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岚观察】互联网+时代的“谣言止于智者”
【经岚观察】16112
互联网+时代的“谣言止于智者”
文/李志青
来源:《环球时报》2016/6/27,原标题为“做公共信息的理性消费者”,本文略有增删。
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的实质是在知识和信息面前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这样,谣言自然就不攻而破了。姑且不说,要做一个合格的理性消费者本身是何等的困难,更何况,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大爆炸的时代又与致力于推动知识与信息快速传播的互联网相叠加,其中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譬如,最近江苏盐城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对一个互联网上发生有关特大暴雨的“谣言”进行辟谣后的第二天,盐城阜宁、射阳等地发生了强雷电、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并局地遭龙卷风袭击。对此,作为一个气象信息的普通接受者和消费者,也不由得会犯疑,假如有下一回,那究竟还要不要相信诸如此类的“谣言”?
事实上,即便有下一回,我们仍然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做一名谣言面前的“智者”,而不是被谣言牵着走。
首先,从有关气象预报信息的产出过程来看,这是一个长期自然科学研究过程的结果,不仅在设备仪器上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与此同时,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有着很强的公共性、长期性和外溢性。这意味着,气象信息的预报是一种标准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理应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供给,以此来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在互联网+的时代,出现公共信息供给的“多元化”特征,也就是说,除了政府部门及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外,还有一些“私人”通过互联网非常便利地加入到了气象等公共信息的供给过程。其背后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在互联网中创造眼球效应,赢取眼球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基于某种“盈利”意义上的出发点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气象等信息的公共性和非盈利性特征。这样一来,“私人”一旦供给气象等公共信息,就先天地带有短期化及投机化的缺陷。在缺乏外部长期支持和监督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提供气象等公共信息的“私人”大都以自诩民科开始,而以散布谣言终结。
再者,在互联网+的时代,部分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有所滞后。体现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对而言,部分其他领域的自然科学,近期来的发展速度是滞后于互联网的。即便自然科学研究自身仍然在不断提高其精确性,但由于仍然无法穷尽那“最后一公里”问题,即精确到100%的确定性,从而容易被长于传播的互联网抓住痛脚。如本次互联网对“谣言”进行辟谣事例的关注就充分说明,气象信息预报上的任何纰漏都会被互联网不断放大,进而形成“以讹传讹”的结果。
事实上,尽管科学有时也会犯错,但从谣言到民科,再从民科到科学,它们之间仍然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一则,谣言和民科都属于非科学的范畴,但前者更偏向于从主观上直接捏造事实,尤其是捏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消息,而民科仍带有一些论证的色彩;二则,民科与科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往往是以偏概全,后者则更加注重研究的全面性和严谨性,如果说两者的结论都有某种不确定性,那么总体而言,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显然相对低得多。
当然,在互联网+的时代里,要让公众真正受惠于这些公共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还有必要提高公共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尤其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里所形成的大数据优势,挖掘气象等公共知识和信息背后的数据潜力,这不仅仅可以最大可能地完善公共知识和信息供给的科学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还可以更充分地满足“线上公众”对于公共知识和信息不断提升的知情权诉求。
我们认为,在公众成为互联网+时代智者的同时,公共知识和信息的供给者也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智者。
(作者系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