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唐诗解读——李白之《寄远十二首》(其十)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注:

鲁镐:鲁地所产的白色细绢。

月支:汉代西域国名。

白鹦鹉:一种白色的鹦鹉。此句的意思是说是用白鹦鹉寄书。

西海:指西域的湖泊。

离居:离别以后居住在那里的人,指闺中的丈夫。

委曲:同委屈。指心里难过和痛苦。

天末:天边。指远在天边的人。

解读:

全诗首先指出信纸的珍贵,以此衬托人的情感的珍贵。因为汉代以前无纸,人们常以素绢写信,而鲁地生产的素缟像白玉秋霜一样洁白、珍贵。纸短情长,但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妻子的情思苦痛。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相续”三字用得极好,远在天边的丈夫如果能见到这封信,肯定是开信就会流泪。这是用新奇巧妙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两颗悲伤的心如何默契,如何心有灵犀。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泪流尽后相思离恨更为加深,这种千里之外的相思,人们不难理解“一书值千金”所蕴含浓郁的深情。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其意同,此是后话。

全诗围绕写信寄托书来刻画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将无穷相思和无限恩爱之情表现得生动感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诗中提到的“月氏书”。李白的五世祖,在隋末唐初之际,因罪迁谪西域,直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才由其父辈从中亚的碎叶迁往巴蜀的绵州昌明县。因父辈几代人长期在西域生活,李白的家庭中亚文化的背景很明显,据有学者推测,李白可能是在双语文化环境中长大的,甚至可能还会有胡族的血统,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的长相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就是说他与中原人士长相区别还是蛮大的。
李白这种成长经历,使得他的眼界较之前的诗人乃至之后的杜甫、李商隐要开阔,思想更解放,毕竟受中国儒家传统束缚较少,但西域的外来文化,在他的身上不占主流,他的基本教育,还是中国传统文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