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二卷 战凌汛 1
洛云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个人感情方面他爱情至上,知识分子身份方面,他有胆有识,但也明哲保身。他坚持独立思考,具有公知的心智水平,但是,他放弃了任何学术的表达。如果说爱情他要自己面对,课堂教学却能教学相长,师生协力,他给学生心中洒下了神圣的乔木的种子,并期许他们就是祖国的未来。
防汛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防汛团体组织的一个部分,每一个人身上,折射着集体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就在洛云飞阴晴不定乍暖还寒的爱情故事的过程中,凌汛防汛抢险开始了。
险工防守解放前由汛兵承当,大汛时兵勇不足,征民夫协防。解放后专职修房工人驻工防守,大汛时调民工协防。1977年后,建立了班包险工组包坝头的岗位责任制。各险工均设有守险房、仓库、常年储备防汛料物、工具,都是有国家拨款,除了修防段常备库存外,主要由沿黄群众储备其他防汛材料,平时估价户存,大队小队里登记注册,用时随到随取,工后按价付款。汛期防汛人员的生活报酬,1949年以前每人每天秋粮4.5市斤, 1950年后每工日0.4元,后续涨至1.25元。现行标准0.8元。最紧急时刻,全县全民全力以赴,每人每天只发茶水费0.2元,生活费用由大队小队负担。机关单位由相关单位负担。洛云飞的小队就由芙蓉中学负担。
“小险吹哨,大险左岸敲锣,右岸击鼓。我们这边是锣声。一旦有信号,大家赶紧往承包的河段上跑。”洛云飞一再给队员解释。接到县防汛总指挥的指令,他的小队连夜住进坝边村子,这里距离承包河段很近,能遥遥望见河坝工地上高高矗立的抢险标志——白天的红旗,夜间的红灯。他们河段西邻着工业系统的河段,队员中有贾达,队长叫宗德仁,是1979年第一批退役的越战军人。东邻是一城四关的市民,城关镇书记直接当小队长,民工包括尹松强的父亲尹老板。
“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卉原县的河面还是一片沉寂的冰面,黄河上游河段则次第解冻开河了,大量冰块顺流而下,到了卉原县的120度的转弯处,极易壅冰叉塞,数小时内可成冰堆,冰堆堆积成冰坝,冰坝叠加成冰山,冰山直插河底,拦腰截住黄河水的去路,这时候河水在卉原境内暴涨如釜内开水沸腾,若漫溢大堤,一般人力是难以抵御的。防凌措施以破冰为主,主要方法是凿打冰沟,撤土融冰,人工撬拔,船只晃压,飞机大炮轰炸,炸等,炸药爆破效果较好,至今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