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四战之地能不败是他的本事,给儿子留了雷就是他的失误
读《晋书卷一百十八_载纪第十八_姚兴下_尹纬》
姚兴的下半辈子基本是内忧与外患中度过的。典型的各种烦恼伴随,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外患方面主要是来自各位比较好的“老朋友”,西凉方面乞伏乾归、沮渠蒙逊、秃发傉檀三位活宝是典型的耍赖皮,大军出动打不过就投降,大军一走就继续各种不服,在一千年前就把游击战的精髓领悟到了极致。姚兴也是没有办法,要灭掉他们吧挺费周折,不灭吧始终是些隐患,谁让西北穷呢,他们除了抢你的也没别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方法(抢劫行业占他们GDP的比重估计有一半)。
这几个虽然讨厌但只是小虱子而已,北魏方面刚刚吞并了后燕也需要时间进行消化,既然东面与西面暂时危险不大,那么主要的问题就来自南方与北方了。
南方的东晋刚刚经过了一段动荡的岁月,桓玄篡位、刘裕崛起……本来人家也是没有多少心思来关注你的,可是姚兴老兄一直想扩大自己的宅基地,趁着人家各种不方便揩了人家不少油。你以为人家内乱会一直下去,没有精力来报复你的时候,你的倒霉日子就快来了。刘裕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定了桓玄和一大批不听话的人,腾出了手,这下报复就会如暴风雨一般到来了,“幸运”的是姚兴把这个原子弹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如果说对于南方是属于想侵略但没有打痛对方的话,那么对于北方完全可以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赫连勃勃这位兄台当年被北魏逼着差点去着急见上帝,在这种情况下姚兴善心大发救了他,可以说是姚兴的支持给了他坐大的资本。没想到赫连先生在强盛后,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要把原来的老板给兼并了,没有办法,政治绝大部分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有时候外患虽然严重,但是凭着姚兴集团的励精图治暂时还能稳住,但是内忧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内忧说白了还是权力的分配问题,姚兴的太子是姚泓,一位典型的偏文类人物,基本就是天天口头上各种仁义道德,对于那种打打杀杀的稍微懂点但不是太在行,在大部分人眼里他会是个“好”皇帝,但是比较柔弱。而内忧的另外一位主角姚弼个性方面恰恰相反,他是典型的属武的人,不喜欢文绉绉的那种书生,就喜欢舞刀弄枪的,在当时这个大乱世来说他的用武之地比较广泛,经常带着人去砍敌人,英勇善战,所以颇得姚兴喜爱。
一般这种父亲同时喜欢几个儿子的,最最容易造成亲族之间的互相厮杀了。姚兴的运气比较好,因为他死前来了个回光返照,发现姚弼坐不住了,趁着还有一口气为王朝解决了这个分裂的隐患。但是从长远来看,姚泓接盘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面对着雄心勃勃的刘裕他是没有能力去对抗的。
尹纬这位兄台从小就聪明伶俐,非常的喜欢看各种宰相的书。他是第一批拥立姚苌当老大的人之一,所以属于嫡系部队。姚苌死后他就辅佐姚兴,对内各种经济政治建设,对外出谋划策灭了苻登,可以说他就是姚兴的首席谋士,也算是张良这种类型的人才吧。这种宰辅类人才看多了后,会发现这些人小时候基本都是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帝王有传承,但是宰相大部分还是靠着自己的实力上去的(中国社会不像西方,大权都是贵族世袭,至少中国的贫寒之士假如真是有才的话,还是有机会能进入最高权力中心的),所以这点来说这个职位基本都是当时社会上最顶尖的人才。但是这帮家伙也都有另外一方面,比如王猛、张宾还有这位尹纬等,他们在穷困潦倒的时候都是天天烧香拜佛渴望天下大乱的主,这……也许只能解释为他们不想平生所学浪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