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人生如此短暂,读长篇小说才更划算
这两天在读一部长篇小说《有生》。
《有生》,胡学文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版。
上下册,精装,计942页,是大部头。有几年没有读过如此大部头了。上一次读还是2016年,读的是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对了,2017年,终于把《日瓦戈医生》读完。每读完一部长篇小说,都感觉增长了一轮生命力。如果碰巧你在我刚读完一部长篇时来聊天,我都不知道该和你聊什么。我满脑子都是才展开的一幅壮丽画卷,一群活蹦乱跳的人物,一个头绪纷杂、情节奇异的故事,而你对此一无所知。我和你有什么可聊的呢?读书人常现呆相,估计与此有关:他正漂流在你不知道的世界里,他的频道收不到你的信号,不呆又如何?
长篇小说不仅故事有完整结构,价值体系、认知模式也相对完整,所以每读完一部长篇,我们对生活与命运的看法都有可能经历一次变化,或强化,或升级,或转向。人生从此或再一次变得不同。
一部长篇是一个特定的时空,我们进入这个世上并不存在的时空,在其中经历一个长长的故事,和书中人物一起悲欢离合。故事结束,合上书本,那个世界却并没有掉头而去。人物还会在我们脑中存活很长时间,乃至从此永生。在这个意义上,长篇小说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我们脑中装了多少部长篇,我们的人生中就有多少个世界。如果以阅读的“性价比”而言,我标题那句“人生如此短暂,读长篇小说才更划算”简直就是金句。
如果有缘,你总会在某个时刻与某部长篇相遇,没规律可循,没道理可讲。计划中逼自己非读不可的长篇小说,可能长得有如人生,有生之年都难以读完。许多人中学时就立志要读一遍《红楼梦》,但终其一生能读完的又有几人?经典之所以生命力长久,原因之一,是一生一世遇不到足够多的知音,需要生生世世流传久远,故事的魔力与魅力才会得到透彻读解。可是,有时你偶然遇到一部长篇,你很喜欢,觉得与其有缘,你就可能沉迷其中,非读完不可。我很珍惜这样的书缘,一旦悟到,绝不放过。
这几天我都在读胡学文的《有生》。读得很慢,想得很多。知道这部书纯属偶然。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朋友说,这部作品准备去深圳做个分享活动,想邀请我做嘉宾。我的第一反应是回绝。我曾经暗暗发誓不再读当今当红作家的小说了。人生苦短,名著已经太多,哪里还有时间为别人的活动而读书?再说,我非评论家,非小说家,非作协会员,非职业书评人,非“专业评委”,非公号大咖(我的“夜书房”公号订户总是增加太慢,距我的十万订户目标还差九万七千多😄😄),我能谈出什么新鲜货色。
可是他们说,胡学文是河北作家啊,胡学文也姓胡与你同姓啊,《有生》是故土书写与你的家乡有关啊。
这几条与长篇小说毫无关系的理由每一条都能打动我。何况此书的责编之一还是黄孝阳。去年十月下旬我还和他在南京聊过出版的好处与难处,谁知两个月后他就急急忙忙抛下所有书稿去了另一个世界。
上述种种都是偶然因素,它们促成了我和《有生》的相遇。真幸运,我很喜欢《有生》。
读第一章,我觉得新奇,觉得有种力量吸引我读下去。
读第二章时,我已经决定要读完全书了。我太喜欢“如花”这一章了。如花与钱玉的故事以一种我完全想不到的面貌,爆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能量。
到了第三章,小说的“史诗”面目已经非常清晰了,“祖奶”何以成为“祖奶”开始显出历史的深邃和锐利的洞见。
第四章中对毛根爱情的诞生叙述充满不可思议之奇思妙想,终成一段奇异与奇葩之爱。
我感觉自己在2021年清明节之际,搭上了一列开往故乡的时空火车。此车在百多年内几个关键站点轮番停靠,每一站都有让你惊呼意外的故事。
我尚未读完《有生》。我已经违反了一条自订的规则:可以在没有读完一本书时就开始谈论这本书,但长篇小说例外。
我之所以急着先说说《有生》,是想分享一点阅读长篇小说的心得——人生如此短暂,不读长篇小说何以慢慢消磨?
另:有书友说我的公号标题越来越有“标题党”的味道了。嘘🤫——我这那算“标题党”,入这个“党”我资格才能都不够,我得继续挖空心思才成。
不聊了,看《有生》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