,意欲谋反。朱元璋命羽林军将胡抓捕,磔于市,牵连被杀达3万人。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杀其全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朱元璋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看到皇太子懦弱,担心自己死后强臣压主,所以,他要事先消除可能存在的一切“隐患”。为使江山社稷永远姓朱,必须尽早扫除威胁,他加快了铲除功臣的步伐。

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间,朱元璋先是诛杀大将蓝玉,累及一万五千多人同死,后逼徐达食他所赐蒸鹅死去,再逼傅友德自杀身亡,又诬廖永忠偷穿龙袍下狱致死,连赋闲在家的冯胜也难逃厄运。在短短的三年内,朱元璋就将当初随他一同打江山、所剩无几的元老一一铲除。

皇太子朱标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天晚上,朱标就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这些武将,当年可都是与您出生入死的部下啊!您真的要赶尽杀绝,真的要把当年的小伙伴一个个全部杀掉么?”“为何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呢?”

朱元璋听了,一句话不说,跑到了院子里。他从侍卫手里夺来一只宝剑,大步走到苗圃边,手起刀落,砍下了一个多刺的蒺藜棒。

朱元璋用手绢垫着,拎着蒺藜棒走到太子跟前,把蒺藜棒扔到了地上。朱标不解何意,呆呆地望着父皇。朱元璋用眼睛示意皇儿,把它捡起来。

朱标犹豫了一下,弯腰一把抓住刺棍,却被上边的利刺给扎痛了。他尖叫一声,血即时从手上淌下来,他连忙扔下了棍子。

朱元璋又用手绢垫着拿起了蒺藜棒,用宝剑上下削了起来。不大会儿,木棒子表面的刺全被削掉了,棍子变得光滑起来。

朱元璋把棍子递到朱标手中。朱标接过去,仍不明白朱元璋是何用意。

朱元璋说:“父皇要杀的人——不论是富豪劣绅,或者文臣武将,这些人,都是这棍棒上的刺。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吗?!朕终究是要传位给你。为了让大明江山世代永固,朕不得不如此。不把这些刺削下,你将来的江山就坐不稳。”

朱标说:“可是……”

朱元璋大手一挥:“没有什么可是。打天下靠的不是仁慈,坐天下靠的也不是仁慈。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只认这个。”朱元璋挥了挥拳头。

朱元璋为使基业永固,在为子孙扫除障碍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后来,他的孙子建文帝锐意削藩,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难”,夺取了天下。假使当时蓝玉等能征惯战的开国功臣还在,朱棣未必敢兴兵,建文帝也不用“逊国”了。

朱元璋为确保朱家天下世代流传而削掉了“棍子上的刺”——杀了一批又一批他认为潜在威胁皇权继承的功臣,其结果是:棍子上的刺是修掉了,可当其儿子燕王朱棣造反时,建文帝朱允文却陷入了无“刺”可用的窘境——倾刻间便丢失了皇位。

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对此不知作何感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