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 沈国

沈国简介

聃国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季载(武王最小的同母弟)的封国。季载贵为周成王王朝司空,位列三公。聃国是侯爵大国,国域在今安徽、河南一带,北至黄河、东至杞县(杞国)、西至荥阳(东虢)、南至淮阳(陈国)。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公元前506年,沈国被晋国支持下的蔡国灭掉。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后来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

沈国故地在今天安徽临泉、河南平舆、河南沈丘一带,有很多沈国古迹遗存可考。

沈国究竟封于何处,史学界争议颇多。有人说封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有的说封于今河南平舆县北射桥镇古城村,还有说封于今河南固始。然而这些都值得怀疑。持以上诸说者,是把沈、渖、聃混为一谈,所据是它们古音相同或相近。

沈国之悲

沈国位卑势弱,在春秋时代强国争霸中左右为难,苦不堪言,因地近强楚,与楚交好,又有沈氏公族在楚为官,故多依附之。由于沈国是楚国的同盟国,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

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

前583年春,在晋国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同盟的楚军败逃,晋军讨伐蔡国和楚国后,又攻破沈国,掳走了沈国国君揖初 。

前558年和前537年,沈国又两次随楚伐吴,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左传·定公四年》载,前506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 。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滑,这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换而言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就是在春秋时期被消灭的。沈国,姬姓,周朝诸侯国。周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沈国这一诸侯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遭到了晋国的打压,乃至于被晋国支持的蔡国所消灭。

首先,对于沈国来说,是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对于沈国来说,祖先是季载,即聃季载,或作“冉季载”。为周朝诸侯国聃国(国都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冉姓的得姓始祖。其裔孙亦有被封于沈子国(国都在今安徽临泉)者,所以他还被沈姓族人尊为始祖。《水经·汝水注》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可见沈国国都其最后国都的遗址可能在河南平舆北射桥镇古城村。

而依《沈子国》记载“公元前1063年,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封聃季载于聃。唐代张守义《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曰:“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四人,为嫡出。季载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称季。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一百二十里处,即今古城址。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沈国究竟封于何处,史学界争议颇多。有人说封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有的说封于今河南平舆县北射桥镇古城村,还有说封于今河南固始。然而这些都值得怀疑。持以上诸说者,是把沈、渖、聃混为一谈,所据是它们古音相同或相近。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周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对于周平王东迁,无疑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天子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戎狄等势力,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同时,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对几个立下功劳的诸侯进行了封赏,比如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就得到了周平王的犒劳。而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也正是因为支持周平王东迁,从而得以正式建立。在分封之初,沈国这一姬姓诸侯国的爵位是侯爵,这无疑可以和晋国、卫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国相提并论。不过,对于本来是侯爵的沈国,却在春秋时期被降为子爵诸侯国,这是因为沈国和楚国结盟,从而得罪了晋国乃至于周天子。

践土之盟是指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前632年(左传僖公28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彼时,沈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没有参加晋文公重耳主持的践土之盟。在此基础上,沈国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自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爵位。除了爵位的降低,沈国因为处在郑国、楚国、蔡国、晋国等诸侯国之间,从而失去了扩张的空间,更因此遭到了周边大国的屡次进攻。

由于沈国是楚国的同盟国,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遭到了中原诸侯国的讨伐,但是,沈国只能依附于楚国。因为沈国一旦和楚国相抗衡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被楚国直接吞并。沈国故地在今天安徽临泉、河南平舆、河南沈丘一带,有很多沈国古迹遗存可考。在春秋时期,楚国已经将势力扩张到沈国一带,这迫使沈国不得不和楚国结盟,并且对楚国马首是瞻。

最后,公元前583年春,在晋国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同盟的楚军败逃,晋军讨伐蔡国和楚国后,又攻破沈国,掳走了沈国国君揖初。在整个春秋时期,虽然我们常说是晋楚争霸。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晋国都是占据上风的,也即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役,同样是晋国胜多败少。而这,无疑让本就弱小的沈国,更加艰难生存了。公元前558年和公元前537年,沈国又两次随楚伐吴,也即沈国参加了楚国和吴国之间的战役。公元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

根据《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由此,对于弱小的沈国,在公元前509年正式告别了春秋历史的大舞台。在沈国灭亡后,沈国的后人以沈作为姓氏。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如今,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福建大部、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等地,沈姓的分布相对密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沈国地理考

