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生感悟——嫉妒之心要不得
人生感悟——嫉妒之心要不得
李品刚||海南
“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
——题记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或敌视的心理状态。
“吃醋”“红眼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语,是对嫉妒的形象描述。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能力相近、地位相近、年龄相近、空间相近、专业相同、性别相同、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之间,比较容易产生嫉妒现象。
深有感触的人说得更透彻:爱嫉妒的人,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爱嫉妒的人,总是喜欢说别人的坏话;爱嫉妒的人,总是挑剔别人的不是;爱嫉妒的人,总是暗地里陷害别人;爱嫉妒的人,简直就是为自己树敌。
翻看历史,自古以来就有吃醋拈酸、跖犬噬尧、明争暗斗之人,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的项羽,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教育。
而见贤思齐者,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因而深受人们的景仰和效仿。带领儿子三迁居所的孟母,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自称的杜甫,一直传为佳话。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许秉性所致,我认为嫉妒别人,就是给自己关闭了学习、借鉴和提高的大门,嫉妒之心千万要不得。
在我当兵的那一年年底,领袖对党建工作发出了“吐故纳新”的重要指示。同年入伍的一位湖南战友,荣幸地搭乘上这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快车,第二年又担任班长继而破格提干担任排长。我作为和他同年入伍的战友,文化程度比他高,流淌的汗水不比他少,对他的令人羡慕的成长进步,不但毫无嫉妒之心,而是努力配合他的工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入伍后的第四年,我调往本团一个新组建的连队,他调往另一个团西沙雷达连。两年后,我又调往他所在团的一个连队,后调任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几多相思几多愁。一到团机关,我就打听他的消息,得知他仍然在一个连队当排长。曾经在一个连队的相识相处和相知,让我产生了要帮他一把的念头。我把这个想法向干部股长汇报后,被告知他一直在“躺床铺”闹转业,我对此既惊诧又惋惜,因而爱莫能助。
相比之下,我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入党为第三批,提干为第四批。如果不是因为团党委常委会议未能及时审批我的入党,我在入伍的第二年秋季就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政工。尽管如此,我一不灰心丧气,二不心生嫉妒,而是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或许我的这一点长处,让我获得朋友们更多的信任与支持,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嫉妒现象不乏可陈。我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在军营发生的同年入伍乡友之间的嫉妒之事。
那是在他们当兵的第二年,连队党支部将其中一人列为入党对象,交由各团小组评议。同年入伍分配在该连队的老乡一共四个人,他在老乡中第一个即将加入党组织。评议结果是四个团小组同意,一个团小组不同意。据关系要好的战友后来告知,不同意的这个团小组的组长是他的另一名同年入伍乡友,他列举了入党对象的诸多不合格,操纵了评议结果。究其原因,显然是嫉妒心理所致。
嫉妒不仅害人,更是害己。这位嫉妒在他之前入党的乡友,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具有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的优势,后来光荣入党,和另外几个战友一批进入提干程序。但因群众评议颇有微词,干部部门决定暂缓下发任职命令,考察一段时间再说。不知底细的他,看到同批的另外几个战友命令一下,就歇挑子闹起了情绪,次年退伍还乡。这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的结果。
如何克服嫉妒心理,心理学家提出的几个方面,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个人主义思想要抛弃。“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天地,嫉妒才能失去存在的基础。人一旦与私心决裂,事事出于公心,那么,在待人处世过程中,必定会宽宏大量。
对事物发展规律要有清醒的认识。“物竞天择”,社会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停滞。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你追我赶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见贤思齐、扬长避短才是正确选择。
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无事生非”害人害己,一个埋头于事业追求的人,应该懂得人生的意义,不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别人的造谣中伤上,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力求改变现状,开创新局面。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但凡有志者,应该遵循这样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李品刚,皖籍海南人,军旅二十六年,转业地方后,从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作品多见于《冬歌文苑》《六尺巷文化》《文都墨客》等公众号。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冬歌文苑》名誉顾问。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