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 姑

大    姑

李娟丽||陕西

多年以后,站在东湖玲珑秀丽的亭子间,我仍然可以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夏日的午后……我似乎看见大姑笑意盈盈地向我走来,软软的柳条轻拂着她清秀的面庞,旁边的湖水里是满满的荷叶,碧绿的翠,翠得晃人的眼……

大姑生于1935年,比我的父亲大了整整18岁。据父亲说,他出生的那年,大姑出嫁。所以,从我记事起,只有大姑回娘家,我才能见着她,她是我们整个家族里唯一的“城里人”。

大姑住在凤翔县城。每次回娘家,她总要给我和弟弟买些麻花、酥饺和水果糖,那个麻花嘎嘣脆、酥饺香又软,还有那水果糖,可真甜啊!我吃完糖,总舍不得丢掉糖纸,小心翼翼地把糖纸用妈妈纳的鞋底压平,放在我的粉色洋娃娃文具盒里,当然文具盒也是大姑给我买的。当时班上的小朋友都是用纸或者铁皮做的文具盒,我是为数不多拥有这么“洋气”文具盒的孩子。我的这些“宝贝”,不知引来了小伙伴们多少羡慕的眼神,我为有一个城里的大姑而感到骄傲自豪。

8岁那年的暑假,我跟着父亲去凤翔县城卖苹果贴补家用。太阳像一只大火球,烤得人有气无力,父亲称苹果、装苹果,我负责收钱、找钱。“爸,我好像给刚才那个人多找了两毛钱!”我话音刚落,父亲就一顿责骂,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刚好大姑来给我们送饭,记得大姑不停地责备父亲,心疼地帮我擦眼泪,牵着我的手,说要带我去逛东湖公园。

大姑在路过的东湖市场里给我买了一件白底红花的的确良衬衣,我抱着新买的衣服破涕为笑。那是我第一次穿买来的衣服,薄薄的面料比母亲织的粗布衣凉快多了!东湖公园到了,进了门,走了十几步,眼前的美景让我这个见惯了土疙瘩的“乡下娃”惊呆了:一大片湖水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中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用木桥相连,湖心一大片的荷叶密密麻麻,碧绿宽大的荷叶中间是娇艳欲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开得灿烂的桃红,也有刚出水的粉白的花骨朵儿,远远地似乎能闻见香气;湖边的柳树一字排开,像娇羞的少女低眉颔首,柔软的柳条轻拂着水面,划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尽管长大后,明白了东湖的文化底蕴远胜于其自然景观,但我对东湖最美好的印象永远停留在8岁那个夏日的记忆里了。

据母亲讲,大姑是我们家里脾气最大的人,可我从来就没见过大姑发脾气,因为大姑在我面前永远是笑眯眯的。后来的每年暑假,家里没有农活干的时候,父亲就会让我去大姑家玩。每天早上大姑总会给我做一个荷包蛋,中午热的时候还有一根冰棍。因为大姑知道,在农村的老家,我是吃不上这些东西的,家里养鸡下的蛋是用来换钱的,我和弟弟只有过年或是生病时才能吃上鸡蛋。在那个我眼里俨然是城市的凤翔县城,大姑领我去洗澡、去看电影、去逛新华书店,去见识我从未见识过的东西。或许大姑永远都不知道,她对我的爱给了我怎样的一种引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决定我一生命运的希望——我要成为一个城里人!

我的学生时代,是快乐而辛苦的,快乐的是我和小伙伴们每天都可以在村子里、在田野里疯玩;辛苦的是要干大量的农活,农忙时跟着父母割麦子、碾场、挖玉米、掰包谷、锄草,放学了要打猪草、洗衣服,有时还要帮母亲喂家里给我换学费的两头大肥猪。初中在离家三里地的邻村,下雨或下雪中午回不去,就啃点从家里带的凉馍馍,一到冬天还总是停电,初三上晚自习都是点着蜡烛上,回去后两个鼻孔里都是黑的。虽然那时条件很艰苦,但我却不以为苦,只是因为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要成为一个城里人,要像大姑一样生活在城市里!

1990年,当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中专时,大姑高兴地逢人就说:“我家丽呀,真争气哩!”当时,考上学,走出农村,是所有农村人对下一代最大的希望,这意味着,我就可以吃上商品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了。

我要到宝鸡上学了,大姑给我从头到脚买了新衣服、新鞋子。16岁的我第一次离家,总是想家,回老家要倒车,车费又贵,所以星期天舍友都回家时,我就去凤翔大姑家。到大姑家车费是两元钱,我走的时候,大姑总是塞给我10元、20元。大姑给的零花钱我几乎都买了书,《飘》《简爱》《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等,它们到现在还静静地呆在我的书架上。钱虽然不能衡量感情,但往往最能表达感情,尤其是在那个大家都不富裕的年代。

我上班了,依然还是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大姑发愁地对母亲说:“这孩子啊,连个针线活都不会,咋找婆家啊!”