沈国,姬姓,是周代淮河流域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关于沈国的族源与具体地理位置,先秦两汉史籍语焉不详,为后代学术界留下了诸多谜团。首先是关于沈国的族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传统的观点认为沈为文王幼子聃季载所封之国,分封的时间在周成王之时;另一种观点认为沈为周公之后,其始封之君为周公之曾孙,约封于鲁炀公、幽公之时。而关于沈的地理位置,也有两种主要说法:一说在今天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说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我们认为:沈国本为周公后代,沈国与文王幼子聃季载所封之地聃:非一个地方,聃季为沈国始封之君之说属于历史误传;沈国原属一个子爵小诸侯国,经西周时期的经营而逐渐强大,其地域远远超过周王室规定的子爵疆域,至春秋时期,沈国的地域跨安徽临泉与河南平舆、项城等地,而临泉与平舆的交界处属于沈国的中心疆域,沈国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县北。

一、关于沈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在周代,同时存在两个沈国,一在淮河流域,一在汾水流域。《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此沈国即汾水流域之沈,为少昊之后。另一沈国处于淮河流域,为姬姓之沈国。而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二》则说:沈氏,姒姓,子爵。《春秋》有沈子逞、沈子嘉。定四年,蔡灭之。郑樵以沈国姒姓,不知何据,可能是出于对《左传》的误读。《左传》记金天氏之后有沈姒蓐黄,本为四个不同的国家,郑氏可能误将沈姒:连读而造成了沈为姒姓的误解。沈国为姬姓诸侯国,从汉以来的绝大多数典籍中所记基本相同。沈国开国之君到底是文王之后,还是武王之后,抑或是其他的某一位姬姓贵族的后代,这是探讨沈国历史渊源的关键。

1.沈国非聃季载所封之聃:周灭商之后,为安定天下,大封功臣、昆弟及上古圣贤之后为诸侯,以屏蔽周王室。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地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管蔡世家。从《史记.管蔡世家》这条记载来看,武王在开始分封诸侯时,因康叔封、冉季载这两位同父弟弟年少而没有分封。武王去世之后,成王继位,因康叔、冉季品行优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管蔡世家,《左传.定公四年》也记载: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杜预注曰:聃季,周公弟,司空。从史料来看,聃季曾为周王室司空,并分封于聃国,所以《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富辰语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一些史料认为,这个聃季载所分封的聃国就是周代位于淮河上、中游之间的古沈国。宋人欧阳修等所编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于沈,汝南平舆沈亭,即其地也。春秋鲁成公八年为晋所灭。其后,郑樵《通志.氏族略二》也承是说 。罗泌的《路史.后纪十》也说:武王之封母弟也,惟季载少,使食于沈,成王立,为司空。从宋人的记载来看,季载所封的聃国就是沈国。事实上,聃国即沈国之说不能成立,其理由有三:

其一,《左传》言鲁、卫、毛、聃,而同时大量记载沈国历史,可见《左传》的作者明确将聃国与沈国视为两个不同的诸侯国。

其二,《国语.周语中》载富辰语曰: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须由伯姞,郐由叔妘,聃由郑姬,息由陈妫,邓由楚曼,罗由季姬,卢由荆妫,是皆外利离亲者也。韦昭注曰:聃,姬姓,文王之子,聃季之国。郑女为聃夫人,同姓相娶,犹鲁昭公娶于吴所以亡也。富辰所说的郐国在公元前769年亡于郑,鄢国也于春秋前期为郑所灭,息国、邓国分别于公元前683年和公元前678亡于楚,罗国于公元前690年前后亡于楚。而卢国灭亡的时间不可考。富辰认为这些国家的灭亡都因为婚姻的外利离亲所致。富辰谏襄王时间是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可以说明,在公元前635年前,这些国家全部灭亡,当然也包括娶了郑姬的聃国。而从《春秋》和《左传》来看,沈国在春秋中期和后期十分活跃,一直到公元前506年才为蔡国所灭。由此可见,在春秋前期就已灭亡的聃国与春秋后期为蔡所灭的沈国非同一国家。

其三,从史料来看,沈国为子爵,在周代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小诸侯国。作为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管、蔡、郕、霍、鲁、卫、毛等国,多为公、侯之爵,最低也是个伯爵。而为周王卿士的聃国当不至于封成一个地位较低的子爵之国。综上所述,文王少子季载所封之聃国与沈国并非同一诸侯国。

