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赤峰举人故事”系列之一
【编者按】科举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始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终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李圣赞考取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成为赤峰地区第一个举人。此后,赤峰地区出现了二十多名举人。
赤峰学院文史学者李俊义先生,历时二十余载,完成赤峰举人研究系列文章。
经李俊义先生同意,记者宁波将其“清代赤峰举人研究系列”进行了一些通俗化的编辑,并在红山晚报特辟专栏,陆续连载,以飨读者。
人物小传
李明伦,字惇甫,号彝轩,一号翼庠,直隶承德府赤峰县人,祖籍山东青州府寿光县。清嘉庆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公元1808年1月1日),生于直隶承德府赤峰县。
科举考试的活化石
岁荐苾芬祏室,幽灵归妥侑,念诒谋燕翼之恩,幸于今饮食衣裳无缺事;
时伸孝享饤盘,馀泽奉蒸尝,缅式穀义方之训,忆自昔箕裘弓冶有仪型。
这幅由李明伦亲笔撰书的李氏家堂祖字对联被方家评价为“其词造语警辟,立意精微,足徵其笃礼崇义、廉信敬守之风。其书结体端谨而舒展,以侧取势而不失稳健;点画质朴遒劲,骨肉停匀;收笔顿挫有力,舒放潇洒;章法整齐疏朗,清和闲雅,颇得古人韵致,殊可珍视也。”
除了这幅对联而外,李氏后人尚存李明伦乡试硃卷之木质雕版一块,版通长26厘米,通高约18.5厘米,版心长约24厘米,高约16.5厘米,上眉高约两厘米,正反两面均雕字,共有786字,其中正文693字(包括题目及作者名字),房师眉批52字,房师加批11字,又批8字。每叶中间上部有“乡试硃卷”字样,中上部为双边单鱼尾纹,单鱼尾纹下有“己酉科”字样,下部为叶数。每半叶九行,满行二十五字。此乃李明伦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历1849年9月27日)参加第一场乡试第二试题的卷子,题为《小人反中》,系截题。
李明伦这篇考试作文的雕版,为研究八股文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堪称科举考试的活化石。
祖上来自山东
李明伦的曾祖生活在清乾隆年间,叫李圣,自幼习武,擅长使用双铜锤,应当有把子力气。可在那年头,即使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物,也不得不为“两碗高粱米而猫腰”哟,因为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爷们儿,你得养活一大家子人呀。
话说这一年,山东又闹起了灾荒,李家也“揭不开锅”了。望着面黄饥瘦的一家老小,李圣那叫一个愁呀。就在这时候,有在外面打工的乡人捎回话来,说是“口外蒙地雨水调匀”,很是适合过日子。李圣感觉是个好主意,更何况当时的政府也很支持,还有优惠政策,“乐于就移者,免其田赋”。李圣遂扶老携幼,从山东青州府寿光县赵家井子迁至口外之荒山僻野,落户于赤峰县附近的六大分,也就是现在的红山区六大份村。
李圣的妻子王氏生有四子:李玉周、李玉成(号益堂)、李玉富、李玉美;李玉成的妻子刘氏生了两个儿子:李镛、李锳;李镛(号仁斋)之妻赵氏生李明经(号畬堂,妻王氏)、李明魁(妻宋氏)、李明伦(妻胡氏)、李明谦(妻吕氏)四子。
李明经点“主”
不知何故,李家在六大分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迁居到赤峰县乌丹城北白银沟川八分地,也就是现在的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八分地村。在那里,李氏兄弟耕稼其中,筚路蓝缕,白手起家。至李明伦这一辈时,家境已经非常的殷实,成为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李明伦之胞叔李锳,嫡堂伯叔李鈖(号冶亭,李玉美子)、李锋、李铠、李镗、李铜;胞兄李明经、李明魁、胞弟李明谦,嫡堂兄弟李明远、李明惠、李明信、李明裕,从堂兄弟李明德(妻杜氏)、李明政、李明教、李明华、李明道(妻申氏,翁牛特旗卫生局干部李林杰之先人)、李明文(妻吕氏、洪氏)、李明训、李明纲(妻丁氏、王氏)、李明彦、李明义、李明善、李明农、李明时、李明敏等,或业儒,或务农,或经商,或行医。李明伦长兄李明经、从堂兄弟李明文曾先后考取庠生(即秀才)。
