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唐诗解读——李白之《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
镜湖:一名鉴湖。在浙江绍兴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境内。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归去:偏义副词,偏于归意。
解读:
李白的四首《子夜吴歌》其实是四首女性的赞美诗,《夏歌》里的西施和《春歌》里的罗敷不仅是绝色美女,更是精神高洁的女子,罗敷是不慕权贵,而西施则是舍生取义,为国复仇。不过诗人在写西施进入越王宫前就戛然而止,因为西施之后的生活都是为了国家,
全诗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起兴,三百里镜湖之中,开满了摇曳生姿的花花,这里有静态描写,亦有动态描写,紧接着“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五月里,西施来采莲,围观的人们把若耶溪围得水泄不通,为什么呢,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这些人那里是在看荷花,而是过来看比荷花还要美的西施。《春歌》描绘罗敷之美时还用了“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到了《夏歌》,诗人干脆采用背而敷粉之法,西施到底长得如何,我们全不知道,但看过诗后,我们似乎全都知道,因为她一个人,就把三百里荷花全都压倒了。
有人说,这首诗不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呢,因为西施是若耶溪旁的浣纱女,而若耶溪离镜湖还远着呢,更何况还要到镜湖采莲,自然是更不可能的。此论大谬,写历史固然要句句有来历,但文学作品大可不必如此要求,毕竟若耶溪的终点是镜湖,西施沿着若耶溪一路泛舟至镜湖,围观她的人,自然也是从若耶溪追到镜湖,不就是诗中所描述的“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情景再现吗?
西施的结局都晓得,但诗人笔下是——“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她白天出门采莲,还没有到月上东山,就已经回去了,但她回的不是若耶溪畔的家,而是到越王宫里去了,此时的西施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女孩了,而是身系复国重任的人,作为美人计的实施的关键人物,她将要被越国送入吴宫,进而迷惑吴王,最终使越王勾践复国成功。
功成名就后,美人何处寻?无封赏无感激,西施从此下落不明。关于西施的下落,有人说是勾践的夫人嫉妒西施美貌,将其沉海而死,有人说西施被愤怒的吴人所杀,有人说西施隐居,最受推崇的说法是,范蠡深知勾践为人,知其可与共患难,遂与西施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来成为富可敌国的陶朱公。
越灭吴一百多年后,又亡于楚国。唐代诗人罗隐的话“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