2.沈国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后宋人欧阳修、郑樵、罗泌等都认为沈国为季载所封之国,后代论沈国之族源者大都以此为据。直到现代,因沈子也簋(或言沈子它簋)的出现,才让人们对沈国的族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沈子也簋属于西周早期的器物,仅存簋盖。内壁铸有铭文149字。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铭文主要内容也曰:朕胞考命乃驩,沈子作听于周公宗、陟二公。沈子缅怀多公能福。乌乎,乃沈子弥克蔑,见厌于公。休沈子肇田:作兹簋,用载飨己公,用格多公。其剧爱乃沈子也唯福。也用怀柔我多弟子,我孙克守型教,懿父乃是子。郭沫若认为:也:字为沈子之名,沈本姬姓之国,为鲁之附庸,今以此本铭考之,实鲁炀公之后也。按《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王灭商后,封周公旦为鲁公,周公留佐武王,以其子伯禽为鲁公,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鲁周公世家。以郭沫若的考证,则此沈子当为炀公之子、周公旦的曾孙,是沈国的第一任国君。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温廷敬先生认为:沈的始封君是周公的后代,作器的沈子实为周公之曾孙。这与郭沫若观点相同。但温先生又认为,其父始封于沈,沈子继其父封,所以作器之沈子实为沈国的第二代国君。杨伯峻先生承此曰:沈,国名,传世器有沈子簋,据铭文,知沈子实为周公之曾孙,其父始封于沈,沈子纪其父封,然犹秉承其大宗周公。陈梦家先生则认为,器铭所谓沈子:不是作器者的名字,因铭首为它曰,而不是沈子它曰,铭中有乃沈子,意为你的沈子,沈为形容词,所以此器与沈国无关。还有学者认为,此器作于周成王时期,当时周公尚在人间,沈子一族是从周公一族中刚分离出来的小宗。如单育辰的《再论沈子它簋》一文说:铭文里的周公、同公、公都是一个人。从用绥公唯寿的铭文来看,周公仍然在世。而沈子它的父亲在铭文里被称为朕吾考、吾考、考,可见已经过世。并且认为:沈子它同周公这一族是有密切关系的,很可能沈子它之父就是刚从周公一族分立出来的小宗。这里的二公:应指周公家族中过世的先公。然后沈子它说他的父亲得到了大宗周公的关照:沈子它的这次行动赢得周公的满意。此后,沈子它把自己的贾积:全部拿出来,做了这个簋。多公:应指周公一族中已去世的先公。接着又祝愿做器者沈子它常有福气,在世的周公寿考,并使自己的弟、子、金荣权孙子能有效法的榜样。经过学术界反复探讨,沈子一族出自周公,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从铭文中沈子作听于周公宗、陟二公来看,沈子之上从周公旦以降至少有三位先辈,这从用格多公一语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从此来看,郭沫若认为此沈子为周公之曾孙、鲁炀公之子一说是可信的。

二、沈国地理论考关于沈国的地理位置,《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有平舆:县,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从汉魏至清代,文献记载都将沈国与平舆、沈亭这两个地名联系起来。所以,弄清楚汉魏以来的平舆沿革及沈亭位置,才能够确定周代沈国故城的具体位置。

1.平舆地理沿革《汉书.地理志》载,汝南郡:辖县三十七,其中有平舆、南顿、新蔡、期思、浸、项等。其中,南顿县故城在今天项城县南顿镇,项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期思县故城在今淮滨县期思镇,新蔡县故城在今新蔡县,那么,汉代的平舆县故城又在什么地方呢?《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条载:汝水又东南,径新蔡县故城南。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上承汝水别流于奇頟城东,东南流为练沟,径召陵县西,东南流注,至上蔡西冈北,为黄陵陂。陂水东流,于上蔡冈东为蔡塘。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澺县,旧沈国也,有沈亭。

《春秋》定公四年,蔡灭沈,以沈子嘉归。后楚以为县。,左迤为葛陂,陂方数十里。水物含灵,多所苞育。昔费长房投杖于陂而龙变所在也,又劾东海君于是陂矣。陂水东出为鲖水,俗谓之三丈陂,亦曰三严水。水径鲖阳县故城南。鲖陂东注为富水,水积之处,谓之陂塘,津渠交络,枝布川隰矣。,径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

《水经注》所言的澺水即今天的洪河,流经驻马店市的西平、上蔡、平舆、新蔡等县,与汝河相会而入淮河。根据《水经注》所记澺水流向及相关的地理,汉晋时期的平舆故城正处于上蔡、新蔡两县之间的洪水附近;从澺水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来看,汉晋平舆故城在今天的平舆县城之北的洪河北岸。从秦汉史料上来看,汉代的平舆绝非在临泉。春秋至汉代以来临泉称寝丘、寝、浸。

