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子的道,必须从道的本身和道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2024-06-22 09:45:32 对于物体的本身和作用这两个概念,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如电视机可以看电视,茶杯可以喝茶,电视机、茶杯的本身就是指这个物件,看电视、喝茶就是指物件的作用。任何东西,任何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本身和作用这两个方面构成的,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有本身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他的作用;任何一种作用的产生,就一定有产生这种作用的本身存在。在宇宙中,在天地间,在世界上,不存在只有东西的本身却没有作用的,也不存在只有作用却没有本身的,无一例外。用中国文化的术语来说,一样东西的本身就是指这样东西的体,这样东西的作用就是用,任何东西都是有体有用的,不存在只有体而没有用,也不存在只有用而没有体。道家文化认为,道也有一个体,道的体就是先天的一物,是宇宙天地之前的东西,并不是宇宙天地形成之后的后天的东西,也不存在于后天的宇宙之内,在宇宙之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是道的体,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在这个宇宙天地之内,是找不到道的体的。所以,道的体是虚无缥缈的,是寂兮廖兮的,是窈兮冥兮的,是恍兮惚兮的,这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那么,道的用是什么呢?老子的《道德经》也讲得很清楚,道“可以为天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的用可不是能看电视、能喝茶那么狭小,而是生了宇宙天地万物,也就是说,一切都是道所生的,包括人类也是道所生的。如果不肯承认自己是道所生的,还要把自己凌驾于道之上,认为自己可以掌控道、把握道,或者把道当作是后天的什么规律,自己可以利用规律来如何如何,那都是不对的。在承认了道生万物、道生人类之后,就可以推理出以下道理。有这样一个问题,曾经问过了很多人,不妨再来问问各位读者网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到今天为止,道的“三生万物”生完了没有?在以后的时间里,道还要不要继续生万物呢?如果要真正学习道家文化,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理解清楚,否则是很难学会道家文化的智慧之学的,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大家都能抽空思考一下。在上面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万事万物的变化中,看出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万事万物的背后,能不能领悟到生生不息的道用。如果能够认识到道的体是虚无空空的,道的用是生生不息的,这就给道家所主张的一切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没有道的体和用作为理论基石,整个道家文化的体系,也就无法建立了。道家文化,就是根据虚无空空的道体,有着生生不息的道用这个理论基石,才要求人们做到无为、不争、处下、若谷,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心灵达到虚空,只有让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才能体会到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在道的作用下产生智慧。这就是道家文化为什么始终强调要“致虚极、守静笃”的原因。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道家的理论基石,误把后天的规律、天时当成了道,就势必会把自己的心,落在所谓的规律、天时上,也就不可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当然也就达不到空灵的境界,要想产生智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对于道家内丹术来说,很多人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内心空灵、灵感勃发的感觉,就连内气都不能发动,就是因为认识不到道的体用关系,也就是把后天的东西当成了道,这样就达不到虚无空灵的境界了。这都是对道家文化的基本理论认识不够,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基于以上理论,再次对有关网友的提问答复如下。有网友说:我理解道是波,可以说是能量场,聚集以后成为粒子,不断聚集最终成为物质,现代科学称为波粒二相性,对吗。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波肯定不是道的体,因为道是先于天地的,波是后天的东西,是道所生的。不管是电场、磁场、引力场,都体现了道的生生不息的生力,虽然还有很多人,对于道的生生不息的道用,也就是生力这个概念,还无法理解,但只要反问一下,如果没有了电磁场、引力场,人类会怎么样呢?是不是都无法生活在地球上了?所以,电磁场、引力场正是为了人类的生生不息而存在的,正是体现了道的用。有网友说:其实道就是自然法则,宇宙按自己的法则运行,万物按自己的法则生生不息,阴阳消长,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即对立又统一。道并不是一个具体或有具像的物。人类的活动遵从了自然法则,就能成功,违背了自然法则就会失败甚至带来灾祸。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道是先天之物,任何的自然法则都不是道的体,而只是道的用。我们希望你能够在你这段话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一下,自然法则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很显然,自然法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类的生生不息,你也不是说了“人类的活动遵从了自然法则,就能成功”吗?所以,自然法则正是道的用,我们还希望你再往上思考一下,生生不息的这股力量来自于哪里呢?是不是就可以想到,生生不息的道用来自于道的体了吗?有网友说:你把老子的道最后总结为生力,什么是生力呢?你张飞打岳飞,十八扯。老子的还本来就很玄,玄之又玄,故弄玄虚占相当大的比例。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老子的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玄虚,只不过非常抽象,所以我们常说,要用高度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才能领悟到老子的道,因为道不是具体的某一件物体,如果不习惯或者不具备抽象思维的人士,是很难通过抽象思维来理解道的。就好比海浪中有一艘密封的船,而你从小到大都在密封的船仓中,你能感觉到船和自己在上下起伏,却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因为在船仓中是看不到海水的。如果有人告诉你,船正在海浪中,也许你还不相信,还要骂人家瞎扯,只有当你跑到外面来,才能看到是海浪把船颠簸得上下起伏。对于道的认识也是如此,道在宇宙之外,而我们在天地之中,所以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道的,但能感受到生生不息的道用,我们正是通过道的用,领悟到能产生道用的,还有一个道的体。有网友说:老子的文字是有上下文的,不能生拉硬凑。就比如这“可以为天下母”,原文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用现在的话就是在讲因果间的关系。“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这是再说“道”在不同层面的不同表现。这俩和有无相生和三生万物是说的一个事儿吗?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的甲本、乙本《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你若不信,请自行核对。所以我们一直说,要读懂《老子》、《周易》,必须要核对古墓中出土的文献资料,仅仅凭传世的版本是不够的。你所引用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一段,讲的并不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而是体用关系!体用关系就是母子关系!也就是道体生道用的关系!