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无事不出门,卧游山水间

新一轮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多地景区景点紧急关闭,文旅部建议居民暂缓出省游。

世界那么大,而你我却囿于一方狭小的天地,被迫宅家。不想给社会添堵,也不想“宅到发霉”?

何以解忧?唯有“卧游”!

何为“卧游”?

“卧游”一词历史悠久,上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有一名士宗炳,他徜徉山水,饮溪栖谷30余年,遍览自然美景。晚年因病居於江陵,无法再游观山水,他将平生所游之地用笔画下来,悬挂于墙上,卧在床上观赏,谓之“卧游”。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宗炳《画山水序》)。闲居室内,即可穷尽四方远景,天际荒远之丛林,杳无人烟之原野,悬崖峭壁,云林森眇,皆近在眼前。

明·沈周 《卧游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宗炳的这八个字,开创了中国卧游史的先河。自此以后,“卧游” 成为中国艺术史和美学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代文人墨客居家、旅行、送别之必备项目。

卧游天下,名士风流

元末明初画家倪瓒有诗:“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入卧游。”

清代才子纳兰性德有词:“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宋代文豪陆游也在《观画山水》中写道:“老来无复当年快,聊对丹青作卧游。”

宋·李公麟 潇湘卧游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以“卧游”主题入画的更是不胜枚举,著名的有宋代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清代程正揆的《江山卧游图》,浩瀚500卷,集中了他一生所作山水画中的精华;以及明代沈周的《卧游图册》,含山水七幅,花果七幅,禽、畜、虫各一幅。

清·程正揆 江山卧游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卧游”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后世画论,也开创了唐代送别诗“寄赠诗画”的新模式——送行者嘱咐辞行者以美景入诗并寄赠,以供神游。唐代任华就在《送李彝宰新都序》里写道:“如月照雪峰,花飞锦江,当有新诗,时复寄来。”

漫游山水,品味人文

画卷不过咫尺方寸,却能归拢天地于一隅,呈现“千仞之高,百里之远”的场景。妙琴书画,卧以游之,足不出户,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万千美景尽收于眼底。

卧游,游的不仅是自然风景,还有画里的人文情怀。笔墨丹青间,是一场今与古的跨时空对话,咫尺画卷中,是千年前风土人情的鲜活重现,那些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灵魂,就站在画的另一端,讲述着一段段被历史风沙掩埋的传奇故事。

《千里江山图》,藏着大宋的锦绣山河,还藏着十八岁天才少年的气象与胸怀;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凝结着七分飘逸、微渺的神思,还凝结着三分惆怅和哀伤;

《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当年的繁荣景象和市井巷陌的烟火气;

《富春山居图》,“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景,能让追逐名利的心平静下来。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卧游”的治愈力

“卧游”不仅可以赏湖光山色、壮丽山河,品人文情怀、怀古幽思,还能辅助治疗疾病。

《书辋川图后》中记载: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因仕途屡遭贬谪,心境忧郁,精神苦闷,周身不舒,卧病在床。友人高符仲携带王维的画作 《辋川图》,供他欣赏,告之“阅此可以疗疾”。

此画乃王维摹写自家田园的山林景观,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皆得自然之趣,秦观得画后心中颇喜,让儿子将画展开,他卧于床上细细观赏,如同身临其境。秦观陶醉于画景之中,精神不觉为之振作,脏腑随之调和,“数日疾良愈”。

元·王蒙 仿王维辋川图(局部) 弗利尔美术馆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除景区外,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空间均受到波及。疫情当下,如何抚慰你困守家中的躁动灵魂?快来“卧游”吧,“数字博物馆”、“云展览”、“全景-VR展”,让你足不出户也能览尽自然山川,阅遍人文风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