《史记.白起王剪列传》: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可见,秦时平与(平舆)与寝为两地。《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有平舆县和浸县,亦能说明汉时的平舆与寝为两地。当代学者徐少华认为:汉晋平舆县当不出今河南平舆县北、上蔡县东(偏南)、洪河北岸的射桥至庙湾一带。徐氏的判断是正确的。南北朝时,梁重置平舆县,北齐废除,其地在今安徽省阜南县境。所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两个平舆县,平舆县,故沈国,战国时为楚邑,故城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六十里。又曰:南朝梁置,齐周时废,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南,俗呼远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载被称为远城的平舆故城,在距今阜南县城西南5公里左右的谷河南岸。春秋时称为鹿上,西汉为原鹿县,东汉改封为原鹿侯国,南朝梁时在此置平舆县。远城实即原鹿城的误读。至隋代,在今安徽与河南交界处重置平舆县,属汝南郡。据《隋书.地理志中》载:(平舆县)旧废,大业初改新蔡置焉。有葛陂。

《水经注》曰:澺水又东南,左迤为葛陂:陂水东出为鲖水,俗谓之三丈陂,亦曰三严水。澺水自葛陂东南,径新蔡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汝鲖水即今之流经安徽阜南县的谷水,从《水经注》的描述来看,葛陂的位置当在今新蔡县北的孙召一带。隋朝时的平舆县本是从新蔡县析出,其境内又有葛陂,可见,隋时的平舆县处于今平舆县与新蔡县和安徽临泉县三县之交界处,在汉晋时期平舆之东南、南北朝时的平舆故城东北。唐宋时期,袭隋制仍设平舆县,关于唐宋时期平舆县故城位置,据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平舆)在预[豫州]东北五十四里。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二》载:平舆故城在蔡州汝南县东。唐代的豫州、宋代的蔡州治均在今河南汝南县。从张守节、郑樵所记来看,唐代的平舆县城仍为汉晋时期的平舆城,而宋时期的平舆县治已南迁至今天的平舆县城附近。综上所述,汉晋时期的平舆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平舆县北的射桥一带;南北朝时又在今安徽阜南县设平舆县。隋时在今河南新蔡县、平舆县和安徽临泉县交界处设平舆县,仍属汝南郡,治所不可考;唐、宋时仍设平舆县,属蔡州,唐时平舆县治所在汉晋平舆故城,宋时南移至今平舆县城;元、明、清三代省平舆县入汝阳县;新中国成立之后,重置平舆县,先属信阳专区,后属驻马店专区,即今天的平舆县,在汉晋平舆故城南。

3.关于沈亭的辨析沈亭是周代沈国故城重要的地理坐标。:沈国历史与地理论考第《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平舆:县颜师古注引应劭语曰: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左传.文公三年》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杜预注云:沈,国名也。汝南平舆县北有沈亭。

《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条载:陂水东流,于上蔡冈东为蔡塘。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东汉后期人应劭和晋人杜预所说的沈亭就在周代沈国的都城附近,也是沈国故城的地理坐标。这个坐标在《水经注》中得到确认:沈国故城及沈亭就在今平舆县城北、洪河北岸射桥附近。但后代学者有很多人认为沈亭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并以此来确认周代沈国的故城。如臧励和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沈丘集,在安徽阜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滨临颍水。西北距河南沈丘县三十里。春秋时为沈国。

汝南平舆县北有沈亭,亭在今沈丘镇东五里,镇即古寝丘也。钱穆《史记地名考》云:平舆废县,今安徽阜阳县南。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沈丘镇,即春秋时沈国,沈亭在镇东五里。镇即今古寝丘,楚相孙叔敖所封。又河南沈丘县东南有沈亭,盖与阜阳沈丘接壤。马家敏《临泉县历史沿革考述》一文认为:杜预《史记.注》讲:平舆北有沈亭。杜预是晋代人,他那时的平舆还是第一个平舆,他讲平舆北有沈亭,那么沈亭是什么呢?沈亭的记载在《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是这样的:沈郢,周朝时(现)沈丘人。文王十子聃季之裔,有高行,秦征为相,不就。作沈亭于颖滨,游钓终身。沈郢,历史上称为高士,他不愿作官,作沈亭以游钓,因此沈亭也在历史上大有名气。沈亭就建在颖滨。临泉城北的泉河,自西向东而下,在古代称为颖。明正德六年所修《颖州志》讲:沈亭在州(今阜阳)西一百二十里废沈子国东五里。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今为预备仓基。但有些史料讲在平舆北:。可能是根据当时的平舆县版图而言,沈亭确在平舆县北境的颖水之滨。临泉即为第一个平舆。古代的沈丘镇、寝丘都在今安徽临泉县。大凡以临泉县城为周代沈国故城者都会提供两个证据,

