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寻踪:曹妃甸老手艺为何保留至今?

匠人之心何处寻?曹妃甸的非遗老手艺为何保留至今?技艺精湛,精益求精是匠人的标签;专注,精确,极致,卓越是匠心的符号。对于和大海命运相连、与湿地相伴而生的曹妃甸人而言,匠人之心与生俱来,工匠精神渗透在他们的血液和骨子里。

李海花:女神妙手塑时光

在曹妃甸面塑非遗文化体验馆,培训老师李海花已经和面塑共同度过了近30个年头。李海花从1989年开始学习面塑,师从著名的“面人彭”。她的作品,题材范围很广,从二十四孝到金陵十三钗,从四美女到四君子,还有钟馗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与故事。事实上,李海花之所以闻名,在于她更愿意在作品中赋予更多的本土文化,比如“唐王曹妃出游记”,有显著的曹妃甸特色。“面塑不是曹妃甸独有,但曹妃甸属于面塑文化的区域范围。那么,我就把曹妃甸文化融入进去,这个是别的地方做不出来的。”李海花很享受做面塑的乐趣,也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乐趣,尤其是孩子。因为这样的原因,2016年,李海花把自己的工作室,慢慢发展成一个宽敞的面塑体验馆,每次上课,长长的工作台,都会坐满一脸好奇的孩子和家长。

李凤彩:一锤两钉绣瓷器

“近触有手感,远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含笔墨韵”,这赞的是刻瓷。什么是刻瓷?就是用特殊刀具在烧制好的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是以刀代笔的绘画,是在瓷器上的刺绣。相传清乾隆皇帝喜在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刻瓷。拥有书法基础的曹妃甸人李凤彩涉足刻瓷艺术后,很快就被这门手艺的魅力所征服。一把金属小锤,两枚长钉——这就是刻瓷手艺所需的所有工具。对于民间手艺来说,工具的简单往往意味着对艺人技术手法的极高要求,刻瓷正是这样一种手艺。和书法绘画不同,瓷器比较易碎,所以在雕刻时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力道也要均匀,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前功尽弃。李凤彩说,雕瓷不单是一个技术活,还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和创意。

郑淑敏:芦苇刻贴湿地美

曹妃甸随处可见的芦苇经过精雕细琢就能成为一幅幅精致的画作,在灯光或者阳光下,画中鹭鸟的羽毛丰满靓丽,人物的衣裙则呈现出丝绸一样的光泽。这一幅幅芦苇画作的作者就是芦苇画非遗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郑淑敏。芦苇画看起来简单,可要贴制作品并不容易。虽然技法只有一刻一贴,但必须一气呵成才算佳作。一幅画往往需要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条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苇秆条、片,以及无法计数的苇花,粘贴时精力要高度集中,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动物的毛、植物的蕊、人物的发、须都是人工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小刺刺做毛毛,而后又一层一层地粘上去。她说:“一只小鹭鸟要粘4至6层毛毛之后,展示给我们的才是一只呼之欲出的特色飞禽。”可见,每一件作品中都饱含着制作者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

张树增:镂空微雕我最爱

作为河北工艺美术大师,张树增是曹妃甸“工匠”的旗帜性人物,他从事竹片镂空微雕已经20多年。偶然的一次机遇,张树增发现海边渔民对竹子的妙用——织网用的梭子就是用竹子打造,上面常常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这让他萌生了用竹子做原料来创作微雕作品的想法。从此,张树增开始走上了微雕之路。红木薄竹镂空微雕“太和殿”是张树增携儿子和姑爷按照百分之一比例完成的一部巨作,作品长1米宽0.6米高0.55米,主题材料选用上乘老挝大红酸枝,大殿门窗使用了历经20年创造的薄竹镂空微雕工艺,图案采用微钻打磨和针雕的手法,梁架结构为中国建筑传统的卯榫方式,历时两年精心制作作完成。整座大殿气势恢宏,细微之处活灵活现。在张树增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下一步他打算对天安门进行微雕创作,初步打算选用黄杨木为主要原料,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红灯笼等细节都必须表现出它的独特魅力。

郑宝平:烫烙绘扎雕福禄

葫芦谐音“福禄”,因其形状喜人、寓意吉祥,自古便受到大众喜爱。郑宝平和葫芦结缘已经10个年头年,他把葫芦“玩”到了极致:种葫芦、刻葫芦、画葫芦,从种植、塑形到雕刻、烙画,凡是与葫芦有关的技艺,他无所不能。2013年,郑宝平种的一株葫芦秧竟然结出的421个葫芦,他为此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制作葫芦工艺品有烫画、烙画、彩绘、绑扎、雕刻等多种手法,都是纯粹依靠手工来完成,而且需要一系列环节的打造。“先备好图案,然后借助激光设备把花形投射到葫芦身上,按照光线拿笔描好图案轮廓,然后再进行雕刻,最后上漆。”郑宝平说,制作一个30至50厘米高的葫芦工艺品,需要花费整整两天时间。郑宝平有很多创新的想法:“把曹妃甸的这些手艺结合起来,让葫芦成为面塑的展示框,把芦苇画贴到葫芦上,打造出具有曹妃甸自己特色的文化产品。”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0)

相关推荐