我要结婚了,大姑高兴地给老公织了两身毛衣毛裤,让他换着穿。60多岁的老人了,眼睛都花了,大姑得织多长时间啊!

我生孩子了,大姑提着让表姐专门从山里买来的一篮子土鸡蛋,还有给孩子织的毛衣、毛裤、帽子、鞋子,坐着班车到岐山来看我。看着我管孩子做饭干家务都有条有理,大姑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我的大姑啊,老是担心书呆子气的我不会干家务,有了孩子会手忙脚乱。大姑满意放心地回去了,从那以后,我因为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便很少去看她了,只能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

大姑已经70多岁了,原来一直身板挺直、精神利落的大姑因为意外躺在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做了开颅手术,浑身插满管子,住了三个月的院,大姑终于清醒了,可是再也站不起来了……

大姑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记得那年国庆节去看大姑,她躺在床上,枯瘦如柴,看见我还是笑眯眯地叫“丽来啦!”……走的时候大姑一直看着我,念叨着:“急啥呀、急啥呀!”到现在我都很奇怪,那天大姑一直是清醒的。只是我不知道,那一别,就是永别,我的大姑,永远地走了……

东湖的柳树绿了又绿、湖里的荷花败了又开,只是凤翔县城再也没有了我的大姑!她只在我的梦中,迈着轻盈的脚步、满面笑容地向我走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娟丽,陕西宝鸡岐山人,现居宝鸡。70后,爱读书,爱旅游,相信一切美好都会发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0)

相关推荐

  • 邹新社 | 凤翔印象

    春节标题 要说宝鸡城市的过去,肯定绕不开凤翔,如果把时间向前推78年,西府的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在凤翔,外地人只知道凤翔府,不知道宝鸡县.现在有一个流行语,"要得富,先修路",交通 ...

  • 90年代的乡土中国

    ▼ 赵利文是自由摄影师,也是读库的作者,曾刊发摄影图集<市井西安>(<读库1402>)和<住别墅的人>(<读库1601>). 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 ...

  • 老照片 | 宝鸡,1928年

    邓之诚(1887-1960),近代著名文史学家.晚年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后将其藏书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据不完全统计他捐献给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照片就多达597种,其单张照片5 ...

  • 散文 | 蚕姑坨(淀边云&寒冰)

    蚕 姑 坨 作者:淀边云  朗诵:寒冰 太行山八百里,绵延起伏,纵横奔腾,茫茫苍苍.行其间,知其雄:登其巅,识其秀:临其谷,见其幽:择时令,赏其翠.经年有暇,屡临绝佳,情难自抑,乃呼曰:太行大美! 入 ...

  • 【山西】武建维丨散文/大庭院里的小学校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武建维:山西省古交市人,供职西山煤电马兰矿.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古交市作协会员.古交市诗协会员.西山文联会员. 大庭院里 ...

  • 【山西】史光荣丨散文/大澡堂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史光荣:1965年3月生于山西垣曲,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供职于垣曲县经信局.在省市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上发表有多篇论文.诗歌及小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大澡堂 史光 ...

  • 散文||大过年【征文】

    大过年 庚子年的脚步渐渐远去,人们欣喜中夹杂忐忑,迎来了辛丑牛年.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算是过年预告,但真正的序幕是从腊月二十三启动,老辈人按着规矩循序开始准备.各地对于年货筹 ...

  • 散文||大 姐

    大   姐 杨青||江苏 清明前夕,财弟从上海打电话来相约,三号上午回老家祭扫后,中午到大姐家吃饭.大姐养了8年的老鸭宰了. 大姐,是我大伯家大闺女,名叫杨菊花.比我大6岁.从小我们两家居住仅一巷之隔 ...

  • 散文||大禹堡记

    大禹堡记 解甲两年春,寒食节归乡祭祖翁,观桑梓,居荒人颓,百废待兴.乃决心修乡志,重启文风,撰古今贤达德望之英名,嘱咐后辈以效之! 素闻古大堡胜名,在禹治一说.开灵口,空晋阳,驯服洪海,端起湖岛!此则 ...

  • 散文||大奇山天池

    大奇山天池 早晨的天气格外爽朗,草木争春.花儿也舒展娇嫩的花瓣,跳起舞来,别有一番春天的气息,我的心情也随之心旷神怡. 穿行在大奇山的美景中,我们如痴如醉.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哗哗&quo ...

  • 散文||大 哥

    大  哥 那天上午,我正在上课,校长推开教室门示意我出来,没等我开口校长就着急地说:"你家出大事了,你哥让一个大卡车碰了,腿砸断了,可能保不住了,人还不知道怎么样?你赶快回去看看吧.&quo ...

  • 散文||大兰村见闻

    大兰村见闻 司   费||江苏 这是太行山麓,这里山峦叠嶂.山是光光的,偶尔披上薄薄的绿裳.水,孱孱的,群群小鱼与蝌蚪嬉戏其中.山路曲折弯弯,民居三三两两.村里有喜事,汽车进进出出,会车困难,但会礼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