其一,临泉即汉晋时的平舆县故城;

其二,临泉有沈亭,且引杜预平舆北有沈亭之语以证明之。这两个证据都是值得商榷的。如前文所论,汉晋时的平舆故城在今驻马店市的平舆县北而非临泉县。

其三,文献记载的临泉县的沈亭在城东五里,与杜预所说的平舆北有沈亭不合。我们认为在历史上同时存在着两个沈亭,一在今平舆县北,一在今临泉县东。这两个沈亭:不仅地理位置不同,其意义也大相径庭。颜师古《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语云:平舆,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应劭对周代另外一些诸侯国的故城也有类似表述,如阳安:道国也,今道亭是。吴房:本房子国。楚灵王迁房于楚。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以封吴,故曰吴房,今吴房城堂溪亭是。西平:故柏子国也,今柏亭是。安阳:故江国,今江亭是。由此可见,应劭某亭:的表述,大都与周代诸侯国的故城有关。这也是晋人杜预和南北朝人郦道元提到沈国必用沈亭:为坐标的原因。而临泉的沈亭只是秦时的高士沈郢所建的一个游钓之所,因其姓而得名,可以说它与周代的古沈国故城毫无关系。因而不能作为沈国故城的地理坐标。

4.沈国故城论考关于沈国故城的位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说在河南平舆县境,二说在安徽临泉县境,三说在河南沈丘县境。因临泉古代为沈丘县所在地,因此二、三两说相互关联。所以关于沈国的地理实际上有河南平舆说和安徽临泉说。

(1)沈国在今河南平舆县境《史记.陈杞世家》载: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陈杞世家,《史记索隐》为唐人司马贞撰,唐代的平舆即汉晋时期的平舆故城,在今平舆县北。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二》说:《春秋》有沈子逞、沈子嘉。定四年,蔡灭之。其地,杜预云:汝南平舆县沈亭。按平舆故城在蔡州汝南县东,此沈国也,子孙以国为氏。宋时的平舆故城即今天平舆县城。

(2)沈国在今安徽临泉县境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开封府陈州沈丘县条云:沈丘县,州东南百十里。东至南直颍州百二十里,北至南直太和县八十里。古沈子国。《春秋》定四年,蔡人灭沈。汉为寝县地。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沈,周国名,姬姓。子爵。春秋时灭于秦。今安徽阜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沈丘集,即其地。今人钱穆《史记地名考》说:平舆废县,今安徽阜阳县南。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沈丘镇,即春秋时沈国,沈亭在镇东五里。镇即今古寝丘,楚相孙叔敖所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三年》说:沈,国名其地在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之沈丘集,西北距河南省沈丘旧县治三十里,今沈丘县则已移于旧治北之槐店。对于历史上关于沈国故城的两种观点,一直争执不下,有学者作出折中的解释:临泉沈子国是先在今平舆射桥村,后因被晋、陈、卫、郑、鲁联军攻破,其城荒废,沈子率众出逃,迁居于此。在后天史料中之所以会出现沈国故城不在河南平舆而在安徽临泉的说法,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是因为春秋时的沈国地跨今河南平舆与安徽临泉县,平舆县东与临泉西皆属沈国。

其二,是因为平舆县的历史沿革。平舆县是判定沈国所在地的最重要地理坐标,南北朝时曾在安徽阜南设平舆县,隋时又在今河南新蔡县、平舆县和安徽临泉县交界处设平舆县。南北朝和隋朝时临泉的一部分也属于平舆县。这就造成了后天临泉即平舆的误解。

其三,是误将沈丘、沈亭与沈国联系起来。我们认为,周代沈国的故城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的射桥一带而非安徽临泉,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古代地理与历史文献有详细的标注《水经注》在描述澺水(今天的洪河)走向时,明确标明沈国位于今上蔡和新蔡县之间,且在洪河之北岸。《史记索隐》《新唐书》《通志》等均承是说。前文已论之,此不赘述。

