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知识胶囊文化泡面搬运工赚钱有错了吗?

我首先声明的是,我本人并没有受过太多的系统教育,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学习过什么理论文章写作方法。
我只想用自己的话,或者试着用你们的套路来把想要说的话说清楚就可以了。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关于知识的悖论是: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是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未来简史》。(此段复制自百科)
未来简史中的这个说法,与庄子的“得鱼忘筌”有异曲同工之妙。知识的获得本身就是一种得鱼忘筌的过程,至于知识从哪里获得不是知识自身所能决定的。
知识的传播,或者系统性知识的传播,本身就经历过以下过程:知识,首先是零星的语录或段子,比如孔夫子的论语以及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流传下来,到后来,论语或者苏格拉底语录经过他们的门徒从编纂整理再到系统性/延伸性的深入探究某一理论问题而慢慢形成趋于系统性的知识。
早期的哲学家或者儒家以及各学派门徒,都是数一数二的逼格分子,要么是那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而被贵族圈养的座上客;要么就是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统高师。
《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邢昺 疏:“束脩,礼之薄者。
束脩,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此段复制自百科)
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
秀才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
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这三种基本上都是国家养着的。(此段复制自百科)
从我们文化历史中可以看出,我们是没有收学费的传统的,为什么没有收学费,或用货币代替束脩呢?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知识的传承者本身很高逼格,认为知识是无价的,所以你们这些学生压根没有资格交学费。另外是,学生是由国家养着的,所以也就不用去想知识到底要不要付费的问题。
知识为什么到今天就变成了那些学院派或者纯洁道德人眼中的泛滥成灾,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了呢?
我们不妨回到知识版权的起源来看这个问题。
原始版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700多年,在欧洲延续了200多年。17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哲学家J.弥尔顿、J.洛克等人提出的“人生来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新思想的冲击下,以王室为中心的封建垄断制度开始动摇。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取代了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王室授予印刷商的垄断权亦随之废除。在英国,王室授予书商公司的印刷特权废除后,书商和印刷商援引文学产权的理论要求对其印刷的图书给予一定形式的法律保护。1709年1月11日下院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图书的印刷发行权授予作者或作品原稿的购买者,这项提案成为1710年4月10日生效的《安妮女王法令》。该法令规定:凡已经出版的图书,自法令生效之日起21年内作者有权重印该书;尚未出版的图书,作者享有28年的出版权。《安妮法令》是世界上第 1部版权法,它废除了王室给书商颁发印刷许可证的封建垄断制度,承认作者有权支配和处理自己的作品,使其成为版权主体,标志着现代版权概念的形成。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天赋人权”的口号给版权又注入了新的内容──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延伸,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维护其人格的精神权利。承认作者既享有经济权利又享有精神权利的1791和1793年的法国版权法,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版权概念。(此段复制来源于百科,更多详细信息可参阅:《版权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也就是说版权的起源本身就是商人为了谋取暴利侵害了作者的权力而建立起来的制度。
版权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作者/知识的中间商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高价售卖出去除去生产成本以及付给作者预先商定的比例报酬,那么留下来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劳动价值。个人理论书看得少,简单理解无非就是中间商赚差价吗。
商人吗,知识搬运售卖一条龙服务合伙商人,赚钱难道不是他们的初衷吗?他们也是不忘初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反而引来了无数吃瓜人士或者所谓系统知识学科名门正派的口诛笔伐。
打个简单的比喻,拆书也好,给书商涂鸦书评也好,系统科普某一学科的知识点也好……他们统统在苦读十年甚至二十年拿得学位的高逼格人士眼中都是一种速食快餐或者粗制压缩胶囊以及恶心的文化泡面。
现在知识付费兴起之后,受众者或者被你们口诛笔伐的交学费用户完全可以买定离手,从此不再买任何一款知识付费产品。
那么我们出门转个弯,我们来看看我们近几十年来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比例。
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人数67(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人数60(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人数61(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人数75(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人数90(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人数93(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人数97(万人),录取率40(%)。
199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8(万人),录取人数100(万人),录取率36(%)。
199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
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75(万人),录取人数221(万人),录取率59(%)。
200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4(万人),录取人数268(万人),录取率59(%)。
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10(万人),录取人数320(万人),录取率63(%)。
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3(万人),录取人数382(万人),录取率62(%)。
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729(万人),录取人数447(万人),录取率61(%)。
200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877(万人),录取人数504(万人),录取率57(%)。
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0(万人),录取人数546(万人),录取率57(%)。
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人数566(万人),录取率56(%)。
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万人),录取率57(%)。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人数629(万人),录取率62(%)。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人),录取人数657(万人),录取率69(%)。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人),录取率72.3(%)。
(摘自百度知道:紫铃儿)
2012915万685万75%
2013912万694万76%
2014939万698万74.3%
2015942万700万74.3%
2016940万705万75%
2017940万700万74.46%(此数据复制于搜狐新闻)
2018年,975万人参加高考,相较于2017年本届高考生多了35万。参考近三年74%~75%的录取率来看,去年或将有近25%左右,约243万考生在录取范围以外。
自有高考制度以来,每年不少于两百万学生流入社会的洪流和劳动力市场。哪怕是九十年代末,大学扩展之后,每年仍然有两百万到五百万不等的高中生进入社会。当然,也会有人来说,你这个说法不对,他们难道不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复读吗?不知落榜人,谁解其中味呢。
这些高考落榜生进入社会之后,想学又无门可入,总不能大家都去大学旁听吧,请问那些坐在象牙塔的人欢迎他们去旁听吗?哪怕每一个老师都欢迎社会人去旁听,也无法容纳那么多社会人呀。又或者学院里的老师开的饭堂饭菜诱惑不了学生的胃,学生爬墙出来吃夜宵,老师有没有发思一下自己的手艺呢?
社会人想学,又无处可学,好为人师的老师愿意教,又无法有效操作。
那么,像得到或者看理想平台适时而出,自然吸引了众多好学社会人来捧场,人家就像上街心甘情愿高价买个被嚼过的口香糖,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呢?如果他们高价售卖被嚼过的口香糖,而学院派大师低价售卖祖传正宗干货硬货,而人家不买账,你们有没有想想哪里出了问题了吗?
要么所有学院派人士呼吁为所有想获得某些知识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或者像孔子一样只收“束脩”,这样子就可以杜绝知识付费的乱象,还知识天地清澈天空。
商人,知识商人,为了赚钱,当然是希望找最好的知识搬运工来搬运知识以获得消费者的好评。诚然,众多学院派人士也可以帮忙,也可以帮闲,还可以帮战,更可以壁上观。
当然,当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无所谓高逼格低姿态,都是为了出售以获得价值吗。何必比高下呢。卖红酒得比卖泡面的逼格高吗?
末了,一句话:来自学院派的唾沫锈不了金银铜铁塑料花。
搬运工&搬运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