李明经考取秀才后,为求子孙的吉祥鸿运,曾请一位德高望重的红笔师爷担任点主官,为其去世的曾祖父李圣、曾祖母王氏、祖父李玉成、祖母刘氏、父李镛、母赵氏点主。
所谓“点主”,就是在逝者的“神牌”上,写着“□□之神主”,其中将“主”字事先写成“王”字。点主官身穿官服或礼服,仪表堂堂,入座后,接受孝男跪拜。“点主”之前,先放一盆清水,请点主官象征性地洗手,意为“净手”。然后,请点主官用毛笔蘸朱砂在“王”字上加上一点儿。点主官将毛笔高高地抛出,让围观的众人争抢。抢到毛笔者,若是学生,便可取得功名;若是成年人,其后人定会有文曲星高照。
现在,李氏后人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八分地村民李成海(李镛之晜孙,李明伦之来孙)仍保存有其先祖李玉成夫妇、李镛夫妇神主木牌四合(每合里外两块木牌,另有三合神主木牌因字迹漫漶,不能辨识,疑为李明伦之曾祖父李圣及妻王氏之神主牌),系红笔师爷用工楷书写(墨书),一笔不苟。
李明德赛朝廷
李明伦之从堂兄弟李明德曾主持李氏家政,开办过烧酒作坊,将李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李明德为人干练,办事公道,惩豪霸,去奸宄,经常为当地百姓解决各种纠纷,颇孚众望。当地至今流传这样两种说法:“八分地赛北京,李明德赛朝廷”;“李明德赛朝廷,坐着金辇进京城。”如此说法虽抬许甚高,亦可从另一侧面想见李明德在当地之影响。
李明德之妻未生育儿女。李明德之弟李明文考中秀才后,李明德、李明道、李明文、李明纲兄弟四人也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红笔师爷担任点主官,为其去世的父亲李鈖、生母常氏点主。结果在点主时,其生母常氏之神主位未被点中,而其继母杨氏(杨氏未生子女)之神主位被点中了。为此,每到春节祭祖时,李氏兄弟即抱头痛哭,深觉愧对其生母。
这两合神主木牌现存于李氏后人翁牛特旗五分地镇八分地村民李成富(李鈖之晜孙)家中。
屡战屡败终中举
李明伦少年时就非常的聪明,早岁入私塾发蒙,师从其祖舅刘凤岐先生。修业期满,先后经过县、府、学院三种考试,成为直隶承德府赤峰县府学的廪膳生。
据说,李明伦身材高大,体魄强健,手臂超长,仪表堂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之前,他曾多次参加顺天乡试,结果屡战屡败。
道光二十九年,朝廷设己酉科顺天、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乡试(是年,江南、浙江、湖北等贡院均遭雨水冲毁,准乡试分别展期举行)。此次乡试,共录取二百四十四名举人,其中中式宗室举人五名,中式举人二百三十九名,另取中式副榜四十三名。
经过一番拼搏,李明伦最终在那次科举考试中考中举人,列第六十九名。除李明伦外,建昌县人吕鹏凌(字颉云,号小瀛)考中第八十一名举人,承德县人张维崧(字星门,号心存)考中第二百二十名举人。
李明伦中举后,其曾祖李圣,例赠文林郎;曾祖母王氏,例赠孺人。祖父李玉成,例赠文林郎;祖母刘氏,例赠孺人。父李镛,例赠文林郎;母赵氏,例赠孺人。胞长兄李明经,例赠文生;胞长嫂赵氏,例赠孺人。胞仲兄李明魁,例赠文林郎;胞仲嫂宋氏,例赠孺人。胞弟李明谦,例赠文林郎;胞弟妹吕氏,例赠孺人。真可谓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了。
但李明伦却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其行介洁,不事张扬,绝意仕途,退静闲居。他曾告诫后人不要从政,“爱民如保赤子,居心无愧青天”,何其难矣!他认为当官有风险,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弄不好身败名裂,甚至掉脑袋。李明伦道继前贤,法端后学,教育子孙,莫不望其上达,而恶其下流。他精通堪舆之学,谙熟丧葬之术,对亲友罄竭忠诚,对族人常全孝节,声流一世,誉满八方。
因此,朝廷曾打算在李宅大门左右各立一高两丈四尺有余的旗杆,以示旌表。而李明伦不愿意立在自己家,就将旗杆移交给翁牛特左翼旗第十任扎萨克(旗长)宝拜(道光十一年袭扎萨克多罗达尔汗岱青贝勒,光绪元年卒),立于翁牛特左翼旗扎萨克府(治所驻扎喇峰西朝格温都)门前。
李明伦后迁居赤峰县乌丹城北乃林沟(今属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一棵树村),逝于清光绪年间,卒年不详,葬于乃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