(2)临泉沈丘、沈亭之得名与沈国无关《通志.氏族略二》载:平舆故城在蔡州汝南县东,此沈国也,子孙以国为氏。又楚有沈邑,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于沈鹿,故为沈氏,其地在今颖州沈邱。郑樵将平舆与临泉两地分得十分清楚。临泉古称沈丘是因为楚贵族公子贞封地而得名。而地有沈亭则是因秦时沈郢建有用来休闲的游钓之亭而得名。故临泉的地为沈丘,亭为沈均与周代沈国无关。

(3)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河南平舆与安徽临泉(寝)非一地《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宝》载: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史记.滑稽列传》载:(庄王)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楚庄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此时沈国尚存,绝不会将沈国的土地尤其是沈国都城所在地分封给孙叔敖之子。这只能说明,沈国并不在寝丘(今临泉)。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周代沈国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县北。

(0)

相关推荐

  • 黄国黄城与黄歇

            黄国故城,在潢川城西6公里处,即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那里大约周长近6公里的古城是黄国故城的结论.黄国故城呈长方形,遗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吻合春秋时期"子爵, ...

  • 周朝灭商,商遗是否有遭到周人的歧视和恶待?

    鲁国的始封之君本是功高盖世的周公旦,但是他身为王朝的最高掌舵人和制度的设计者,百务缠身,并没有精力和时间离开都城前往封地治土理民,鲁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他从殷都带走了"殷民六族 ...

  • 诸侯国:沈国

    沈国,姬姓,周朝诸侯国.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由于春秋时期沈国与楚国毗邻,不得己而与楚国结盟,后多次被晋国或晋国支持的中原诸侯国攻破. 沈国简介 聃国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季 ...

  • 曾经的周边最大诸侯国宋国,为何最后活成了一个笑话?

    说到春秋战国,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战国七雄. 其实在春秋时期,宋国才是最大的诸侯国. 宋国版图包括今天河南东部,还有江苏西北部,以及山东西南部的广阔区域. 其国土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而且都是非常富 ...

  • 知否:顾庭烨他爹种下的蛊,沈国舅才是解药

    转眼知否接近尾声,在小秦氏的哭诉中,逐渐揭秘了为什么顾庭烨的父亲为何如此的对他,还有这顾庭烨是如此的对待盛明兰,他天生就是一个情种么?他其实像极了他的父亲. 顾庭烨的父亲顾侯爷,终其一生只是爱过一个女 ...

  • 清·沈国藩诗词

    沈国藩,字燮堂,监生,江阴人.钦加同知衔,福建古田县知县. 延津旅次感怀 音书何日达萱帷,转恨当年远宦非. 一任关山千万叠,归心只向楚天飞. 愁来拈句强吟哦,诗思无聊转奈何. 谁道吟诗堪遣恨,算来诗不 ...

  • 诸侯国 寒国

    寒国,夏代寒浞在寒水(今名浞河)边(今山东潍坊寒亭区)建国,史称古寒国,是夏朝的一个诸侯国 . "寒"与"干"通;夏桀以前没有干国,只有寒国,夏桀以后只有干国, ...

  • 西周所立七十一国中,唯一一个被封男爵的诸侯国,国祚近700年

    周天子兼制天下,而周武王曾在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分封诸侯国的举动,当时,西周所立七十一国,且在所有分封国家中,也以公.侯.伯.子.男五爵制度来划分.五爵制度中,公爵的诸侯国地位最高,其次是侯爵.伯爵.子 ...

  • Gallery Marking2021“艺术北京”全览(8):吴冠中、陈逸青、沈国良、张大我

    薄烟未散,一缕缕轻盈地飘忽着,地面还留有一丝余热,清爽中带着些许暖意-- 生命里的风景,蕴含着太多的欢喜与眼泪.在辗转的时光中,人们早已习惯以色彩与文字起舞.无尽思绪蹁跹而至,在光阴搭建起的华丽舞台上 ...

  • 春秋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纪国,后世为祭奠其国以纪为姓

    纪国,亦称己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至春秋时代.据<元和姓纂>,纪姓的历史来源,以国为氏,出自姜姓.<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相传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 ...

  • 知否原著:看淡与沈国舅情分,张氏又是那个爽朗大气的女中豪杰

    知否原著:看淡与沈国舅情分,张氏又是那个爽朗大气的女中豪杰 在<知否>原著中,明兰和张氏曾说起过自己当初对未来的规划. 明兰说:"小时候总想着,只要一个小小的院子,衣食无忧,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