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国人民未来的购买意愿清单,我想起立鼓掌
01
前几天,看了一份报告,对比了中美等五国消费者未来半年的消费倾向。
报告是BCG(波士顿咨询)和数据分析机构Dynata做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的信心变化,他们每隔一到两周做次消费者调查,分析实际消费行为,做出相应预测。
报告显示,中、美、英、法、意五国消费者,未来六个月的消费倾向基本相似,要增加和减少的消费品类重叠度很高。
比如,要增加的消费品类,都包括预防性医疗、药物、食品、家居用品、教育和储蓄。
要减少消费的品类,都包括差旅、奢侈品、烟草、外出就餐和娱乐。
最想增加的消费清单
最想减少的消费清单
虽然项目相似,但各国人民的侧重点不同,你看,中国人民更倾向于消费,而美国人民居然倾向于储蓄。
02
在中国人民愿意增加的消费品类中,有两项是其它国家没有的。
儿童保育和保险。
儿童保育我不了解,但保险排在最想消费清单的第六名,有点让人意外。
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新冠疫情应该是咱们生活中遇到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了,原来觉得风险很远,现在发生在身边,大家都很受触动。
何况疫情期间,各大保险公司反应迅速,从抗灾支援到产品、服务升级,也挺长脸。
此外,中国人民的保险需求强于其他国家,也和我们的保险基础太弱有关。
根据《海外版》数据,截至2017年,中国人均保单持有量仅为0.05张,而发达国家是1.5张以上。
按银保监会公布数据,2019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为4.3%,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为3046元。
光看数据没感觉,对比老美,2017年美国的保险密度就达到了4216元,保险深度7.1%。
要知道,美国的保险深度排名并不高,仅排在第18位,第一名是中国台湾:21.32%。
保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中国正在逐渐进入良性阶段,最近几年保险密度增速很快。
03
大家开始重视保险,是好事,但要理性,别冲动。
当年《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轰动全网时,就引起一波保险消费高峰,但很多人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
保险要配,但别过度。
保费占比最好别超过家庭净收入的20%,还要分配家庭资产到教育、医疗、养老储蓄等各方面,别都被保险占了。
保障配置也不用一次性完成,可以适当拉开购买间隔,减少资金压力。
此外,增加缴费周期、减少保障期间、先把家庭主力成员关键年龄段的保障做足,都是保费预算规划的好办法。
最后,大家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导致保费增高,但保障不足:
1、大品牌溢价
某些大品牌产品,保障低、保费高,并不划算。这种情况,建议先了解下中国的保险监管机制和保险的合同法原理,再做决定不迟。
2、返还型保险
返还型保险,可以理解为“保险+储蓄”的组合,虽然能拿回钱,但保障很低,保险的作用没起到。做资产规划,还是“保险的归保险,储蓄的归储蓄”。
3、捆绑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是一定能拿回钱的保险,骨子里也是“保险+储蓄”。而且,寿险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尤其儿童,没必要买这类产品。
4、“消费升级型”保险
重疾险越来越“臃肿”,附加保障越来越多,单价也越来越高。
这些附加保障不是没用,但不是核心保障,比如重疾多次赔付、心血管重疾二次赔付等。
附加保障买多了,容易导致核心保额减少,保障倒是全,但力度不够。
04
把保险列入最想消费的产品清单,是好事,我都想鼓掌庆祝。
还是那句话:保险要买,别过度。
买保险,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情,这源自人类的天性:防范风险和追求完美。
但人们对保险往往形成两种极端阵营,要么完全否定,要么期待过高。
保险也是一种商业金融产品,别神化它的社会使命,别感性消费,而要理性运用。
结合家庭情况,固定保费预算,在预算范围设定合理的保障顺序和保障额度,再做好未来2-3年内的加保计划。
这就挺好。
不要脸的再次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