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港乐中备胎歌这么多?

本文为一朋友点播

在陪大家一起听完泳儿的“单循”之后,我在社交媒体上接到了朋友的这个问题。

仔细想想,这本来也是老港乐迷和新晋港乐发烧友们最容易疑惑的问题。

既然她提到了,我索性就尽可能回答一下。

要想真正明白“为什么港乐中备胎歌这么多”,首先要弄明白备胎歌的内核。

更何况,对听歌样本足够大的朋友们来说,听到备胎歌的概率自然就越大。

所以,为什么呢?

先上结论:出现这种现象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任何一首备胎歌都是以没怎么善终的感情作为核心载体。

没错,所谓“没怎么善终”的真实含义,就是没什么好结果。

黄伟文一定想不到,他多年前给李慧敏的那首“你没有好结果”后来竟成了所有备胎歌的终极意义。

问题来了——既然备胎歌的产生只能表明其真正诠释了没什么结果的感情,为何无论词还是曲,作者们写起来都仿佛信手拈来,且往往成为大热曲目呢?

这是第二个内在原因:无论你是什么性格,到最后都无法掩饰“情”这个字。

也因为感情和咳嗽一样无法掩饰,于是这个世界上的音乐就有了一种必然的逻辑变化,这种变化,我们通常叫做情歌。

情歌一旦出现,便注定它是最适合诠释内心的歌曲类型。

而在所有情歌中,又数慢板情歌最擅长传达细腻的感情。

等一下——好像说到这里,仍然没有彻底解释备胎歌为什么多?

这当然得从作词人们的内在想法说起。

众所周知,所谓备胎,事实上就是第二选项,也可能是个永远也派不上用场的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身为主角的低姿态。

对方太过优秀,于是自己难免陷入卑微的格局,这是所有港乐备胎歌得以诞生并传唱的大前提。

于是最经典的备胎歌之一,周柏豪的《够钟》里,冯曦妤是这么开头的:

像我这样 成就或太牵强

而像你这样 每一位也心痒

而结尾是这样的:

壮观得夸张 你可会流着泪冥想

最终你 吐出这一句 别勉强

黄伟文爱说“林夕是词神我是凡人”,其实感情里也有类似格局,主角是凡人,对面是女神——

你觉得牵强也好,你觉得心痒,一切的真相,也抵不过对方让你不再勉强。

因为这意味着,你连自嘲的资格都没有。

还有资格自嘲的人长成什么样呢?答案是——张敬轩的《春秋》里那样。

如果说《够钟》只是告诉我们及时醒悟,不要做备胎,《春秋》则从根本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如果你没有立场,也没有经历,还在继续经历求而不得,那就别求了。

一句“我没有共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足以吐尽内心所有委屈。

实际情况是,这是备胎歌的另一种重要内核:求而不得的奢望。

所以,为何港乐里有这么多备胎歌?

因为港乐里最重要,也最高产的两大词人,基本上是下面这样的:

梁先生终其一生都在为一个心血和感情根本不在他身上的人纠结。

这意味着他自己就拥有最浓郁的求而不得和备胎心思。

至于黄先生,他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直白到近乎扎心去诠释感情的路子。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破相》里最经典的句子从来不是点题句,而是下面这句:

他那天 说我眼睛很会笑

那十秒 灵魂大概已卖掉

我愿意相信,这种因为某个细节出现就被俘获的经历,基本上人人皆有。

但情歌越是这样听下去,越容易产生另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备胎歌能够令这么多人感同身受?

答案当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做过备胎,而是因为每个人对感情的想法和期待都不尽相同。

子曾经在某著名电影中曰过:“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爱上不那么爱我们的人?”

然后子的老师回答:“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爱。”

虽然我根本不确定当时的子是不是真的谈过一场好恋爱,可或许那时候的子的确很适合听备胎歌。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发现,港乐里那些层出不穷的备胎歌,最后也只是说出了人生一个阶段的故事罢了。

毕竟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掩饰的东西,看着你如此张扬的去爱了另一个人,我曾经有过的一切情绪,到最后也只能化为祝福。

如果说这么多备胎歌最终是为了告诉歌迷怎样的道理,我想一定是下面这句:

命运只是负责给你一场相遇,从来没有写好过最后的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