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要有你的味道

文:梁雅欣  聂传安


刚认识他们的时候我就提醒这些娃:写作时要避开已经写俗写滥的操场题材——材料难新,感悟难新。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娃写作时把操场当作雷区,自动绕开。

但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些娃还是忍不住写了。但我知道这时的写与曾经的写就会有明显的不同:食材还是那些食材,但味道迥然不同。

且看10班梁雅欣小厨师的手艺。

跑道上,没有刺眼的阳光,也没有风声的喧嚣。(两个“外”的“没有”,其实是想说“内”的“有”)

看看起点上的人啊,一个个都整装待发,除了我——看似淡定,实则心中狂跳不止。(果然,内心中自有“狂跳”)

第一圈。大家几乎是同一时间出发,却在几秒后拉开了距离。冲前,意味着更大的压力;一但被超过,则会被搅乱心境;保留体力,风险又大:万一高估了自己,则会再也跟不上队伍。第一次感觉到迷茫,不过还是追赶到队伍前头。(雅欣此文,虽写跑步,但更多的是在写心理。此即为与曾经的不同)

第二圈。经过了一圈的体力消耗,距离已大大拉开。此时,身边空无一人。前头的人、后头的人,与我像带同等电荷一样,仿佛永远保持着相同的距离。此刻,只能靠意志力了吧——想想再过两分钟一切都结束了。又抬眼望了望前方的人,第二次感觉到迷茫,不过还是咬紧牙关,紧跟上了她的步伐。(“前头的人、后头的人,与我像带同等电荷一样,仿佛永远保持着相同的距离”,恰切的比喻。即形似,更符合刚刚学过电学孩子的身份)

最后一圈。我不再感到迷茫,心中只有那近在咫尺的终点。腿好像已经失去知觉一样,只是机械地摆动着。拐过弯道,最后的百米冲刺。心中的压抑感即刻散去,冲过了终点,回想起最后的冲刺,感到十分快意,就是苦了我这老腿啊!(每圈的感觉似乎不同,曾经的压抑不复存在。体育的魅力在于健身,更在于健心)

好像也不过如此嘛。(到了山顶才有资格笑山低)

每次跑八百米之前,我总会陷入莫大的焦虑中,但也说不出为什么紧张,因为之前从未去在意跑时的感觉。现在我知道了,所惧怕的是痛苦,是无助,是生理和心理所遭受的“摧残”。但尽管这八百米在我看来如此可怕,但不放弃的意识,可以战胜它们,可以助我试过这“煎熬”。(怕八百米什么?雅欣说,“所惧怕的是痛苦,是无助,是生理和心理所遭受的'摧残’”。这种认知能力已经超出许多同龄人的水平,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战胜“煎熬”,又是一次成长)

写了这么多,我只希望以上能作为一支预防针,在今后的八百米前翻出看看,给自己加油打气。(这是一篇周记,其写作目的就很简单:激励自己!)

一篇写给自己的文章,一篇很励志的文章,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篇把八百米跑写得富有理性的文章。

而这个“理”,又是雅欣自己的量身自制,于是,文章就具有“雅欣味”。

文章里要有“我”,没“我”的文章一定没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