表示道的体是天地之母,你若能领悟道的体,就知道万物都是道所生的,你若要永远都在生生不息之中,就要把自己的心灵也变得跟虚无的道体一样,也就是说,你要想有,就要先无,这就是“有无相生”,也是道家文化的总纲。你引用的“道生之,德畜之”这一段,就表示道的生生不息始终作用着万事万物,只不过作用的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促使万物的生生不息。正因为虚无的道能生万物,所以我们先要“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生生不息,也才能内气发动,由此可见,你所引用的这两段跟“有无相生”、“三生万物”,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有网友说:天乃道,天即是道。太极阴阳图,白鱼代表天。白鱼只有一个小黑点(鱼眼)其它部分空空如也。这个黑点,即是道,老子所讲的“其中有精”。“精者,小之微也。”精就是细小、细微的意思。“天地含精,玩物化生。”天生万物,道生万物。靠的就是这“莫显乎隐,莫显乎微”精微的、隐藏着看不见的“毫末”。用现代人的语言讲,就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微粒、基本粒子。就像铁和氢气,常人看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而站着道的角度去看,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只是原子数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和化学性质。对于这位网友,我们只能说:你还是先把化学学好了再来吧,你不知道铁原子和氢原子是两种不同的原子吗?初中生都知道,氢原子是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而且共有三个同位素,铁原子是由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组成原子核,核外又有26个电子,共同组成了铁原子,这又何需用道的角度去看?莫非初中生也成了得道之人?有网友说:道法自然,在自然中有一个道,所以人类要回归自然。不要有各种各样的约束。一切要自然发生,自然存在,自然结束。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在古代汉语中,自然是自己然、自己如此的意思,绝对不是自然界的意思,你这是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古代的文章了。另外,什么叫自然发生?比如我看到一个美女,就想把她抱回家,这算不算自然?何况,道在自然界中体现的是道的用,而不是道的体,希望这位网友能够好好学一点古代汉语,再把体用这一对概念学学清楚。有网友说:這样的理解道基本上就是不懂道!什么是道?道就是宇宙本体,它无形,无声,无体。宇宙就是道的演化运动过程,天地万物就是道演化运行的产物,万物终将复归于无形,无声,无体的道。周而复始,永不停止。這就是老子迠立的世界模式,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学体系。无形的道,与我们旳宇宙,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宇宙是道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什么是道?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道!或者说都是道的表现形式!都在道的运动过程中!将来都会回归于无形的道!永不停止!对这位网友答复如下:你差不多已经摸到道的边沿了!你也认识到无是道的体,有是道的用,但是把道的体用误解成循环了!你把道的体用误解成无——有——无这样的循环模式,这是不对的!体用关系就是本身和作用的关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如同一双筷子,这两根小竹棒就是筷子的体,可以用来吃饭就是筷子的用,这就是体和用同时存在;如果某一天你把筷子烧了,作为筷子的体和用也就消失了。这才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出”对应“异名”,这样的断句才符合古代汉语,而不可以断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你把无跟有理解成前后循环,就不是“同出”了,对不对?以上,是对诚心学道的网友们作出的答复,由于我们的道学水平也很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何况道家文化的理论非常精深,以上的答复难免会有不完整之处,谨向大家表示歉意。还有某些网友的评论:自然之道是先验的存在,法之而有天道、地道、人道——凡道,皆由主体运动而生成道之本体,是主体自始至络的运动过程。老子有言,“绝圣弃智”。却说什么“结合《史记》领悟老子庄子的智慧”?这样的评论,纯粹就是不懂装懂的刷存在感,我们也就无语了。大道精深,我们愿与各位学道之士共勉。中国儒道佛文化是怎么来的?各有什么特点?该先学哪一家?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站在道的高度,让心灵跳在空中看自己,才有智慧看清一切庄子的齐物论是有点晦涩难懂,就请看看这样的翻译和讲解 赞 (0) 相关推荐 老子的逆向思维:价值主体与时间之道 刘在平 什么是价值?通过书籍或网络查阅一下,说法很多.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与功能.价值有两大要素:一是客体的 ... 《道德经》这一下闹大了!老子是穿越回到2500年前古代的现代人 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载体!而书籍就是最为直接的一种,那些被称为奇书的就记载了太多秘密! <道德经>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集大成者,长久以来被单纯的贴上宗教文化的标签,这是一种极其无知的思维固化 ... 老子: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凡事都应遵循道的规律 #道德经智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 什么是老子的“道”——“对立统一”的终极展现 "对立统一"原理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两大基本原理之一,"道"是"对立统一"原理的终极产物. 老子是如何发现道的 你看见左手了吗?--看见了.那你 ... 上善若水,兵形“象”水:道家老子的道与兵家孙子的兵有哪些异同 我们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强者总是比弱者有更多的生存之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弱者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依靠和被动服从,所以,便有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又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强 ... 老子的道 4.<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qu ... 老子的“道”,比天还大,比地还久 文/李学山 世人总说老子思想消极,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又喜欢"道法自然"? 成功人士喜欢"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更多的是表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一种自己效法 ... 七擒孟获,诸葛亮没有告诉你的老子之道 圣悊老子说: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穷." (<德道经>第八章<请靓>) 意思是说: 修之身德道大成者,他们获得的圆满成功,在常人看来有些缺 ... 徐山:《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辨正 <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学者理解有分歧.本文从<老子>的成书背景出发,指出第一字的"道"是老子思想的"道&quo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之由来——自然而然,道之名的由来——表明道的规律 (一),经文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 老子的“道”,怎么又变成“大”了? 老子的<道德经>满篇都在讲"道",可是在第二十五篇老子给道定名的时候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原来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