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认为有上帝或诸神,上帝和诸神总是在某处,以超自然视角,打量与监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但祂们从不露面。数亿万年以来,人类推测诸神或者上帝,始终不现身的原因在于:我们只是祂们圏囿在“伊甸园”、“理想国”、“桃花源”小范围内的,微生物试验动物。祂们只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高度,透过显微镜一类的工具,观察记录我们的一举一动,并随时修改试验参数、添加不同种类和程度的试验道具,比如龙卷风、地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自戕、杀戮、内卷、竞争、绞索、罪案,以及SCP等能够激发和刺激人类感官的一切。而人类中的某一类人,能够一心排除“道具”的影响和干扰,专心研究这个世界的本质与真相。这一类人试图从各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中,查找出诸神或上帝存在的蛛丝马迹。目前,人类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把已经发现的某些内容,称为“自然规律”。人类又把人世间所有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状况,耐心又细心地分门别类,并分别称之为: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在时间维度里,籍着人类群体中忽然出现的几个天才,人类开始走出地球,探索太空,建立起科学空间站,甚至准备在月球、火星建立人类居住空间。尽管,当下的人类,连脚下这一蓝色星球是如何形成的,星球内部到底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人类是如何诞生的,生命如何来到地球的,也还没弄明白。人为什么会有寿命长短,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人死后到底去了哪里,死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通通一无所知。但这些未知,并不妨碍人类的自我演化。短暂一生,人群中有少数人专注于科学、社会规律、机械知识、智慧、传教授业解惑、生产建设、文化创作;有人终身沉溺于物质欲望、身体感官欲念、精神刺激、内心邪恶妄想、犯罪破坏;大部分人按部就班,习惯于普通日常,生老病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佛陀看来(真实存在过的释迦牟尼),人这一生物自出生起,就被困在周遭环境里,所识所见皆细微而无体系。于是,祂在《金刚经》偈子中着意提示世人。
佛陀之意即: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是泡沫中的影子,它们如雾霭一样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像闪电一样快速变化。作为人,要时时刻刻用这样的心态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时间和世界幻象,而被它们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一切唯心造,应作如是观”,人的生活空间就像“梦”一样,是心的显现。人世变幻无常,像天上的白云。归根结底,是人的情绪、感情等心理因素使我们投入到喜、怒、哀、乐中去。一个人的人生不能圆满,则是因为行为道德内心有所纰漏。一切造作都在成住坏空规律里。所谓成、住、坏、空,是指人之“四劫”。这“四劫”,是佛教对世界生灭变化所持的基本观点。于佛教之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所有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全部过程可以被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这四个时期不断轮回翻转,人也在其中不断翻转轮回,历遍劫难。在佛教中,轮回又被称为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生死死,死亡后,灵魂重新投胎成为另一个人,就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从生死上倒推,从人的心性选择上反观,我们将很容易发现个人日常生活的选择与偏好,究竟靠近天、人、阿修罗境界近一些,还是更贴近于畜生、饿鬼、地狱状态。比如当下在孩子们当中流行的“SCP”这一类“邪典”。孩子们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赤条条降生于这个世界,大脑处于原始出厂设置,一片空白的同时纯净无暇如净空白云,山中水晶。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与机遇,降生在纯净环境中的孩子,只是生活简单,衣食住行而已。在相亲相爱的父母约束教养之下,与类似于SCP这类邪恶视频、游戏、画面、故事的接触机会较少,不会长时间受这些邪恶影响和思维的浸润。相反,一些家庭环境驳杂,父母情感失调,经常处于暴力不和谐状态的孩子,其身心原本就已经受到损伤和破坏,在无人约束和管教的情况下,更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脏、乱、丑陋的信息。原本心理上只是有一些伤感情绪的孩子,在受到这些内容中的生、死、恐惧、哀伤、难过等负能量刺激后,心理和精神状态就会发生错位,负面情绪被放大增强,心态上精神上都将出现严重异常,逐渐成为问题儿童。
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受邪典侵蚀,成年人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正是他们,在为了一己私利制造罪恶,也是他们,身为监护人却没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一个孩子受侵蚀危害社会,其父母的人生也随之被毁灭。若从佛教源头论,从畜生道、饿鬼道投胎于人世者,其思想行为约略会带有畜生、饿鬼之糙、恶,其在生活环境中,更有机会接近这些恶能量。如何拯救孩子,如何杜绝邪典对人心理和精神意识上的侵害,仅从现实角度、法律规范、人心向背角度,似乎已经无法得到彻底的清洁与防范。如何掌控生活,成为洁净、幸福、向上的人,归根结底还在于本性修为与修炼。从更为广泛的角度看待生命,我们将能更好地面对“邪恶”,并化解它们对自身的影响。
参考资料:Burns, D. D.(1999). 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 Rev. Plume/Pengui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